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百花园地     
中共“一大”会址JIANGXISHENJIYUCAIWU百花园地笑林不用翻译厂长和外商谈判。谈判中外商鼻子发痒,打了个喷嚏,巧的是,翻译的鼻子发痒,紧跟着也打了个喷嚏。厂长不高兴地对翻译说:“这不用翻译,我们听得懂。”□养身之道甲:我每天回家都要给丈...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了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为什么我们要研究中国流行文化影响下的流行语英译方法?二是翻译中国流行语有哪些新方法新规律?三是本文的研究对于跨文化交际以及向世界诠释中国特色的社会现状具有什么意义?本文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对于中国流行语的英译,特别是出现在对于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流行语翻译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这体现了在中国的综合国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背景下大众对于流行语的广泛接受与应用;但是同时对于这些词语的翻译方法缺乏一个系统的研究以及总结。鉴于我们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此项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作为英语学习者的大学生有责任向世界诠释中国的文化与社会,在这个世界格局风云变幻、文化冲突日益激烈的时代浪潮中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李春燕 《活力》2012,(2):174-174,176
概括地说,翻译研究已经经历了三种研究范式的变化: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解构主义范式。2001年以来又提出了建构主义翻译学思想。本文对不同时期的翻译学范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不同时期的翻译思想,能够促使我们对翻译研究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这无疑会扩大翻译研究的视野,有利于推动整个翻译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候绪丽 《民营科技》2011,(11):92-92,93
英汉翻译中所涉及语言的文化因素对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翻译活动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揭示了文化差异存在着可译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文化因素,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张海霞 《活力》2005,(11):140-141
郭建中,2000年在其论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中指出:翻译中对文化的两种处理方法,即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法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法,都能在目的语中完成各自的使命,由此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异化还是归化一直是翻译界直译派和意译派争论的焦点,以往的争论大多围绕语言传递本身的忠实和流畅孰重孰轻等问题展开。近年来,随着文化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并向周边学科的渗透,翻译理论界越来越注重把语言的翻译放在文化交流的总体环境中进行探索,从文化的视角来看翻译的异化和归化问题,即把翻译不仅仅看作不同语言的转换,而是把它看作不同文化的交流;把握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交流的发展趋势,看它们会对翻译的异化和归化提供怎样的启示。这样的观察角度拓宽了研究者的思路,使我们有可能对翻译的异化和归化问题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翻译的标准不但是我们评价一篇译文质量的尺寸,也是我们从事翻译最终的目的.从事翻译必须了解不同国家文化间的差异,还要注意诸多因素的影响,把"信"放在第一位,同时要通顺、易董.  相似文献   

7.
邓琳 《活力》2010,(6):190-191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的因素很多。翻译研究越趋向深入,翻译研究中的争论也就越激烈。不同的学派又持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其中有关翻译矛盾的争论主要有翻译忠实观、科学观、艺术观。但从客观角度看,翻译过程应该更注重在两难的处境中权衡得失,找到最佳的方法或者结合各家之长辩正的看待问题。实现翻译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翻译目的论指受众决定了翻译目的。通过翻译目的论,我们就可以跳出传统翻译理论对翻译方法孰是孰非的"二元对立"式的纷争,对翻译行为做出更加合理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谭红梅 《价值工程》2010,29(24):189-189
翻译教学是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如何跟随形势的发展,使我们的翻译课程开设得比较有系统,做到理论新、材料新、方法新,让学生享受到一门集系统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翻译课,这是一个值得大家同共探讨的课题。现代社会对译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熟练掌握翻译技巧,还要学会运用现代科技辅助我们的翻译,只有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决心,不断努力,追求卓越,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0.
当下的翻译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对翻译学习的需要,翻译的模糊性特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构建翻译教学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以忠实为取向的翻译标准及其衍生的相对忠实论、实意翻译论在翻译界广受关注。在东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中,翻译文本或语言形式、文风,二者之间谁应该成为衡量忠实度的唯一标准,一直是秉承忠实理念的译者们争执不下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对内容及形式忠实的讨论,结合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忠实翻译进行解析,以期深入论证翻译忠实程度及有效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掌握撰写和翻译商务英语信函的技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我们在今后的商战中处于不败之地。本文阐述了现代商务英语信函的特点及翻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且前景喜人。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对旅游资料的翻译必须是准确且有吸引性的。虽然旅游资料的翻译很重要,但目前在旅游资料的翻译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学者们一直在探索翻译中国旅游资料的好方法。从目的论出现在中国以来,她就被广泛的应用于翻译中。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提出了几个具体的翻译策略,希望对旅游资料的翻译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铁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大都是引进国外的,专业英语技能的掌握,直接影响我们掌握新技术的效率。文章主要对铁道信号专业英语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探讨,从词汇、阅读和翻译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文化特色,很好地反映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习语的翻译离不开文化。而文化翻译是难点。文章阐述了语言及文化的关系,分析了中英习语差异的原因,从中英文化融合的种类出发,在一些习语翻译实例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更好地翻译习语,重申文化翻译在习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张荣 《河北企业》2014,(11):80-80
<正>当代翻译理论家苏珊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化的核心。她认为,翻译不仅是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更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翻译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用另一种语言再现一种语言的意义和内涵。翻译的困难主要在于,语言反映文化,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语言受到文化的限制。也就是说,文化障碍是影响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进行高质量的跨文化交际和翻译活动,我们必须要成功地克服其中的文化障碍。  相似文献   

17.
商务活动巾的英语应用与日常用语相比有其独特的使用方法。商务函件的语句必须简洁、清晰、准确,并带有强势性。而国人在使用英语进行商铬活动时往往忽视这样的特点。导致语言翻译的随意性,在商务活动中会引起歧义或误解。基于这一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个问题:在翻译商务文件时我们应遵循一个什么样的原则?为了探讨这一问题,作者进行深入地研究,并提出商务英语翻译三原则:可接受、简明、雅致。  相似文献   

18.
蒋小林并不认为自己的公司有多么强大,“只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太弱了。我们就像一群小孩中那个稍大一点的。虽然也是孩子但还是比其他更小的孩子强。”蒋小林口中的那群小孩是指中国的3000多家翻译企业数量庞大。但规模有限。  相似文献   

19.
代玉华 《价值工程》2012,31(3):219-220
作为文学的最高表达形式—诗歌,历来是文人抒发情感的最佳方式,因此对于诗歌的翻译,对翻译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渊冲的三原则理论给诗歌的翻译提供了新的方向,新的思维,对于诗歌的翻译实践活动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将对许渊冲先生的诗歌翻译三原则进行探析,希望我们继续继承优秀的诗歌翻译传统,将中华民族的优秀诗歌文化传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图图传》译文忠实、流畅、得体,完全克服了翻译腔,这是译者运用中外学者的翻译理论、继承和发扬了他们总结的翻译技巧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