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尤其是国有创业投资,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还有利于发挥资本的乘数效应,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笔者结合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省的实际隋况,提出了如何扶持国有创投,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主要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为了发挥引导基金的政策效应,必须对其实行有效的考核与监管。论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引导基金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包括政策目的、政策效果和经营管理能力三个方面,共18个评价指标,并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为政府制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评价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助力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会议明确,中央财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央基建投资资金等合并使用,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大型金融机构等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形成总规模400亿元的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新兴产业创投基金收益分配实行先回本后分红,  相似文献   

4.
龚浩 《管理学家》2022,(3):19-21
近年来,通过设立政府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来吸引社会上的资本参与到创业投资中,这种方式已然成为我国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吸引财政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推动创业工作开展的主要手段.不断优化政府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运行模式,有利于我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对扶持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政府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概述出发,阐述其相关定义和特点,并对创业性投资引导基金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府性创业引导基金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5.
日前,由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制定的《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指导意见》正式出台,解决了长期困扰创投引导基金的"规范化"问题,从而将起到进一步鼓励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规范其运营的作用。业内专家认为,创投引导基金有望在今后对国内创投市场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在国内创业投资市场上,政府通过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与创投市场已逐步成为各个高新区的"范式",但如何界定创投引导基金的范围、经营方式、绩效考量等一直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指导意见将创投引导基金定义为,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主要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引导基金本身不直接从事创业投资业务。  相似文献   

6.
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发展七大战咯性新兴产业的目标。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尤其是国有创业投资,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还有利于发挥资本的乘数效应,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笔者结合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何扶持国有创投,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由政府设立,扩大创业投资风险资本总量的有效形式,在创业投资领域中能有效集聚社会民间资本,对促进创业投资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探索及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必须采取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PPP模式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的重要战略任务是通过培育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意味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对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新塑造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对产业经济发展具有"溢出"(SPILL-OVER)效应或外部性,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发挥包括融资扶持在内的政策作用。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成长过程的动态竞争性和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市场化的融资扶持应  相似文献   

9.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需求,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特殊动因。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也要受到市场需求、技术进步、要素禀赋、产业基础与配套产业、市场机制和政府产业政策等要素的影响。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主要有三条路径:新兴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升级以及传统产业裂变衍生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0.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更多地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一、制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主要思路2009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国家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近日下发通知,决定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扩大产业技术研发资金创业投资试点,推动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试点工作,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产业,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根据通知,参股设立的基金要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导向,具有鲜明的产业特点和区域优势。  相似文献   

12.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创业投资、扶持中介机构发展是提高辽宁中小企业上市数量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徐策  邹磊 《宏观经济管理》2015,(3):32-34,37
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时期、新阶段后出台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要从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高度认识,从全面深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把握,更好发挥其在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沿新常态行稳致远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中小企业》2011,(10):88-8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8月15日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快清理相关领域的准入条件,引导民间资本设立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改进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等,以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5.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举措,云南作为欠发达的边疆民族省份,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云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节能减排、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西南开放桥头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琼 《企业导报》2012,(23):82-83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在国内外形势下的战略选择。本文讨论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所面临的困境,从依靠政府力量,利用多种渠道等方面作出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强度,促进经济转型和传统产业升级;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推动"互联网+"工程,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新优势;实施集群式发展战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体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迅速,有力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文章对国外的创业投资运作模式及特点进行了总结,结合福建省第一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情况,探讨了国内地方政府在设计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要闻     
《财务与会计》2010,(10):4-5
国务院敲定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及扶持政策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会议指出,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深化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  相似文献   

20.
投资机构     
《厂长经理之友》2013,(6):122-123
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是1999年由上海市政府设立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专业管理机构。公司充分运用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业投资“基金的基金”的新型投融资平台,先后组建了20多家专业创业投资基金公司,有效调动了社会资金参与多元化创业投资体系。同时,公司在中国率先培育和建立了创业投资资金的委托管理模式,引进和培育了一批专业人才、实现了专家管理。为包括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在内的政府资金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支持中小型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等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