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接受申请单位的报验时多次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出口单位,包括外贸专业进出口公司、工贸、农贸、技贸公司、三资企业,具有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等,所申报的出口货物的单价和国际市场流行价格相比往往偏低,有些甚至低得离谱。这样,整批货物的商品总值就相当少了。 针对这种谎报商品总值的情况,商检系统有关官员开始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诸如:了解和收集国际市场上若干商品的价格资料;做好价格分析;核定某些商品的“参考价”;了解出口单位低报商品总值的原因以及向海关了解有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关系到出进口商品的盈亏核算,有这样一些因素和内容:出口商品的出口成本,出口销售收入,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口盈亏额和盈亏率、创汇率、工缴费换汇率和盈亏率,进口成本,进口销售收入,进口盈亏额和盈亏率。今分别介绍如下: 一、出口商品的出口成本出口成本是指外贸单位从生产或供货单位购进货物的价款,加上货物运至口岸,加工整理包装,直至交到装船码头,所有的一切费用说的。出口成本=进货价款十国内运费+加工整理费+商品损耗+杂费+经营  相似文献   

3.
<正>原产地证书是根据相关原产地规则签发的证明商品原产地或原产资格的文件,是商品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护照”。为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2023年10月9日,海关总署发布2023年第136号公告(关于取消出口货物原产地企业备案事项的公告),决定自2023年11月1日起取消出口货物原产地企业备案事项,原产地证书申请人可直接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中国贸促会申报系统等申领原产地证书。本文现对最新的出口货物海关原产地证书业务办理流程进行介绍和解读。  相似文献   

4.
1.适用增值税零税率的大米、小麦、玉米的商品范围及税则号(略)。2.出口上述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在出口时免征销项税,应退税款按下列公式计算:应退税款=出口货物计税价格×13%;出口货物计税价格=按企业成本核算办法计算确定的该批出口货物购进价格;具体计税价格由出口企业所在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依据企业成本核算办法计算确定。3.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上述货物,应在发生第一笔委托出口业务之前,持代理出口协议等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税登记手续。4.出口企业在申报办理退税…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为加强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进一步规范出口退(免)税申报、审核程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出口货物退(免)税规定,经研究,现将2004年1月1日以后报关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申报、审核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宏 《中国海关》2005,(7):39-39
第二讲: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练习及浅析 习题(五)1、北京泛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于2005年5月12日,采用H2000通关系统,向海关申报。向泰国出口,中泰优惠贸易协定项下的商品一批。申报时向海关提供的该商品《原产地证明书》(监管证件名称代码Y)编号为:11020501356。其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随附单据”应填报为:  相似文献   

7.
张丹 《中国海关》2009,(12):22-22
“无代价抵偿”货物是海关特殊监管的商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进口无代价抵偿货物,不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出口无代价抵偿货物,不征收出口关税。那么是不是所有抵偿的货物均可免税呢?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关》2009,(3):27-27
2009年国家对出口钢材是否仍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理? 根据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08年第100号,2009年国家取消了部分金属及制品中的部分钢材产品(84个10位商品编号)的出口许可证管理。与《2008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中“部分钢材产品”所列货物相比,《2009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仅保留了商品编码7202210000、7202290000项下的硅铁。  相似文献   

9.
中国商品出口占全球商品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商品出口从买方询盘、下单到付款、货物出口的每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从虚假询盘、付款风险、邮件系统风险、对买方发邀请函风险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风险形成的过程和特点,并从外贸实战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地对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原产地证是商品的"出生地证明",是证明商品原产地,即货物的生产或制造地方的一种证明文件,是商品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国籍"和"护照",是进口国对进口货物确定税率待遇,进行贸易统计,实行数量限制和控制从特定国家进口的主要依据。原产地证书对于保证和扩大我国出口,维护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正当利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多年的签证过程中,笔者发现企业的申领还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某出口公司与德国一公司签订出口某农产品的合同,数量为100长吨,单价为每长吨CIF不来梅80英镑,品质规格为:水分最高1.5%,杂质不超过3%。交货品质以中国商品检验局品质检验为最后依据。但在成交前我方公司曾向对方寄送样品,合同签订后又电告对方,确认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货物  相似文献   

12.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64号)文中,有关1年之内的新办企业,在出口申报货物退(免)税时,必须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这一点,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值得有关部门研究.根据该文件规定:出口企业须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180天内,向所在地主管退税部门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并在90天内,向退税部门申报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手续,逾期将不再受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税申报.但文件又注明,对于办理出口退(免)税登记不满1年的新企业,不适用上述规定.  相似文献   

13.
什么样的商品可申请使用官方证明文件? 企业将货物运到美国境内,并再行出口时,都可通过获取使用官方证明文件,享受美国临时货物快捷报关及保税体系所提供的包括:简化报关手续,免除关税等一系列便利。这些商品含盖范围如下: 所有商品:包括商业样品,专业设备及参加展览的物品,包括展台。 普通商品:如电脑,维修工具,视听设备,照相器材,工业设备,车辆,珠宝,服装配饰及诊断设备。  相似文献   

14.
杨崇虎 《现代商业》2014,(26):193-194
出口退税是国家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由税务部门将商品中所含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从而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政策制度。出口退税包括对出口货物实行免税、退税及对出口货物的税收在国内税收中抵扣等方式。出口免抵退税是一个同时涉及到会计核算和纳税两方面的实务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二)出口货物的关税 出口货物应当以海关审定货物售价与境外的离岸价格,扣除出口关税后,作为完税价的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16.
出口导航     
刘敏 《国际市场》2011,(8):68-71
赞比亚执行货物进口检验计划赞比亚近日宣布,即日起执行货物出口前符合性验证程序(Pre-exprot Verification of Conformity,简称PVoC)计划,以防止劣质和不符合标准的商品进入本国市场。根据公布的PVoC计划,首批列入检验目标的商品包括玩具、食品、纺织品、鞋类、汽车零部件、医疗产品、二手产品及家具等。  相似文献   

17.
《对外经贸财会》2006,(2):22-2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为规范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经研究,总局决定取消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2006年1月1日起,对出口企业上一年度出口货物的退(免)税,主管其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税务机关)不再进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  相似文献   

18.
出口退税是指对报关出口的货物在国内应征的间接税予以免除,或对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转环节已征间接税予以抵扣或退还.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因为按照间接税的属地性原则,进口国都会按本国税法对进口商品征收间接税,出口国如果不实行出口退税,出口商品将负担本国和进口国的双重税负,无法与进口国国内商品进行公平竞争.因此,对出口国而言,理应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转环节所缴纳的间接税予以退还.从国际范围看,出口退税政策是国际通行的税收政策和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9.
所谓原产地规则是各国和地区为了确定商品原产国或地区而采取的法律、规章和普遍适用的行政命令。它实际上指出了货物的经济国籍,通过对货物国籍的认定,施以不同的贸易待遇或措施。按货物的流向可将货物原产地规则分为进口原产地规则和出口原产地规则。我国在2005年之前就是以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进口货物原产地的暂行规定》和199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分别对我国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原产地管理,直到2004年9月3日,我们才根据W TO的无歧视性原则将两法合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并…  相似文献   

20.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64号)下发后,一些地区询问逾期未申报出口退税的货物税收处理和申请延期申报退(免)税等问题。经研究,现通知如下:一、外贸企业自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单(出口退税专用)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起90日内未向主管税务机关退税部门申报出口退税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和确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