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毕业包分配早已成为历史,自主择业将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去年全国还有约200万大学生没就业,今年又将新增近7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有增无减.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讨了大学生如何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2.
张磊 《中国就业》2014,(6):54-56
正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愈发严峻,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热点问题。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先进经验,对加速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下丰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实体影响巨大,同时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却再创新高,2010年达到了历史性的631万.后金融危机下社会需求与大学生供给结构不平衡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以徐州高校毕业生为样本,采用抽样调查法,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提出建议,即需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高校改革教育培养模式、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等几方面共同应对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4.
又到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创记录地达到了559万人,较上年增加64万。据统计.截至去年9月.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有超过140万人未能如期就业。往年积压的未就业大学生将加入今年的就业大军.与559万新毕业生“抢饭碗”。而在安徽省。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19.9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1.2万人。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已列为高校必修课程,如何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毕业生就业思想转变,使之更快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6.
叶磊 《中国就业》2012,(8):60-60
铜鼓县将“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三张就业服务牌。做为当前就业工作的重点。围绕大学生就业,谊县紧密结合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开展就业指导,积极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同时联合教委针对大学生就业特点,为他们举办专场招聘会。  相似文献   

7.
冯科  俞昊 《乡镇企业科技》2010,(24):181-18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已列为高校必修课程,如何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毕业生就业思想转变,使之更快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2004,(3):20-21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我国普通高校1999年进行了首次大规模扩招,入学人数由上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增幅达46%。到2003年7月,这批大学生毕业,其就业率在70%左右,尚有67万人没能就业,2000年入学的280万大学生也走进了就业市场,加上近年来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今年将有400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给就业市场带来前所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阐释新媒体时代大环境下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如新媒体拓宽了大学生就业渠道、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分析了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如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合理,缺乏核心就业能力,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匮乏;最后提出推进大学生就业的举措,如个人层面,转变就业观念、提高核心就业能力,学校层面,拓展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社会层面,加大监管力度,创建权威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0.
蒲昌友 《中国就业》2017,(10):30-30
为进一步加大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力度,重庆市万州区将8月份确定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宣传月,并定制了一套创业就业服务计划。收集就业创业政策 准备创业的大学生,如果缺少流动资金,可以到经营所在地的乡镇(街道)社保所去申请最高可贷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就业》2009,(6):1-1
随着时间的推移,2009届大学生已经进入毕业离校的倒计时。有关数据表明:2007年,国内新增大学毕业生49527,其中1442万人当年未能实现就业;2008年,新增大学毕业生559万,其中100万人至今未能就业;2009年,国内将又新增611万人。累计往年沉淀未就业大学生,共需就业岗位超800人万个,加上中等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学校的毕业生,就当下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而论,其就业形势空前严峻。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扩招与经济复苏迟缓导致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而就业岗位同比递减,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应认清形势,实现就业观念由社会精英向普通一员、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光鲜岗位向广阔天地的三个转变。同时,相关国家机关、用人单位、高校也应在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2008,(7):44
从北京市人事局召开的第二届大学生就业论坛上了解到,对于京籍未就业大学生,北京市各区县人事部门将逐个推荐就业。北京市人事局局长辛铁襟介绍,今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有20.5万人,其中北京生源毕业生达8万人,两个数字都比2003年翻了一番,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和社会大环境的需求,新毕业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人数由12年的111.7万人下降到15年的90万人,而自主创业人数比例由12届的2%增长到15届的近5%,由此可见,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趋势由前几年的"公务员热"转变为"创业热",本文将结合社会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对此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就业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政府公布数字显示,2004年至今,我国毕业的大学生平均就业率在70%左右,按照教育部"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700万名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预测,在此阶段将有近810万的大学生不能实现就业。与此同时,某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  相似文献   

16.
<正>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定的政治问题。近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和毕业生待业人数逐年增长,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710万人,大学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一、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7.
据国家教育部公布,2011年全国应届本科毕业生高达660万之多,再加上往届尚未就业的大学生,2011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大概在850万之巨,尽管5-8月份的就业旺季已经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实现了就业,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据粗略统计,仍然有350万左右的大学生尚未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8.
翁婧  年超 《中国就业》2012,(2):51-52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阶段,大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在就业方式和就业格局上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精英化到大众化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就成为了众多学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3122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从就业地域、专业相关性、求职因素、求职能力等几个模块,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重点是将人力资源招聘理论与大学生求职的心理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且提出利用职业测量工具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来提高就业质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然而企业却面临着人才缺乏的境况,形成了岗位难得其人,人难得其岗位的局面。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形势及现状梳理,进一步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并从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一、河北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河北省大学生日益增多,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01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不足5万人,2011年则增长到33万余人,十年间增长了将近28万人;2013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总量达到35.18万人,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559万人,比去年增加64万人,按照初次就业率70%推算,将有160多万人不能实现当期就业。严峻的就业形势,再次将大学生就业难推入公众视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