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从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内涵着手,借助对五台山佛教文化内涵的了解,从中体现出五台山佛教文化特殊的人文精神。一、盛大隆重的佛事活动;二、久远精美的佛教建筑和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三、特色浓郁的佛教音乐;四、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佛学价值、科学价值,是一座“科学文化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从2007年开始,位于甘肃省永登连城的鲁土司衙门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走入公众的视野: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拍摄《黄石的孩子》,汉藏佛教文化的最新发现……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事,显示出这块地方的不同寻常。  相似文献   

3.
谢文侃 《中国经贸》2009,(12):137-138
天台山位于浙江中东部的天台县境内,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目前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业已开始步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的发展对策。从而为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服务,发挥旅游资源的最大优势,促进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云辉  张正会 《魅力中国》2009,(20):173-174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佛教文化现在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佛教建筑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在于殿落、亭廊与群山、松柏、流水、白云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文化与自然所赋予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宁静与韵味。  相似文献   

5.
佛教寺庙或寺院~①,英文名为temple或monastery,最早产生于佛教发源地印度,最初的寺院因功能和佛教义理差异,分别有精舍、伽蓝和兰若等不同称谓。佛教传人中国后,经过长期漫长的文化交融,佛教文化日益中国化,并得到大力恢弘,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佛教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寺庙作为佛教文化的伴生物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成为佛教文化史上  相似文献   

6.
探究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精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海明 《特区经济》2007,216(1):184-185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在舟山旅游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依据舟山建设群岛型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对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地位进行了再定位,对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精品建设作了探索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阜新佛教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本文分别对辽、金、元、明、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的阜新佛教文化的兴衰进行了详细的陈述;发展阜新地区佛教文化,要加大宣传力度,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强化学习培训,提高佛教人员的综合素质;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发展特色旅游;加强领导,巩固长效管理;挖掘和整理阜新佛教文化的优秀遗产;强化开发保护,确保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旅游事业日益繁荣的今天,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为人们关注。南岳是佛教文化发展传承圣地,因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而成为南岳旅游的品牌。在南岳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佛教音乐起到架起佛教文化与旅游事业的桥梁作用,潜在着巨大的资源内力。  相似文献   

9.
武威在我国佛教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到五凉时期和北朝魏时期,武威佛教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开凿石窟,雕塑佛像,翻译佛典,佛教文化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为中原的佛教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西藏是我国西部地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佛教旅游资源。文章在概述西藏丰富而独特的佛教旅游资源并对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西藏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的优劣势,提出了进一步开发西藏佛教文化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位居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以其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秀丽神奇的自然风光、宏伟壮观的古寺庙建筑、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和丰富多彩的革命遗址名扬海内外。  相似文献   

12.
立国三百多年的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贫积弱的政权,内忧外患始终困扰着它。从政治、军事的角度看,它的确无可称道之处。但宋立国的几百年问却是我国文化长足发展的时期,宋文化是我国文化长河中光辉灿烂的一页,宋代佛教文化更是这段水流里激荡起的美丽浪花。本文将针对北宋佛教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学人了解北宋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蔡道成  张侨 《特区经济》2010,(5):165-166
作为一项经济产业,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对外贸易、振兴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但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开发的整体性、效益的兼顾性、基础设施、开发资金和从业人员素质等。通过三亚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发现,三亚市旅游业内部优势明显:三亚市拥有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独特的山水风景、绚丽的少数民族风情,赋予三亚旅游资源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垄断性。为了促进三亚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使用SWOT模型,对三亚市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儒家学派由孔子所创。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其间受到外来佛教文化的冲击,在近代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三教祖庭     
《河南经济》2003,(11):19-21
儒道佛文化在中国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最为深刻,并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文化。而从儒道佛教文化的产生发展来看,儒学奠基于洛阳,道教产生于河洛,佛教始传于洛阳,它们都与洛阳有着甚深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仇家京 《杭州研究》2008,(1):190-192
本文通过对云栖寺的沿革、净土八祖莲池大师事迹以及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等论述,建议将现址杭州工人休养院迁出该地,以恢复云栖古寺这座历史上颇有影响的佛教名刹,使杭州佛教文化遗产这一重要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沪港经济》2008,(10):45-45
8月30日,由上海华夏文化经济促进会、沪港经济杂志社、上海新丽装饰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佛教文化与企业管理”文化沙龙在上海东郊宾馆举行。此次沙龙由原任潮州岭东佛学院院长、香港佛学院副院长,现年75岁的高僧觉真法师作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18.
王威 《魅力中国》2011,(21):521-521
佛教是贵州文化一重要组成部分,欲了解贵州社会生活之全貌,我们就需对贵州佛教做一深入、系统之探究,以便我们更好的了解贵州文化与佛教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在贵州佛教的发展历程中,明清两代是贵州佛教繁荣鼎盛期,对此时段贵州佛教的探究,在整个贵州佛教研究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视点     
《走向世界》2010,(16):89-89
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出席中国西藏书店新闻发布会 2010年4月2日,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应邀出席了“中国西藏书店新闻发布会”。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李万县博士在会上表示,中尼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佛教文化、家庭文化、人际交往等很多方面都有相通,但过去语言的差异阻碍了两国人民的深层了解,制约了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新闻快车道     
《走向世界》2008,(23):94-94,96
吕剧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一届全运会吉祥物揭晓;烟台市率先实现城管数字化;乳山建立世界佛教文化博览园;寿光蔬菜率先进入“拍码”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