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隆林各族自治县在去年种植烤烟3.1万亩,收购烤烟6.5万担的基础上,今年力争烤烟生产再上新台阶,目前全县已落实烤烟种植面积近4万亩。今年国家适当提高下低等烤烟价格,调整了部分小等级烤烟差价,中上等烟价格也有部分提高。广西的烤烟收购价格今年与去年相比,每担提高了9.33元,并且为增加烟农收入,今年我区烤烟  相似文献   

2.
烤烟是贵州农村一大优势商品,在遵义、毕节、铜仁等地区,烤烟的实物量和产值量仅次于粮食,而超过基它经济作物。在不少县财政收入中,烤烟居于首位。如果加上卷烟的工商税利,按原财税体制分配,“两烟”税利是贵州财政收入的支柱。正由于高税率的驱动,全国烤烟生产迅猛发展,市场供过于求,国家不得不实行总量控制。今后烤烟生产的出路何在?如何引导农民继续发挥这个优势,增加收入?以下是笔者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3.
1978~2012年中国烤烟生产重心演变轨迹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烤烟生产格局及其时空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揭示中国烤烟生产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文章通过构建重心拟合模型,计算了1978~2012年35年间中国烤烟总产量重心、烤烟种植面积重心和单产重心的移动轨迹、移动距离、移动方向以及移动速度等,并对总产量重心与种植面积重心和单产重心之间的时空耦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烤烟生产重心整体表现出明显的由中向西、从北向南的演进态势。其中,烤烟产量重心35年间向西南方向移动了32.8°,平均每年移动距离为19.2km;烤烟种植面积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了28.7°,平均每年移动距离为17.1km;烤烟单产重心向西移动趋势较为明显而向南移动的趋势并不明显;烤烟产量重心与烤烟种植面积重心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实证分析结果证明,耕地资源禀赋、城镇化水平以及种烟劳动力机会成本和烤烟生产比较收益的地区差异是驱动烤烟生产重心不断向西南方向移动的重要社会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安龙县海子乡陇桥村近年来因地制宜,选准烤烟作为发展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成效。2001年,该村共种植烤烟2035亩,基本达到人均种植1亩烤烟。当年,全村收购级内黄烟20.35万公斤,实现烤烟收入167.5万元,人均收入1600元,比种植烤烟前的1995年增长了5倍多,成为全县赫赫有名的种烟状元村及致富奔小康的典型。陇桥村的绝大多数土地均适宜种烟。过去,由于受科技知识、市场意识的制约,烤烟种植水平不高,加上零星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效益不明显。特别是1997年受市场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 GIS与指数和法的百色市烤烟种植区气候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条件是决定烟叶质量和风格的重要因素,百色烟区是广西第一大优质烤烟产区,该研究通过分析百色市历年气象数据和烤烟品质指标,选取影响百色烤烟品质的气候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不同气候因子的权重;结合百色优质烤烟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利用 A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与指数 和评价法,分析单个气候因子分布情况,并将其量化分级;综合单一气候r因c子的量化等级和权重,得出百色市烤烟种植区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数;根据评价指数将百色市分为烤烟种植适宜区、较适宜区、不适宜区 3个适宜性分区,这一结果显示出不同适宜性分区的潜在分布,从气候适宜性角度来看,百色烤烟种植面积还有很大扩展潜力,烤烟种植向适宜区和最适宜区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依据比较优势理论,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四川省2001-2003年种植业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种植业生产中,稻谷,玉米,豆类,薯类,油菜籽,甜菜,烤烟和茶叶等生产具有效率比较优势;稻谷,薯类,油菜籽,黄红麻和茶叶等的种植具有规模比较优势。总体来看,四川省在稻谷,薯类,油菜籽,黄红麻,烟叶和茶叶等的种植生产上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7.
凉雨  星露  琪琨 《农家之友》2009,(12):20-20
今年以来,港南区春收作物总收入2.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7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和12.1%。这是该区农业优势种植产业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8.
