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中的垃圾数量日趋庞大,但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收效甚微。通过社会实践小组的现场采样,走访调查,得到结论:垃圾回收系统不完善以及市民关注程度低是导致城市垃圾分类“宣传意义”大干“实际效果”的主要原因。小组通过新闻、网络媒体总结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并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外成功案例,对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文明与现代化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越来越舒适的条件,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烦恼。而如何处理日益增长的各类垃圾,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方面,一些国家采用的垃圾分类制值得借鉴。在日本,由于经历了50年代末的“公害骚扰”,几乎所有的城市、乡村,现在都提出了“自己的城市自己爱”和“保护秀山绿水清洁”等口号。对城市里的垃圾,原则上都采用定时定点和分类回收的办法。居民家里的生活垃圾一般要在自己家里存放一两天,到固定时间送到指定的回收点,由负责清扫的环保工人负责运走。这样既不会因垃圾长期堆存街头而散发臭味,…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和特点,垃圾分类收集宜分步实施,包括厨余类有机垃圾的分类回收、包装垃圾特别是塑料包装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家庭有毒有害垃圾等分类回收。  相似文献   

4.
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城市管理观念陈旧、有效监督机制缺乏、宣传手段单调以及垃圾分类回收产业链匮乏等问题,是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发展的主要障碍。从市民层面及政府层面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活垃圾一般会经历收集、运输和处理等环节,但不可避免的是,这些环节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因此,为了保证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做好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工作。文章主要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提高垃圾分类及回收工作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厦门实践经验谈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及其综合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分类回收符合循环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可以使垃圾减量,结合我国的垃圾分类特点,简单阐述了当前垃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且垃圾分类回收有其重要的意义,垃圾的分类回收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提高垃圾的资源利用率。能够大力推进厦门地区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同时促进了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及其循环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钟恺琳 《房地产导刊》2012,(11):114-115
美国垃圾分类:垃圾回收成为产业迅速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回收产业正在全国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以美国3个城市巴尔的摩、华盛顿和里奇蒙为例,过去回收垃圾每处理1吨需要花40美元,分类处理以后,这些回收的垃圾在1995年就创造了5100个就业机会。在美国这3个城市只是很小的一个地区,其垃圾回收不仅节约了处理垃圾的费用,而且创造了5亿美元的财富。  相似文献   

8.
社会·小区     
<正>北京市将因地制宜试点推广“再生资源回收抵扣物业费”的新模式根据北京日报消息,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满三年,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表示,2022年,北京于古城街道试点“物业服务+社区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即用再生资源回收来抵扣物业费,以此激发物业企业和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今年将进一步总结这一试点的成功经验,适时、因地制宜推广到其他物业公司和社区。(来源: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公众号)  相似文献   

9.
构建城市餐厨垃圾回收物流系统是实现餐厨垃圾专业化回收与资源化利用的前提。目前,由于专业化回收物流系统的缺失,导致城市餐厨垃圾回收市场运行混乱,餐厨垃圾回收效率低。本文以厦门城市餐厨垃圾回收物流为例,基于回收价值流视角,分析了厦门市餐厨垃圾回收现状与不合理之处,提出应构建以系统各参与主体价值共赢为导向的居民社区餐厨垃圾回收物流系统的逻辑模型以及规模较大的餐厨垃圾供应商回收物流系统的逻辑模型,并进一步探讨了与模型配套的价值分配机制与信息管理机制建设,为完善城市餐厨垃圾回收物流系统、提升回收效率与效益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王东辉 《物流科技》2007,30(7):124-126
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消费的多样化趋势越发明显,这些都加大了城市垃圾数量的急剧上升,对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给城市的消化系统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何处理城市垃圾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又由于城市垃圾的种种特性,例如成份复杂性、源头分散性、有回收价值性等的存在,使得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对物流系统的要求变得很高。因此,垃圾回收物流系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何建立一套合理、高效、完整的物流系统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垃圾回收工作的好坏和资源再利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现在传统的垃圾分类回收模式是在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分拣,大量的垃圾在处理的时候是混合状态,不仅增加了回收难度,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虽然倡导垃圾分类,但是由于激励措施不到位,收效甚微。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在于如何加强对于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激励。可再生资源领域市场容量巨大,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前景,环保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垃圾分类是城市发展的刚需,而中国有14亿的人口,需要垃圾分类的量是很大的,这是一个很基本的市场状况。"小黄狗APP"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打通了线上线下回收行业生态圈,实现对生活垃圾前端返现分类回收、中端统一运输、末端集中处理,成为中国智能垃圾分拣回收技术运用的极好模板。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也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而城市生活垃圾在收集、动输与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成份,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分类回收是改善生活垃圾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本文就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首先分析垃圾分类回收的现实意义,然后对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现状做出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活垃圾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成为城市环境问题中的焦点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效率还非常低,市场化严重不足,这就导致了政府为治理垃圾问题不断加大投入,且资源仍在被严重浪费的态势,对于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很低的中国来说,寻求垃圾的资源化,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组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通过市场化措施,改善基础性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就更加值得研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生态治理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绿色发展举措正在全国落地生根,加强环境治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垃圾围城"状况日渐严重,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影响日趋严重。因此,对垃圾进行科学分类和有效的回收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新时代生态治理的大背景,针对目前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对垃圾分类回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析,探讨垃圾分类回收全流程的利益实现机制及其相关对策,从而为促进科学、合理、高效的垃圾分类回收提供启发性的理论借鉴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和城镇化不断推进,城市人口大量集中,城市废弃物排放量迅速增长,成为城市污染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垃圾分类是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前提,文章分析了石家庄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要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垃圾分类规划、规范分类标识、大力宣传推广、实行从量收费和建立表彰激励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导刊》2012,(11):109-111
近年来,"垃圾围城"已成为我国很多城市发展的一块心病。而有助缓解此问题的垃圾分类,各地推动进度不一。10月21日是广州实施垃圾分类"新政"的第100天,当天上午,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率队到广州多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调研。这些试点的效果如何?从未尝试过系统地“管理”垃圾的广州人,又是否适应这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呢?在目前成型的垃圾回收模式中,广州能否再吸取别的城市的先进经验呢?广州应该走一条怎样的垃圾管治之路呢?  相似文献   

17.
吴君民  贾卉 《价值工程》2020,39(1):85-89
在垃圾分类回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政府部门的参与程度、垃圾分类回收的成本四类影响因素建立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的层次结构模型,通过"九级尺度法"对各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各权重进行排序。研究结果显示,不便程度、投放成本、家庭观念、激励措施四个因素对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效益影响最大,并提出应提升垃圾分类便捷程度、降低智能垃圾分类成本、强化家庭垃圾分类意识、丰富垃圾分类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语数字     
《国土经济》2011,(3):8-8
"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中。"——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四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才能确保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前期分类不到位,后期处理大锅烩,这是目前很多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现实情况。"——"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认为,中国许多城市推广垃圾回收系统。  相似文献   

19.
餐厨垃圾所导致的环境问题、社会和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通过对城市餐厨垃圾现行回收逆向物流系统的运行模式与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城市餐厨垃圾回收逆向物流系统新模型。  相似文献   

20.
我国许多城市正面临“垃圾围城”困境,这种困境其实并非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困境的根源在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制度缺失.制度缺失既包括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方面的法律缺乏明确而可操作性的权利义务界定,也包括垃圾收费制度没有体现“多排放垃圾多付费”的原则,致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成效甚微.我国台北市将垃圾分类收集与垃圾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