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2008-2014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研究公允价值选择权的运用与盈余波动的关系,发现运用公允价值选择权整体上使盈余波动显著增加,违背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初衷;仅运用于金融资产与同时运用于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盈余波动增加没有显著差异.不同信息环境下公允价值选择权运用的盈余波动效应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上市商业银行盈余波动显著增加,而信息披露质量较低的上市商业银行盈余波动增加并不显著;信息披露质量低,且同时对金融资产资产和负债运用公允价值选择权的银行表现为最低的盈余波动性.文章结论支持修订的CAS37,认为对CAS22与IFRS9持续趋同应相当谨慎.  相似文献   

2.
公允价值选择权对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影响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开始,金融工具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和普遍应用对财务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公允价值成为金融工具会计发展的新方向。但是,公允价值对历史成本的完全替代尚需时日,因此,现行的会计准则采取的是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共存的混合计量模式,准则制定机构提出了许多改进混合计量模式下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公允价值选择权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计量选择权:IAS 39与SFAS 159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选择权最早是由IASB在IAS 39中提出的概念,它允许企业实体根据自身需要,在初始和后续计量时,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特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IAS 39要求企业将所有金融资产划分为四类,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贷款和应收账款、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1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式发布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的修改:公允价值选择权》。该准则修改实施后,将会把公允价值选择权的应用限制在符合特定条件的金融工具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散落在不同的具体准则之中,不具有一致性,有时甚至是自相矛盾的。2011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IFRS13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作为唯一单独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IFRS13修订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建立了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规则。本文对IFRS13做了简单介绍,以期为IFRS13在我国企业的落地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在公允价值计量是大势所趋的背景下,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业以及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与冲击,并结合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预期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公允价值计量所涉及的重要概念以及许多实际重大问题还没有得以完全解决,并且它的实施确实会对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7.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允价值会计一直是会计准则制定者与银行界及其监管机构之间争论的焦点.围绕着公允价值会计的争论全面而系统地综述了国外关于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业及监管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转变确实会对银行业及其监管、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在决定是否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财务报表的主要计量手段之前,需要对公允价值所产生的影响做出不断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会计师》2014,(2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交易形式的多样,公允价值计量逐渐被引入会计实务。本文在介绍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修订完善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允价值在现实经营中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并提出了笔者对于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危机视角下公允价值会计的顺经济周期性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会计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弊端集中体现在其顺经济周期效应上。社会各界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一时间暂停或修订公允价值呼声不断高涨。公允价值确实存在不足,但依然代表会计计量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对危机的作用机制,结合我国推行公允价值会计的现状,指出尽管公允价值会计有顺经济周期的问题,我国仍应顺应发展趋势,坚持在不断完善主客观环境中推行公允价值会计。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兴的计量属性,自其诞生之日起发展至今可谓是"一波三折",尤其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将公允价值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众人责难的焦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矛盾和争论,各种观点相互交错,文章将运用矛盾分析法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梳理,以找出公允价值曲折的发展道路和美好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1.
王杨 《云南金融》2012,(5X):15-15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兴的计量属性,自其诞生之日起发展至今可谓是"一波三折",尤其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将公允价值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众人责难的焦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矛盾和争论,各种观点相互交错,文章将运用矛盾分析法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梳理,以找出公允价值曲折的发展道路和美好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朱颖蕾 《会计师》2009,(6):95-96
<正>2006年2月财政部出台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在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17项具体准则中直接要求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本文从公允价值的概念出发,阐述公允价值的运用及存在的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一种计量模式,相比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其在理论上能够在财务报表框架中为使用人提供更多决策时所需要的信息,因此,一直以来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职业界人士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之所以是“追求的目标”,是由于在会计实务操作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供的信息还不够可靠,因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容易产生一些误差或误导性信息,尤其是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产生的资产泡沫,成为了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公允价值一直是会计学术界经久不衰的话题,08年的金融危机更是将公允价值推到了风口浪尖.本文从公允行值的概念界定入手,展现了公允价值从产生到发展的主要变化,并提出笔者对这些重要变化的观点,认为在公允价值的发展过程中,为迎合会计计量的可实现性作出了过多让步,导致公允价值的扭曲.因此产生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丽 《财会学习》2008,(3):39-40
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在我国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准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资产等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更能体现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能反映企业价值,而研究和解决在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遇到的现实问题,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16.
公允价值是外来事物,我国新会计准则将其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时间比较短,对公允价值研究不深,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理论和我国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公允价值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论公允价值会计的过渡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过渡会计学的研究领域可以扩展到整个会计制度变迁;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公允价值估价技术的发展和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扩展体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过渡性;2006年新准则体系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了实质性的公允价值会计时代;我国的公允价值会计仍然处于过渡状态,将逐步实现从局部的公允价值会计向全面的公允价值会计过渡.为此,应建立公允价值会计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并非公允价值惹的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金融危机,不能简单地将罪魁祸首归咎于公允价值,而要思考如何科学把握公允价值、正确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尽管公允价值纳入会计准则的时间不长,但会计界(包括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基于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对公允价值属性及应用性的研究已有较长历史。客观地说,公允价值会计的推出是具有理论基础和环境基础的。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19.
自2007年,我国的上市公司已开始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1998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在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投资这三个准则中曾经引进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而由于当时我国市场不成熟,公允价值的确定又具有主观随意性,上市公司便利用公允价值的这一特点操纵利润,因而财政部在2001年修订企业会计准则时,又明确取消了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06年财政部陆续颁布了38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新准则中,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重新映入人们的眼帘。对于长期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来说,公允价值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早在1998年颁布实施的《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就曾要求使用公允价值,后因部分上市公司违规操作,打着公允价值的旗号,滥用会计估计、操纵粉饰会计报表,在2001年重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中又基本取消了对公允价值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