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布式能源技术可实现天然气综合梯级利用,有利于改善天然气消费结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分布式能源发展趋势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能源供应情况,阐述发展分布式能源的必要性,分析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探讨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类即将进入高价能源时代。高价能源对中国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影响,至少表现为成本推上、增长减速、产业重构、节能减排、加速耗竭、福利摊薄等六大效应,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溢出效应主要有增长动力减退效应、对外贸易转型效应、境外投资调整效应。为放大积极效应,抑制消极效应,迎接高价能源时代的挑战,除了中国加大改革调整力度以外,国际社会还应积极开展能源合作,大力开发新能源,努力推进全球性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3.
<正>发展低碳经济之路一是靠节能减排,强化非再生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见效快、短时期可行,但治标不治本。只有全力开发使用可再生能源,才能在根本上实现低碳经济。一、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从投资和经济增长层面来讲,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涵盖面广的经济增长带,将会给众多行业带来许多重大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内容包括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能源创新机制、可再生能源证书制度、财政税收激励制度。我国应充分借鉴澳大利亚的法律制度,完善相关立法,促进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5.
可再生清洁能源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政府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目标,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和节能减排、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节能的呼声越来越高。从政策层面上看,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一项基本国策,从经济层面考虑,是否需要为之付出更高的经济发展成本,取决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文章对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分析,发现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将带动能源消费的增加,而能源消费却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节能减排并不会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合适的节能政策将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十一五”头两年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能耗的国际比较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和节能减排任务的艰巨性。提出:“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不能过分强调依靠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能源消费多元化是节能减排的长期任务;运用国际比较法推求节能减排潜力和设定节能减排目标必须审慎、力戒夸大等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缓解农村生活用能紧张局面,门头沟区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本着多元发展的思路,在农村能源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山区农村地区已经形成了以煤炭、液化气和电能利用为主,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多元发展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9.
节能减排: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加能源供给、保护生态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而利用可再生能源,实施节能减排是体现这一战略规划的重要举措。随着资源的减消耗,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就是节能减排了。  相似文献   

10.
节能减排作为政府的约束性指标,已经成为重要的“指挥棒”.“十一五”期间,为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湖南省委省政府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使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环境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主要能耗指标不断下降.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湖南节能减排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低附加值和高能耗及高排放产业比重相对较大、能减排设施等,迫切需要加以解决.为此,必须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良性的节能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