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50多年来城乡经济均有较快发展,但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云南从1952年至2002年的50年中,总人口由1695万人增加到4333.1万人,增长1.6倍,年均增长1.9%。工农业总产值由13.41亿元增加到2588.01亿元,增长47倍,年均增长8%,其中,工业总产值由3.8亿元增加到1850.46亿元,年均增长11.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9.6亿元增加到737.55亿元,年均增长4.4%。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是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到1986年为止,乡镇企业总数达到1515.31万个,从业人数达到7939.14万人,总产值达到3540.87亿元,分別比1978年增长了8.94倍、1.81倍和6.18倍。乡镇企业总产值目前已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9.1%,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7.7%。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继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又一次深刻的经济变革,它的发展本身已经构成了国民经济整体中不可忽视的发展力量和结构变革力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乡镇企业有了较快发展。1984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709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乡村两级企业产值达1,268亿元,比上年增长36.5%,超出了近几年平均增长速度的1倍多,高出社会总产值增长13%的1.8倍。四川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88.8亿元。其中,乡村两级企业产值71.6亿元,比上半年增长41.1%,高出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3.1%的2.1倍。去年四季度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新摊子铺得过多,投资规模过大,速度过高的问题。据上海、天津、山西、四川等13个  相似文献   

4.
“八五”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好的一个时期。农业总产值由1990年的146亿元增加到330亿元,年均增长4.8%;粮食总产量由1990年的721万吨增加到937.64万吨,年均增长5.3%;烤烟、油菜籽、肉类和水产品年均产量分别比“七五”增长53.8%、30.6%、35%和29.4%;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1%;共完成坡改梯3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由1990年的825万亩增加到9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66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5.
高要市位于广东省中部,西江中下游。全市总面积2109平方公里,人口68.6万,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5万人。全市共辖19个镇,全部是省的重点工业卫星镇。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飞跃发展。去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45.64亿元,比1992年增长42%;乡镇企业总产值30.7亿元,比上年增长54.2%,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22.54亿元,比上年增长71.5%;财政收入1.093亿元,比上年增长66.1%,农村人均纯收入1650元,比上年增加322元,增长24.2%。高要市去年被评为全国第二届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市。今年经济开局又呈现全面增长的好势头,第一季度乡镇企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7倍。当前,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怎样实现乡镇企业的第二次飞跃?这是需要我们着力探索和解决的几个问题。我市近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986年全国乡镇企业已经发展到15万个,就业人数达7,93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0%,总产值达到3,540亿元。其中,乡、村两级企业产值为2,458亿元,占总产值的69.4%。户办、联办企业产值为1,082亿元,占总产值的30.6%。1987年上半年,全国乡镇企业又有较快的发展,总产值达到1,98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2%,其中工业产值30%以上,而且大多数省市区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938个县的乡镇企业产值超过亿元,占全国总县数的三分之一。超过5亿元以上的县已达140个;超过10亿元的县36个;超过20  相似文献   

7.
在10年改革的推动下,许昌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到1988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2万多个,为1978年的27.8倍,从业人员发展到42.6万人,为1978年的4.5倍;占农村劳力的比重由1978年的9.4%上升到30.8%,产值(不变价)达到18亿元,为1978年的10.5倍;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不变价)的比重由1987年的15.7%上升到51%;完成总收入19.8亿元,为1978年的11.5倍;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32.2%上升到62.2%;已成为许昌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8.
1986年,新都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27亿元,比1983年增长98.9%,其中,工业总产值4.44亿元,增长1.75倍。乡镇企业总产值5.48亿元,增长3.15倍;城乡储蓄余额1.19亿元,增长2.23倍;预算内财政收入4.138万元,增长67.1%;农民人均生产性纯收入510元。增民52.2%。这是我县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其基本经验是坚持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一系列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导下,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成绩。1984年是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最快的一年。全国乡镇企业已发展到606万个,使农村很多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又进城,得到就业,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已达到5,208万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全年创造产值1,709亿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近17%,比上年增长40%,同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净增1,200亿元,其中乡镇企业却净增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修文具乡镇企业在“快车道”上前进,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实现投入、产出、效益的同步快速增长。1993年新上项目120个,总投资6447.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1亿元,1994年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乡镇企业总产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43%;乡办工业产值9796万元,比上年增长47%;营业总收入2.9亿元,比上年增长37%;上交国家税金1043万元,实现利润3581万元。安排农村剩余劳力和城镇待业人员21969人,乡镇企业已成为该县发展县级经济,开辟地方财源的重要增长点。 乡镇企业在修文县呈现热气腾腾的喜人景象,其发展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云南农村经济》2005,(2):14-16
一是乡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04年,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505.7亿元,总产值2342.2亿元,工业产值980.5亿元,营业收入3078.4亿元,实缴税金63亿元,从业人员336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长78%、81.7%、90%、84.3%、46.5%和净增70万人。2004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到全省生产总值的17.1%,拉动全省工业生产总值增长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农村私营、个体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宝安、龙岗两区19个镇统计,到1998年底乡镇企业共5.3万多家,其中私营企业2998家,从业人员24.4万多人,总产值达16亿元,增加值6.4亿元。个体企业4.2万多家,从业人员13.5万多人,总产值18亿元,增加值9.8亿元,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合计总产值达 24.4亿元,增加值达 16.2亿元,比1997年增长10.6%。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去呼兰、双城、尚志和延等四县(市)了解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总体上看,粮食丰收、畜牧业和多种经营有很大发展、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党的14大以来,农村积极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积极转变观念。尚志市提出转变五个观念:以计划调节为主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观念,以封闭、内向为主转变为以开放、外向经济为主的观念,以依靠资源、投入为主转变为从依靠科技、人才为主的观念,以求稳怕乱为主转变为高速发展、敢闯、敢试为主的观念。二是积极推进市场建设。近两个月来,农村粮食资料市场、农副产品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劳务市场等正在各地兴起。双城市已新建成兰棱黄牛市场、韩店猪市场、周家大市场等6个专业和综合市场,特别是周家大市场已成为省内、外很有影响的大市场。尚志市也准备投资1000万元建1.2万平方米的大厦,形成商贸城。三是认真规划经济发展上新台阶的方案。双城市、尚志市调整“八五”和“九五”的经济发展目标,提出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在1990年的基础上,到1995年翻一番,到2000年再翻一番;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到2000年分别翻两番以上和一番以上的规划。延寿县制订了五年脱贫规划,到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5亿元,年均增长14.8%;社会总产值达到8亿元,年均增长14.3%;财政收入实现4000万元,正常性支出全部自给。呼兰县为了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1993年新的发展目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4.9亿元,比1992年增长15.5%,农业总产值8.2亿元,增长7.9%,乡镇企业总产值6.3亿元,增长26%。  相似文献   

