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从“民工潮”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从“民工潮”引发的思考杨初近几年,“民工潮”的出现,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人们在积极组织民工合理流动的同时,更多地开始对"民工潮"进行理性的思考。"民工潮"不仅是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且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严重...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化的“激流”——民工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化的“激流”——民工潮张素兰姚士谋80年代中期开始的我国农民的分化流动,突变为近年的“民工潮”。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明显的社会问题。民工潮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化区域经济体系等各方面产生何种影响,城市又应如何顺应形势处理...  相似文献   

3.
我们无法确认是谁最先提出“民工潮”这个概念,但时至今日恐怕谁也不会忽视这一现象。它既是我们国家特有的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现象,也是中国社会的一大问题——“民工潮”问题,应当说是“三农”问题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反映。我们不应该简单地把“民工潮”看作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一个亮点,而应看作是我国农村“农心”不稳。这个问题,不仅对农村、农业而且对整个社会都会带来深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就业》2009,(10):58-58
首次出现的“民工潮”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989年初春和盛夏,大量农村劳动者如潮水般集中涌入广东求职。引起了当地政府的紧张和全社会的关注。回顾这段历史,可以看到,这仅仅是农民走向城市的第一步。之后的十几年,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以每年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的速度增长,形成一支庞大的劳动力大军。这些年,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在当时,如何应时“民工潮”,是完全放开还是严格控制,却曾引起极大的争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后,江西、安徽、河南、湖南、四川等省的农民每年开春即南下北上外出打工,到下一年的年关前才返乡过年。如此年复一年,每年近一亿多的农民移动,形成蔚为壮观的“民工潮”。进入2004年,先是在闽东南地区,接着是在珠三角、浙东南,相继出现了民工短缺情况,这是自从1989年我国出现首次“民工潮”以来从未有过的。昔日的“民工潮”竟变成了今日的“民工荒”。“民工荒”现象产生的根源何在,如何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备受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一、“民工荒”问题的成因分析民工短缺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  相似文献   

6.
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大景观。从1989年起,势头一年比年大,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流动范围也一年比一年广。透过“民工潮”,我们看到了它给城市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和震荡,更听到了中国农民走向市场的脚步。  相似文献   

7.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引发的“民工潮”,到2004年首次出现的“民工荒”,表面上看。“民工荒”似乎只是一个增加成本的问题,但实质上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挑战,更暴露出在农民工队伍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失。文章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应时“民工荒”,提高农民工人为资源的效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以下的基本方针下建立了本文提出的“民工潮”模型。 第一,将模型的焦点集中在“民工潮”的发生机制及其对地域差异的影响上,尽量不涉及有关中国经济的其他机制。 第二,在地域区分上使用“城市”和“农村”的二分法,不使用行政区分。 第三,虽然建立的是联立方程式模型,由于获得的资料期间较短并且不整齐,不得已用了OLS和AR1等的单方程式的推算。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民工潮给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但是,今年以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却爆发了“民工荒”,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急缺200万民工:“民工荒”使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措手不及。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我国,竟然大范围地出现劳工短缺。这一社会问题给中小企业带来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退潮/春荒     
去年年底,广东省劳动保障部门宣布取消已经执行的十年之久的企业春节后一个月内不准新招外来务工人员等六项规定(俗称“六不准”),据有关人士分析,此举主要是为了应对广东珠三角地区日益严重的“民工荒”,并有人预测,今年春节后,广东将迎来一个较大的南下民工潮。然而,事实却让不少专业人士大跌眼镜,据报道,从大年初一至大年初七,乘坐火车返回广州的民工人数仅为100万左右,比去年同期返穗的108万大军减少了7.6%。持续多年春节后南下民工潮终于退潮,民工潮的退落,使得本来  相似文献   

11.
世界金融风暴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受此影响,西部地区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打工的民工陆续返回原籍,昔日“百万川军下广州”的壮观场景将被“倒片”,形成“百万川军回四川”的恢宏画面,返乡民工潮已经不可避免的如期而至。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回流”,各级劳动就业部门责无旁贷,应当有所作为,以避免由此引起的包括对就业、维权、治安在内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开始涌入城市,大批农民工从乡村向城市.从西部、中部地区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流动,1989年第一次出现“民工潮”。2004年下半年开始。珠三角出现“民工荒”,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纷纷倒闭或裁员,大量农民工返乡。2009年5月份经济开始复苏.引发了新一轮的“民工荒”,在2010年春节过后。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民工潮的到来,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又开始活动起来。有关人士提醒:非法中介行骗花招颇多,外来民工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据了解,非法职介行骗方法不外乎以下10招:第一招,到处张贴虚假广告。据查,街头张贴的各种“急聘”、“急招”等形式多样的职介广告十有八九是假的;第二招,打着政府劳动、人事部门或其他部门的招牌,以高工资、高待遇引诱求职者上钩;第三招,以本单位名义招工,收取报名费、介绍费、培训费等费用后,再以培训或使用不合格为由将其“炒鱿鱼”;第四招,在一些写字楼,招待所及深巷租地设点,摆两张桌子,放一部电话…  相似文献   

14.
从“民工潮”转为“民工荒”,在繁荣的打工经济背后,地处内陆、一向被称为“劳动力富省”的湖北省到底怎么了?“招工难”到底难到什么程度?缺工之痛还要延续多久?  相似文献   

15.
“民工潮”向“返乡创业潮”的转变是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转折,是劳务产业向劳务经济发展的转变,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工业化超前,而城市化不足。就城市化水平而言,中国与相似发展程度的国家,如印度(36%)、印尼(36%)马来西亚(43%)等相比,明显偏低;更是大大低于中等发达国家50%的水平。“民工潮”将大批农村人口推向城市,使他们变为“准城市人口”,进而为中国下一步城市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打下足够的人口基础。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以民工潮著称的安徽、湖北、四川、江西等省,近几年农民回归率达36.4%。在江西吉安地区,随着京九铁路的开通,外出务工的农民纷纷回归,在昔日贫瘠的衣胞之地重创家业。而在四川宜宾地区,由于实施多种经营工程,农民们致富有望.不  相似文献   

18.
城市农民工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的转移,城市农民工每年增加,形成浩浩荡荡的“民工潮”,并渐渐地形成一个阶层。文章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9.
张立伟 《中国就业》2009,(10):33-35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金融危机影响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民工潮”和“返乡创业潮”交相辉映,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大景观。据2006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全国累计有1.2亿农民工外出务工;2007年,有近500万农民工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开办工商企业,兴办的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20%。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凭借中央的优惠政策,凭借其历史、地理优势,率先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城乡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内地大量的劳动力如潮水般涌向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这种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劳动力大流动被人们称为“民工潮”。而随着广东经济的不断发展,南粤民工潮一浪高一浪,如今,随潮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