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3月,邮政储蓄小额质押贷款业务正式启动,结束了邮政储蓄20年来“只存不贷”的历史。近日,为了解邮政储蓄小额质押贷款开展情况,人行延边州中支调查统计处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发现:目前邮政储蓄推广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起步快,但由于业务开展面相对狭窄,邮政储蓄支持“三农”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从金融方面探讨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江 《南方金融》2003,(10):47-49
近年来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服务基本退出,邮政储蓄抽走资金,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缺失等,导致金融资本向县域、向农村流动减少。建议采用恢复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业务,引导商业金融支农,将邮政储蓄资金反哺等措施解决至关大局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资金紧张,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加大对“三农”资金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突破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为研究探索当前邮政储蓄资金加速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性措施,增加对农村资金投入的有效途径,缓解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资金紧张状况,我们以永吉县邮政储蓄为例进行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更正     
高波 《青海金融》2007,(10):50-50
随着国家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行股改“面向三农,定位县域”的市场定位的确立,以及村镇互助社成立、农发行开发性业务拓展、农信社改革深入和邮政储蓄小额质押贷款试点,玉树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了“同分一杯羹”的局面。而如何在“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下保持可持续经营能力,既执行国家“服务三农”的政策,又体现商业贷款的市场价值,实现政府、银行、企业共赢,则是所有银行家面临的最大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是解决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资金来源组织难。要改革现行邮政储蓄存款管理办法,撤销乡镇邮政储蓄机构,使农村乡镇有限闲置资金尽量流入农村信用社,以壮大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从而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缓解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6.
刘仁伍 《银行家》2006,(4):67-69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进程的深化,邮政储蓄也扬起了改革的大旗。该文作者认为,首先要明确的是邮政储蓄改革的终极与预期目标是什么,是按照商业化目标改革还是应该兼顾“三农”的定位。目标不同,则改革的模式与路径选择可能是大相径庭的。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事关改革成败,而且也关系着经济社会的稳定。金融作为国民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保障社会长治久安,就成为我们金融工作者研究的萤要课题。目前,困扰“三农”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农村资金缺乏,资金倒流。本文通过分析农村资金现状,研究和探讨如何构建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机制。  相似文献   

8.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网络建设滞后。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农村机构网点,上收贷款权限后,只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三家金融机构,真正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由于存在对农村资,  相似文献   

9.
(一)基层邮政储蓄机构没有资金运作权。尽管国家出台了政策允许邮政储蓄的新增存款开始走向市场,自主运作,但基层邮政储蓄机构没有资金自主运用的权力。监管部门规定,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的权力集中在国家邮政总局,邮政局省级及其以下机构无权开办大额“协议存款”业务。基层邮政储蓄部门的新增存款全部上划省局,导致邮政储蓄总局大量“吸收”农村地区的资金。这种权力集中化的运作模式使“协议存款”在基层无法发挥作用,邮政储蓄资金本地化难以实施。  相似文献   

10.
孙宁 《现代金融》2005,(10):11-12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采取有效办法,引导县及县以下吸收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农村邮储作为农村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立足农村、服务“三农”,不仅关系到邮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但中国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缺位难以为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作为在中国农村分布较广的金融机构——邮政储蓄由于体制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服“务三农”。因此,深化邮政储蓄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相应的制度支持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侯英 《黑龙江金融》2011,(12):26-28
作为近半资金来源于农村地区,存款余额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邮政储蓄银行,其改革与发展对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解决农村金融供求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建立有利于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正向激励机制,是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提高农村居民金融福利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3.
作为农村金融主要力量之一的邮政储蓄,在农村曾经是“气度不凡”。但随着“只存不贷吃利差”状况的不断持续,邮政储蓄的尴尬也成为政府部门的一块心病。邮政储蓄的出路在哪里?面对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邮政储蓄改革将如何进行?今后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地位如何?记者通过采访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分析了邮政储蓄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随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其在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逐年弱化,主要表现在:各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逐年递增,邮政储蓄也逐年增加,对“三农”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3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对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作出调整,打破了邮政储蓄机构资金直接转存人民银行获取高额利差的体制.该项政策出台之后,对县域资金分配格局以及"三农"信贷投入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笔者试就如何建立和完善调动信贷资金流向"三农"的长效机制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西南金融》2006,(10):I0003-I0003
自1986年恢复办理邮政储蓄业务以来,遂宁邮政不断完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能力。目前全局共有金融业务从业人员500余人。129处联网网点、8台ATM自动柜员机、14台POS机实现了全国通存通取,并与10多家银行机构实现了银联卡联网跨行交易。同时,遂宁邮政储蓄还开办了代发工资、养老金、代扣烟草款、代收电信话费和移动话费、代缴电费以及代理国债、代理保险(寿险、财险、车险、交强险)等10多种中间业务。遂宁邮政储蓄依托遍及城乡的网点,先进的计算机实时处理系统,为服务“三农”及不同客户群体的需要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  相似文献   

17.
包卫平 《青海金融》2007,(12):56-57
省十一次党代会做出“四区、两带、一线”战略布局,决定将青海省东部建成综合经济区。纵观我省东部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为基础,农业保险、邮政储蓄为辅,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框架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但据我们对东部农村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民贷款难,农村经济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邮政储蓄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转存款利率确定不合理、一些地方的邮政储蓄部门违规经营现象严重、邮政储蓄部门吃利差型的经营模式给县域经济发展和央行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监管部门难以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等值得注意的矛盾与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除了合理确定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水平、用“三步走”的方式逐步切断邮政储蓄资金与人民银行的联系之外,还要在严禁违规下达存款指标、改革现行的邮政汇兑资金清算体制、强化对邮政储蓄部门的监管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金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禄劝县域金融机构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相继退出,农业银行乡镇机构全部撤并,金融资源相应得到整合,金融机构形成了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三家功能各异层次分明的“三农”银行和邮政储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信用卡》2007,(2X):21-24
“邮政储蓄绿卡可帮了俺大忙啦,俺儿子每个月在外地存上钱,俺想啥时候取就啥时候取。别看这卡片不大,作用可不小……”这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王老乡的村民张老伯拿着邮政储蓄绿卡到网点取钱时的一番话。在山东,像张老伯这样持邮政储蓄绿卡的农村用户已达276.09万户。农民朋友们亲切地称绿卡为“方便卡”、“安全卡”。[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