14.
一、南宁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化   农村改革开放 20多年来,南宁市农民收入增长呈阶段性波动增长,大体分四个时期。   (一 )高速发展时期 (1978— 1984年 ),这一时期农民收入高速增长,从 1978年的人均 88元提高到 1984年的 305.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 2.14倍,年均实际增长 21.00%。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林牧渔业,非农产业收入较少。   (二 )缓慢时期 (1985— 1988年 ),这一时期非农业产业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发挥了作用, 1988年非农业产业总产值 38240万元,比 1985年增长 1.05倍,年平均增长 27.03%,占农村总产值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
乡镇企业以其适合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而异军突起,其增长速度惊人。1978年至1994年,全国乡镇企业职工人数由2827万增加到1.2亿,平均年递增9.9%,高于同期社会劳动力年递增2.8%的速度;总产值由493亿元上升到42588亿元,平均年增长32%,远远高于同期社会总产值年递增12%的速度;乡镇工业总产值年递增30%,也高于全国工业总产值年递增13%的速度。目前,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5%,全国社会总产值的38%,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国家税收的31%,外贸出口交货值的30%来自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十七年来,1995年同1978年相比,我省农业总产值由53.45亿元增加到430.4亿元,增长了7倍(按1990年不变价,1995年的278亿元,增4.2倍);粮食总产量由86.4亿千克增加到118.89亿千克,增长37.6%;乡镇企业总收入由6.03亿元增加到600亿元,增长近100倍;农民人均收入从130.6元增加到1011元,增长6.7倍。回顾十多年折农村改革历程,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一、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乡镇企业诞生十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飞速发展,据1987年的年报统计,全省投入乡镇企业的劳力已达63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4.5%;年工资收入为40亿元,相当于全省社会粮食收购总金额的128%。今年预计乡镇企业产值可达310亿元,超过全省农业总产值。预计到1993年,就业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左右,值产达到600亿元左右,约等于农业产值的1.6倍,并赶上全省全民所有制的工业产他。随着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0.1 十年改革,农村经济生活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就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蓬勃发展。1988年,乡镇企业创造的总产值已达6495.66亿元,占当年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4%,乡镇工业创造的总产值达4529.38亿元,占当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7.6%。乡镇企业在中国大地上的生成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国情根源,人们将它称颂为“草根工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85年,我国有乡镇企业1,220多万个;从业人员7,000多万人,占全国劳动力的近20%;向国家上缴税金137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7.5%;生产了全国28%的煤炭、53%的建材、30%的纸、20%的纺织品、1/3的服装、3/4的皮革。①在农村经济中,乡镇企业的作用更为突出。1984年,全国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饮食业的总产值为1,853.42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36.8%。②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产值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0%以上。 “六五”期间,乡镇企业向国家上缴的税收增长近五倍,还以大量资金支援了农业。据全国不完全统计,近五年  相似文献   

20.
曲靖市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到2000年末,全市有乡镇企业户数46684个,从业人员412535人,营业收入166.94亿元,现价总产值142.79亿元,实现增加值39.49亿元;税金4.29亿元。按可比口径与1995年相比,分别年均企业个数增2.09%,从业人员增10.67%,营业收入增30.88%,现价总产值增3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