烤烟生产是四川省剑阁县的一大支柱产业,而剑门镇是剑阁县烤烟生产规模最大的镇,种植烟叶的农户达1000多户,年种植面积达到4600亩,烤烟总收入达1000多万元。烤烟生产在剑门镇连续几年增产增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对强镇富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开展农户烤烟生产小额贷款合作上形成了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隆回县岩口镇有种植烤烟的传统,但由于技术含量低,烟叶生产没有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农民收入少,烤烟发展一度停滞不前,许多村民放弃了烟叶种植。2008年,该镇确定烟叶增收目标,多举措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有21个产烤烟省(自治区)农业厅(局)和12个烟草研究单位参加的“全国烟草种植区划”研究,于1985年12月5日,在山东省济南市通过鉴定。 《全国烟草种植区划》根据宏观调查和微观试验结果,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经反复验证修改所确立的烤烟适生类型划分标准和指标,将全国烤烟产地划为7个一级区、27个二级区,并在现状分析和分区简述的基础上,提出调整烤烟布局的建议和商品基地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毕节市撒拉溪镇财政的主要来源是烤烟。1997年全镇财政税收431万元,其中烤烟一项税收为234万元,占54.29%。1998年由于烤烟种植计划下调,全镇仅种植7000余亩,只有1997年的一半左右,全镇经济形势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怎么办?镇党委、政府几经研究,决定冲破单一化经济的束缚,走多元化经济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2.
李明 《农业经济》1994,(12):24-25
试论辽宁省烟草生产的发展趋势李明一、辽宁省烟草生产的现状与分析辽宁省烤烟生产发展很早。从1919年开始引进种植,迄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我省种植烤烟面积不多,1949年全省烤烟面积仅6.6万亩,至1956年就发展到29.6万亩,1961年以后...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产地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产地优势入手分析云南省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以期为云南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发展和产业规划提供借鉴。[方法]文章根据云南省特色农产品的年产量及其在全国的地位和发展优势,确定其主要特色农产品为茶叶、烟草、咖啡、野生菌和鲜花,采用实地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从土壤、气候特点和交通区位等方面分析云南省主要特色农产品的产地优势。[结果]云南省四大产茶区以山地红壤为主,土壤偏酸性,温度适中,降雨充沛,湿度大,完全符合茶树的生长条件,该地具有天然的产茶优势。云南由于海拔较高纬度较低、日照充足且夏季气温偏低,对烤烟糖分积累有益,其烟碱含量相对较低,尤其是六大烤烟产区气候环境完全符合烤烟生长条件,特别适宜烤烟生长,因此云南六大烤烟产区的烤烟产量历年位居全国第一。云南省西南地区的气候条件特别符合小粒咖啡生长的要求,再加上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咖啡大量销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云南高温高湿的环境完全符合野生菌生长的要求,使多种野生菌在云南大量繁殖。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形地貌和良好的水热条件共同作用下,云南花卉具有周年生长的优势。[结论]云南省盛产多种特色农产品主要得益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气候条件。根据不同农产品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可将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划分为滇西茶叶和烤烟产区、滇东烤烟产区、滇西南咖啡产区、滇南野生菌产区和滇中鲜切花产区5个区域。借助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发展集约化生产,云南省特色农产品必将会充分发挥产地优势,带动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种植烟草约有三百多年历史,烤烟只有七十多年历史。目前,我国除上海、青海、西藏外,其余二十六个省(市,区)均有种植。五十年代中期种植面积达800万亩左右;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种植面积达1100万亩,其中烤烟800万亩左右,1981年,烟草种植1135.5万亩,总产2994.5万担,比1980年增加367.6万担,总产量增加1300万担;与历史最高年1978年的1176万亩相近,总产量增加511万担。烟叶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卷烟生产的发展,1981年生产卷烟167万箱,比1980年增加151万箱,做到了当年产需平衡,略有节余,补充了库存,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国家资金积累。  相似文献   

15.
