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半潜式钻外平台“中海油服进取”号在挪威北海正式作业.这是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来福士”)继“中海油服先锋”号、  相似文献   

2.
自年初中海油有意收购优尼科(Unocal)以来.历经雪佛龙及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搅局,事实进展可谓一波三折。而在业界看来.中海油最终能否胜出并不重要,中国能源企业借助此次竞购开拓海外之路才是意义所在。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企业规模.中国都已经走到了大步迈向海外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3.
孔鹏 《新财富》2004,(12):60-66
在为了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中,在国际石油巨头纷纷通过收购做大的示范驱动下,2002—2004年度,中海油进行了合计15.53亿美元的海外收购。虽然这些收购总规模仅及“埃克森并购美孚”的2%,但这已是国内石油巨头海外收购的最大手笔。在中海油的六次海外收购中,只有收购Repsol EP尼油气田取得了控股地位,而这也仅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储量收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并购活动。其余权益收购都带有“市场换资源”的色彩,不能构成持续收购的要件。就这次收购而言,中海油采用了与国际油价倒挂的产品留成方式,有一种套期保值的作用,使收购的实质更像是购人了一种分期偿还本息的浮动利率的长期债券。据测算,这一“债券”年所获利差仅约2—3%。而该项目2003年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也低至21.22%,不到中海油境内业务盈利水平的一半:与国际巨头通过收购带来成本大幅降低的效果相比,收购对中海油实现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的作用并不明显。相反,收购后的2002、2003年,中海油各项费用还略有提高,单位作业费用和单位生产成本分别由2001年每桶3.0l美元和8.39美元上升到了2003年的3.26美元和9.6l美元。随之引致的风险却剧增。中海油流动资产比例不断降低,由2001年末的45%降至2004年中期的33%;经营账面现金迅速减少,2004年中期现金余额减至50.75亿元,仅约为2003年中期的一半;同时,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自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在35%左右,远高于同行业的国际平均水平25%。此外,中海油另一宗广受赞誉的收购案——澳大利亚NWS天然气项目,虽然收购价格同样低廉,但是以最富庶的广东地区市场向NWS开放为代价的。而中海油最大的一次收购计划——2003年3月6.15亿美元竟购哈萨克斯坦北里海油田案,则由于西方石油公司联手排挤而失败,无法进入盛产高质油的里海地区。  相似文献   

4.
金融     
《船舶经济贸易》2010,(6):52-52
中海油服欲募70亿建海工装备 5月10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不超过5亿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70亿元人民币的议案.计划将所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海工装备建造。  相似文献   

5.
李锋 《市场周刊》2005,(6):39-39
中海油(0883.HK)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Urlocal)可能进入两难选择,是买下东南亚的天然气储备,还是买下里海的石油资源?如果悉数收入上述资产,总作价将超过60亿美元。尽管在中国沿海地区,中海油的天然气项目布局显得声势浩大,有1900万吨之多,而东南亚的天然气蕴藏,可提供稳定气源。但相对于价格持续走高珍贵的原油,天然气因并非稀缺资源而价格走低,在国际市场上,  相似文献   

6.
《商业时代》2005,(7):14-14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2月3日公布了其2005年的经营策略和发展计划,据中海油有关负责人透露,2005年中海油于中国近海的净产量预算目标约为1.41亿至1.46亿桶油当量。  相似文献   

7.
公司     
《中国对外贸易》2009,(11):9-10
中海油名列全球最佳企业16位,腾中与通用正式达成收购悍马协议,中俄首建合资能源公司开发天然气,诺基亚十年来首次季度亏损8.34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原以为可以摆脱2005年收购优尼科的失败阴影,中海油没想到这次“出海之路”也不平坦。7月23日,中海油高调宣布将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能源企业尼克森。  相似文献   

