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城市是江苏和全国的重要蚕茧生产基地,现有桑园20余万亩,年产鲜茧32万担。近年来,该市东台等地通过组建蚕业合作社,努力推进蚕业产业化,取得了很好效果。一、蚕业合作社运行的效果明显1、提高了蚕茧生产水平。蚕业合作社以服务为宗旨,以推广普及适用科技为己任,促进了科技兴蚕工作。据东台市梁垛镇调查,合作社社员应用技术达到了5个百分之百,即:小蚕共有率、桑园摘芯率、大蚕省力化技术应用率、方格蔟使用率和室外预挂率达到100%。各地都反映,合作社社员的茧质各项指标普遍化比面上蚕农高5-10个百分点。由于蚕业合作社的普及和社员茧质的普遍提高,东台市的茧质已从省内中等水平跃居为全省前列。2、增加了蚕农收入。社员由于技术到位,蚕茧的产量、质量显著增加,收入也相应增加。东台市统计,去年社员春茧张单产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0斤,亩产茧高18斤,张茧产值在700元左右,亩产  相似文献   

2.
发达地区蚕业现代化发展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作为养蚕业等多种传统优势农业的重点地区,如何发挥这些行业的自身优势,促进传统优势农业更好地融入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建设热潮,有许多值得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4.
《农家致富顾问》2009,(11):30-31
该品种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南充市合众街52号,邮编:637000)培育。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吴江市八坼镇大力发展禽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成为江浙沪一带遐尔闻名的禽蛋产加销基地。目前,全镇年饲养蛋鸭16.8万羽,年产鲜蛋330万公斤,比5年前分别增长90%以上;加工销售彩蛋1.9亿枚,咸蛋9000万枚,年销售1.8亿元,纯收入1200万元,比5年前分别翻了一番多。蛋品加工销售收入已占八坼镇农村多种经营总收入的49.8%,成为八坼镇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八坼镇禽蛋产加销成为支柱产业,和镇党委、政府的引导服务是分不开的。统一认识,选准项目创新路八十年代初,镇党委、镇政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并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和村、组干部到苏北"禽蛋之乡"的兴化市进行考察学习,逐步形成了三点共识:一是八坼镇部分农户,历史上就有蛋鸭饲养的传统习惯,不少农户还有加工彩蛋、腌制  相似文献   

6.
《农家之友》2011,(9):4-4
南宁讯8月22日下午,广西农业厅厅长张明沛在厅办公室主任陈明伟陪同下到广西蚕业总站调研,并听取工作汇报。张明沛强调,广西各级农业部门要全力贯彻今年7月在宜州召开的广西现代蚕业工作会议精神,全力落实广西党委副书记陈际瓦和广西副主席陈章良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巩固广西全国蚕业龙头地位。张明沛指出,  相似文献   

7.
<正>湖北省宜都市皓光村位于清江北岸,属于典型的河滩地,多年来,该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科学栽桑养蚕的不断创新,蚕桑产业效益逐年显现,实现了传统蚕桑产业向现代化发展的跨越式转变,形成了"1亩桑养4张蚕种,产茧150公斤,产值4000元以上"的高产高效模式,成功跻身于全国先进产区,2013年该村户平均养蚕收入达13616元,成为湖北省远近闻名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本文中,对湖丝名称的产生以及湖丝之优质特性形成的原因做一些探讨。从明中叶到清前期,我国的蚕桑生产的区域已相对缩小,集中于杭嘉湖地区,尤其是以湖州为中心的一带地方蚕桑生产最为发达,是国内外丝织原料的主要供应地,并且以优质闻名。蚕丝贩卖商称这一带生产的蚕丝为湖丝。杭嘉湖地区所生产的蚕丝之所以能达到品质优良,除了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宜于桑树生长外,明清时这一带地方桑树栽培技术水平较高,桑叶叶质好,是湖丝优质的基础。养蚕技术精细,保证蚕的健康发育生长,也是湖丝品质优良的一个重要原因。缫丝水平的提高又是湖丝品质优良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蚕桑产业是如皋四大高效农业主导产业之一。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发生大量的转移,使得蚕桑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严重老化,很难适应日益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的需要。针对现有的蚕业从业人员现  相似文献   

