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艳 《黑河学刊》2003,(2):70-71
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服饰的功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对观众传播,包括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两个方面。前者靠的是语言,而后者则包含举止、神态和服饰等等。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作为电视台向观众作宣传的最集中的代表,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他们的服饰都体现着某种宣传内容,节目风格,时代思潮等等,时刻向观众传达某种思想意念。  相似文献   

2.
刘艳秋 《理论观察》2009,(5):172-173
每个艺术门类都有各自描述客观世界和交流及表现思想感情的独特手段、方式和方法。电视的艺术语言,是靠动感画面和声音这两者有机融合的画面语言来传递。要拍出有感染力的电视新闻,必须了解和研究画面语言,正确掌握和纯熟运用画面语言。笔者就电视画面语言的重要性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语用原则是对人际传播中交流形成的归纳与规范.本文从电视主持人节目的传播特征出发,论述了主持人语言受到人际交往语用原则限制的内在依据.同时结合主持人语言的内容与形式,讨论了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主持人语言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丽 《理论观察》2011,(2):161-162
马克思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人们的交往离不开语言媒介,语言对广播媒体来说尤为重要。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杂志这五大媒体中,报纸和杂志靠文字传播信息;电视和网络则声画结合,具有视听兼备的特点:而广播则是“听觉媒体”,声音包括语言和音响是广播唯一的传输手段。对于广播采编人员和通讯员来说,要想写好广播新闻稿,必须适应声音传播规律,掌握它的语言特点。为此.应该做到:  相似文献   

5.
安莹 《新西部(上)》2007,(9X):227-227,220
随着互联网推广,手机功能完善,带给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巨大的压力,为获得更多的受众,各媒介都竞相发挥各自的优势。该文通过对个性化传播定义,从传播过程五要素的角度分析个性化传播现象,并对个性化传播引发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推广,手机功能完善,带给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巨大的压力,为获得更多的受众,各媒介都竞相发挥各自的优势.该文通过对个性化传播定义,从传播过程五要素的角度分析个性化传播现象,并对个性化传播引发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具有立体化的特点,声音和画面通过配合协调形成了电视所特有的视听空间。要实现电视新闻的立体传播,达到电视新闻的最佳传播效果,应做到:重视同期声的运用;扩展播音语言的功用;重视非语言符号信息的参与。  相似文献   

8.
传播学     
随着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大量涌现,并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发展起来。 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群体)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直接或间接地传递信息、情报、意见、感情等等。传播学(也称通信理论、传意学),研究的是传播的本质,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传播与人——社会的关系。具体地说,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传播要素(传播者、受传者、传播模式、传播的信息和传播的效果)、传播  相似文献   

9.
周子涵 《魅力中国》2010,(34):112-113
电视是声像传播的媒体,主持人要想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仅仅依靠有声语言是不够的。本文从电视节目主持人态势“语言”的构成入手,对电视节目主持人态势和语言的特点及现象进行具体阐述,旨在规范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态势“语言”,使主持人可以更好的与受众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当中国媒体进入本土化的电视传播时代,一种以本地区受众为传播对象、以所在区域为目标市场、以本地新闻、文化为传播内容并以本地方言为语言表达方式的节目形式—方言节目逐渐升温。这种节目,以其乡音的亲切化、内容的本土化、取材的民俗化,大大迎合着本地观众的收视心理。河南方言在电视化的传播过程中,需要在内容与形式结合后,在语音面貌风格化和语言环境本土化的基础上,才能蓬勃发展地方电视台的方言节目。  相似文献   

11.
孙云蕾 《魅力中国》2011,(9):262-262,264
新时期观众审美趋向和科普片自身存在的传播效果问题,使电视制作者对于科普片趣味性设计制作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因而提出从选题、解说词、镜头语言、影片剪辑等四个角度探讨了昆虫类电视科普片趣味化制作的新构想,来提高电视科普片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2.
马亚辉 《魅力中国》2013,(28):321-321
电视传播作为大众传媒家族中的成员,后来居上,发展迅速,影响巨大,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电视传播也成为人们信息接触量最大,面积最广的一种媒介方式。电视传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信息来源,以传递信息。提供知识和娱乐为宗旨,而电视在传播过程中并不是不加选择的随意发放信息。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准则和标准。其中主持人的“把关”行为是电视传播中一种重要的把关方式。研究电视传播中主持人的“把关”行为,对电视传播的发展及知识的普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颖 《魅力中国》2010,(14):126-127
移动多媒体电视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受众群体也在迅速增加。移动多媒体电视的兴起对传统电视传播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反映在传播控制、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方面。在移动多媒体电视的影响下。电视传播模式未来将趋于分众传播、双向传播和个性化传播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4.
王秀云 《理论观察》2008,(6):152-153
电视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和载体,主要是传播的功能。为了更清楚地认识电视艺术的传播功能,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使其对“电视艺术”有更为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电视节目传播,主持人是核心,这种传播由主持人的有声语言传播和无声语言传播两部分组成。有声语言传播产生听觉效果,无声语言传播产生视觉效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特别是无声语言,对于节目的整体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围绕无声语言的类型与特征、无声语言的功能以及无声语言的运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提升节目质量,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文章叙述了在我国农村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探索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的传播载体:第一,运用由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和微信、QQ、手机等新兴媒介组成的大众媒介:明确定位大众媒介的内容;大幅度提高大众媒介的有效利用率。第二,充分借助文化资源和农村习俗等传播载体和充分利用农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以可视的画面形象和可听到的声音、音响语言同步结合进行视听双通道传播,它传递的符号是多元的。视觉通道可以利用丰富的细腻的无声语言符号,传递出图像的某种"言外之意"来扩充和丰富解说的内容,延伸并深化主题。视画面是电视新闻表现的基础,电视新闻要凭借具体形象说话。电视画面语言主要是形象语言,它是以一种人们惯有的、熟悉的、能被大家识别和认可的动作、表情来传达一定的内容的。电视新闻不是文艺作品,不是经导演、表演而还原生活真实的艺术。电视新闻在于真实、客观地传播新闻事实,直接展示生活,如实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让屏幕前的观众身临其境地看到新闻事实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电视受众接受心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传播离不开受众 ,我们不仅要注重电视传播过程 ,更要研究受众接受心理。在新的历史时期 ,受众对电视信息和文化的需求已不再是有啥看啥的单项选择 ,而是呈现多元化态势。受众不仅是电视传媒的接受者 ,也是积极的参与者。受众的接受心理不会固定在某个层面上 ,而是与时俱变。  相似文献   

19.
论电视新闻制作的民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采编人员手中的权力走出电视广播中心、走向民间,让即使是市井里的老百姓自个发现新闻、制作新闻、传播新闻、评价新闻,通过官方的电视媒体播放给更广大的收视者,实现新闻制作无阶级无身份差距的广场式的大狂欢,这是近几年来各大电视媒体新闻制作的一大趋势,各媒体在如何让大众参与到新闻的制作中上各自使出浑身解数,让电视新闻获得了从官本位到民本位的整体而华丽的转身。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文卷调查法,对我国体育电视传播产业发展的态势进行论述,阐述我国体育电视传播产业发展对体育产业中的作用,并对我国体育电视传播产业发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