上海卷烟原料减少不是因为“以小挤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一个时期报刊杂志上说,由于各地小烟厂的兴起,使上海卷烟厂“开工不足”,“仅有维持一个多月的生产原料”,“上海卷烟生产陷于困境”。为此我走访了上海卷烟厂。上海卷烟厂的同志认为,这几年卷烟工业原料减少,其根本原因在于烟叶种植面积减少。全国1978年烤烟种植面积919万亩,产量2,104万担,收购量2,026.53万担,这是历史上最好的1年。1979年面积减少到763.4万亩,产量1,612万担,收购量1,495.5万担。1980年,种植面积又减少到604.3万亩,产量1,370万担,收购量1,259.89万担,分别比前3年减少34%、33.8%和37.8%。原料来源的主要基地云、贵、鲁、豫4省情况一样。如贵州省,1980年烤烟种植面积比1978年减少56%,产量减少35%,收购量减少34%。因此这四省运往上海的烤烟1978、1979两年比1977年共减少2.5万担。1980年国家分配4个省调拨给上海的任务是75.7  相似文献   

16.
贵州烤烟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贵州烤烟生产现状及其特点 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贵州烤烟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八五”时期,全省86个县(市)有79个种植了烤烟,烟农达200多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0%以上;烤烟种植面积由80年代初的90万亩增加到350万亩,最高年达到463万亩;年烤烟收购量由80年代初的200万担增加到600万担,最高年达800万担以上,占全国收购量的1/5左右,其中,上等烟率由  相似文献   

17.
1996年,绥阳县把发展烤烟生产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和财政收入上台阶的头等大事来抓,采取有力措施,使徘徊多年的烤烟生产走出了“马鞍形”的困区,实现了烤烟生产的历史性飞跃,烤烟总量、质量和收入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夺得了“九五”计划“开门红”,实现了种植面积12万亩、收购量25万担、税收超2000万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确保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和棉花安全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特色林果业,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兵团目前林果种植的比较优势,本文选取2008年~2010年兵团13个师的苹果、梨、葡萄、红枣四大特色林果产品的相关数据,对其四项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显示,有4个师具有苹果种植的综合比较优势,有3个师具有梨种植的综合比较优势,有五个师具有葡萄、红枣种植的综合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9.
GIS及模糊神经网络对西南山地烤烟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基于GIS及模糊神经网络,为未来攀枝花西南山地种植烤烟区域规划提供生态适宜性指标数据。[方法]采用GIS及模糊神经网络技术,通过采集攀枝花西南山地烤烟区土壤和烟叶样品,收集整理攀枝花西南山地气候和地形地貌资料,对烤烟质量以及生产烤烟的生态条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确定评估西南山烤烟生态适宜性的因子,并对攀枝花西南山地烤烟生态进行适宜性评估。[结果]海拔高度、日照时数和土壤类型为攀枝花西南山地烤烟生态适宜性评估关键因子。四川全省9.52%的土地面积为烤烟最适宜区;烟区39.89%的面积为最适宜区,24.20%的面积为适宜区。[结论]应用GIS技术以及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对攀枝花西南山地烤烟生态适宜性进行了评估,以攀枝花西南山地气候、海拔高度以及土壤类型作为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证实目前攀枝花西南山地主要烤烟产区,位于最适宜区与适宜区。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们在湖南省新田县毛里、新圩、十宇等8个公社调查,发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上面有计划、生产队无计划,社员种植自由化的现象。当前突出的问题是盲目扩大烤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作物面积,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保证粮食总产量稳定增长。 近几年来,烤烟大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粮食单产的提高。但是,今年层层加码、盲目扩大烤烟种植面积,占用水田面积过多,必将影响粮食生产。据8个公社统计,县分配种烟计划27,840亩,公社计划面积30,240亩,社员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