9.
蔡思成 《商》2014,(44):95-95
2009年,中石化成功收购瑞士独立石油公司ADDAX,成交额达72.4亿美元,创下当时国内企业海外资源产业并购案的并购金额记录。在中海油、中铝等国有能源企业走出去战略纷纷受限的同时,中石化可以说逆市而上。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中海油斥资12.3亿美元,在印尼和澳大利亚进行了3次跨国并购,使中海油的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并购之后,海外产量占公司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海外油气储量的比例达到了20%。中海油国际化运作的能力得到国际石油界和资本市场的认可。这一切均得益于中海油“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就用工制度、投资决策、人事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而言,中海油更像一个外国公司。”中海油战略规划部总经理王中安对记者说,如今中海油的海外资产已占公司总资产的三分之一,中海油3次上市加上发债,共从国际、国内资本市场融资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此前对于新能源汽车更多还是停留在研发和试验阶段,那么.继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在全国布局电动汽车充电站后,石化巨击中海油投资50亿元兴建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生产线,中石化宣布在京为其加油站增加充电功能,则真正拉开了电动汽车进入市场化推广阶段的序幕。  相似文献   

12.
种昂 《市场周刊》2005,(8):37-37
正当流传我国石油勘探开采欲引入民间资本之际,近日中海油在青岛投资17亿元兴建世界最大的海洋石油工程制造基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面对着中石油已组建海洋石油公司、民资外资几欲入局分食海洋石油市场,中海油在真切感受到市场压力后开始发力。  相似文献   

13.
秋风 《中国海关》2005,(9):79-79
中海油宣布退出收购优尼科的竞标,在中美两国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在美国,经济学家普遍批评政府——其实主要是部分国会议员——将这一商业交易政治化。中国的经济专家同样将批评矛头对准了美国政府,将中海油的失败归结为政治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孙玮 《新财富》2004,(8):85-85
2003年,CSFB在股票承销、QFII申请与不良资产处理等领域全面出击,并进入在华展业跨国投行中的第一集团军。其在中国企业海外融资领域的进步最为显著:2003年初,CSFB担任“中外运”(0598.HK)香港上市的联席簿记管理人,协助该公司集资5.02亿美元;其后的5月,CSFB协助“中海油”(0883.HK)  相似文献   

15.
赵晓 《商界名家》2005,(9):11-11
最近,中海油欲并购优尼科等一系列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媒体视之为中国崛起的象征。小小一单买卖真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吗?如果并购象征着中国崛起,眼下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已经出局,难道意味着“中国崛起”的失败吗?事情当然不是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16.
《化工科技市场》2006,29(2):58-59
有迹象表明,在海外市场并购动作频频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已拉开石油领域相关纵深产业的开发序幕。记者获悉,中海油下属骨干公司——中海石油基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最近与浙江民企金洲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约,将合资筹建“中海石油金洲管道有限公司”,该公司将成为中海油国内外建设项目的管道输送基地。  相似文献   

17.
傅成玉     
《新财富》2009,(8):92-92
他参与推动中海油海外上市,成为能源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先行者;带领中海油实现上下游产业一体化,主导中海油海外收购,更是中国资本走出去的先驱。  相似文献   

18.
《四川物价》2004,(5):44-45
《经济观察报》日前发表社评说.中国政府再度对国际原油市场跌宕起伏的价格变化做出回应,国家发改委3月30日宣布全国范围内成品油价格每吨上涨300元。这是最近几年来中国燃油价格最大幅度的一次上涨。直接受益的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而石化下游企业,包括航运、汽车等  相似文献   

19.
事件回放:6月22日,中国第三大石油天然气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宣布以每股优尼科股票约67美元的价格全现金方式竞购美国加州的优尼科公司(Unocal Corporation)。该竞价相当于优尼科公司股本总价值约185亿美元。此事已获得友好回应。优尼科24日宣布,愿随时与中海油就此事谈判。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中海油斥资12.3亿美元,在印尼和澳大利亚进行了3次跨国并购,使中海油的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并购之后,海外产量占公司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海外油气储量的比例达到了20%.中海油国际化运作的能力得到国际石油界和资本市场的认可.这一切均得益于中海油"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