10.
自1970年以来,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茧丝生产国,推动着世界蚕丝业的发展。1995年我国的茧丝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7.9%。我国是世界茧丝生产大国,但远不是生产强国,在蚕业经营规模与生产技术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利用各蚕业主产国的生产统计,对蚕业经营规模和蚕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国际比较。(一)比较对象的确定自70年代以来,世界蚕业生产迅速发展,虽然亚洲仍是世界蚕丝的主产地,但是蚕丝业的国别构成及其局部的地理分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表1所示,世界蚕茧总产量由1970年的34.3…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史悠久的蚕桑生产技术,上下贯穿七千年,蚕事自古以来便有农桑并称之美誉,田、蚕、耕、织已成为华夏民族形成和发展中的中流砥柱,古书赞誉为农桑为立国之本。考古发现与史料记载,留下了远古蚕事的宝贵史迹,为后世蚕桑生产的走向起到了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农业科技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市场是指农业科技成果流通交换的场所。农业科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我国农业科技市场发展的状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多种多样的农业科技市场迅速崛起,发展看好。据统计,农业科技市场交易额平均以年增长32%的速度发展,1997年成交额近10亿元。随着市场机制作用日益加强,农业科研人员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目前,农业科技市场上一个多层次、多种所有制、…  相似文献   

13.
清中叶之后,由于闭关锁国政策和墨守成规的思想影响,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蚕桑业逐渐开始衰落,有志之士认识到蚕业生产技术改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实业救国的背景下,清末太湖地区掀起了如火如荼的蚕种改良和兴办蚕桑学校的浪潮。这些蚕桑学校不但是蚕业生产技术改革的承担者,还在改良蚕种的制造和推广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近代太湖地区的蚕种改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农业大学是农业科技成果、人才、信息的源泉。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社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总结这些典型模式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促进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江苏农村经济》2010,(4):F0004-F0004
<正>江苏苏豪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由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江苏省蚕种公司、南通新丝路蚕业有限公司共同出  相似文献   

17.
1947年8月15日,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60多年来,经过国大党政府的农村土地改革、国大党重新执行后实施的三次著名的农业革命,即"绿色革命"、"白色革命"和"篮色革命",印度人民党联盟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和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大党政府实施的农村改革,印度的农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为印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印度农村的粮食及食物问题仍然严重,土地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别依然存在.中印两国同属农业大国,本文通过对独立以来印度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对我国农业发展有意义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4、2008、2012年人均农业收入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从时间、空间角度研究广西县域农民农业收入差异及变化。结果表明:(1)广西中部以较高、高收入县域为主,且空间形态长期呈"/"形状,较低、低收入县域集聚东、西两侧。(2)2004年以来,较高收入、高收入县域数量并未显著增加,仍以中低收入县域为主。(3)收入等级相同或相近的县域空间集聚现象有所减弱,但中间高、两侧低的整体格局仍然存在,无明显空间变迁。(4)农业收入热点区形成南宁、柳州"双核心"模式。热点区域缺乏对冷点集聚区的"飞地"支持。(5)北部湾经济区农业收入最具竞争力,县域空间分布无明显差异;桂西资源富集区农业收入出现局部热点,但南高、北低格局将长期存在;西江经济带农业收入问题较为严重。(6)地理位置、农业细类结构与农业新经营方式采用、区域发展战略等因素成为农业收入时空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 770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 1 80 0万 ,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不仅是一个农业大国 ,更是一个农业强国 ,农业的机械化、产业化程度很高 ,农业生产效率 ,比美国高 80 %,比欧洲高 1 0 0 %,比日本高出五倍。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羊毛出口国 ,第一大奶制品出口国 ,第二大加工食品出口国。 1 998年笔者广泛考察了各类农场、农产品加工厂、农贸市场、学校、涉农科研机构等 ,对澳大利亚的农业、农业产业化运作和管理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从澳大利亚农业的成功经验反观我国农业 ,深深体会到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提升…  相似文献   

20.
张滔教师是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退休老师,今年已70高龄。他一生热爱农业,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农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曾到广西几个贫困县连续进行了10年的科技扶贫,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荣获全国农业学校优秀教师、全国科学先进工作者、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和中国专家等称号。曾参加广西优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