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成本与费用审计可以发现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过程中的错弊。本文从直接生产费用审计、制造费用审计、产成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审计三个方面,通过举例的方式剖析了企业成本与费用会计处理的错弊,并说明了相应的更正方法。  相似文献   

2.
借款费用是企业因采用债务性融资而承担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由于借款费用的确认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以就有企业采取故意混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来达到财务造假的目的。本文在对借款费用准则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结合在企业财税检查、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有关借款费用的错弊问题,总结了企业借款费用的会计核算要点及审计时进行错弊甄别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借款费用是企业因采用债务性融资而承担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由于借款费用的确认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以就有企业采取故意混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来达到财务造假的目的。本文在对借款费用准则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结合在企业财税检查、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有关借款费用的错弊问题,总结了企业借款费用的会计核算要点及审计时进行错弊甄别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审计成本结转的简捷方法欧笳玺成本结转,尤其是产品销售材料成本的结转直接影响到损益的正确性、真实性,因此,它是企业审计的一项必审内容。企业产品、材料品目繁多,但并非每一品目都存在错弊,为了提高时效,可运用如下一种简捷的审计方法:首先,应确定被审企业成本...  相似文献   

5.
预提费用是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中预先均衡提出但尚未实际支付数额的各项费用帐户,属于跨期摊销类帐户,如分摊不合理,就会影响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因此,“预提费用”在会计核算中最易发生错误和作弊行为,成为企业盈亏“调节器”。 一、利用预提费用帐户调节利润 当前,企业在预提费用核算中,一般发生的错弊有:一是多提或虚列预提费用,有意加大生产费用,挤占成本;二是少提预提费用,以此降低成本,虚增利润;三是随意扩大范围增加预提费用项目;四是重复列支实际发生的费用;五是预提费用与实际支出差异,年末不调整冲减成本,而是挂帐结转下年,加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组织结构日趋复杂。企业审计中提高审计效率与降低审计风险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合理确定审计的重要性水平。 一、审计重要性水平的涵义 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弊被揭露足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审计机关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估准则》)。  相似文献   

7.
所谓审计重要性,按《审计机关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则》的定义,是指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以及该错弊未被揭露对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实现为审计目标的。  相似文献   

8.
往来账款错弊的主要表现及审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往来账款错弊越来越严重,不仅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而且也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本文通过列举往来账款错弊的种种表现形式探讨其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管理视角下的成本层次 简单地说,成本就是费用的对象化。从管理角度看,成本对象不仅是产品,还可以是客户、部门、项目、作业等。为满足不同管理需要,产品成本可分为三个层次:①传统的产品成本观:以制造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而营销费用、一般管理费用则属于期间费用,这种成本观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对外财务报告的需要。②经营性产品成本观:产品成本不仅仅包括传统概念中的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10.
固定资产属于企业重要资产,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几乎贯穿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因此一个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是否科学、合理,会计方法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而固定资产审计就能发现固定资产核算中的错弊,本文就此从五个方面举例剖析企业固定资产处理的错弊,并说明相应的更正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企业盈亏的﹃调节器﹄如何审计薛志成预提费用是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中预先均衡提出但尚未实际支付数额的各项费用帐户,属于跨期摊销类帐户,如分摊不合理,就会影响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因此,“预提费用”在会计核算中最易发生错误和作弊行为,成为企业盈亏“调节器”。...  相似文献   

12.
审计署“5号令”把审计风险的概念规范为“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存在着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作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基建工程结算审计中,其审计风险不仅来源于基建单位财务核算方面的重大错弊没有发现,而且还存在着施工方可能高估冒算的重大错弊没有发现,从而作出不恰当的工程造价的审计结论。  相似文献   

13.
审计署“5号令”把审计风险的概念规范为“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存在着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作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基建工程结算审计中,其审计风险不仅来源于基建单位财务核算方面的重大错弊没有发现,而且还存在着施工方可能高估冒算的重大错弊没有发现,从而作出不恰当的工程造价的审计结论。  相似文献   

14.
夏伟 《审计月刊》2004,(10):20-21
审计重要性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正确确定审计项目中的重要性水平,科学进行测试,是确保审计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拟就如何实施审计重要性评价作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浅析经济业务中的奇异数字与错弊查证李明在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税收检查、审计监督和寻找差错过程中,为能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迅速查实错弊,利用经济业务中奇异数字不失为快速查证的一种技巧。所谓奇异数字,就是存在奇怪异常现象的数字。仅从数字本身并不能确定其...  相似文献   

16.
本旨在根据这些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探索企业信息化下开展审计活动的一些基本特点,以便从根源上防范、杜绝会计及企业经济活动错弊现象的发生,充分发挥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和降低审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审计署5号令《审计机关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则》将审计重要性定义为: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重要程度,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信息使用的判断或决策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上述定义中,要求审计人员在判断重要性时,应当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特定环境,二是信息的使用对信息的需求,三是审计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李军 《集团经济研究》2007,(17):234-235
一、期望差距的产生背景 审计期望差距,是指社会公众对目前审计应起作用的需求与审计界对自身工作的理解的分歧.具体来说,这种困惑主要表现在:一是查错防弊方面,公众要求注册会计师更多承担防止和发现企业管理当局错弊的行为,但由于错弊的隐蔽性等特点,注册会计师很难在常规的抽样审计中满足公众的需求;二是财务信息的可信与公允方面,社会公众期望审计除了保证出具真实合法的审计报告外,还要求其披露"所有"的差错与舞弊,但现代审计是信赖内部控制前提下的一种抽样审计,考虑到审计经济因素、审计程序等固有缺陷,只能查到"重大错弊";三是信息提供的全面性上,公众要求注册会计师提供更多的有关被审计单位的有用信息,而注册会计师受法律与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制约,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披露相关信息;四是审计效率,公众希望提高审计效率与效果,降低审计公费,而注册会计师首先考虑的是审计成本,然后才是审计效率,审计质量必须以审计公费作为后盾,而目前中国审计公费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其下降空间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19.
损益(成本)组真实性审计工作流程根据审计署深化国有企业审计的新思路以及工作安排,我们对省内某国有大型企业进行了审计。损益(成本)组的工作情况如下:一、审计内容按照审计方案,损益组的审计内容:一是检查产品成本的真实性,重点检查直接材料耗用及差异分摊的正确性;生产费用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合理性。二是检查销售收入、产品成本应交税金的真实性,特别对收入不入账、收入和成本结转不配比、少计少缴国家税金问题重点检查。(流程图见附件)二、审计方法按照审计署《企业财务审计指南》要求,损益小组采用符合性审计和实质性检…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烟草企业的运营效率,树立烟草行业取之于公众、服务于国家、回馈于社会的良好形象,迫切需要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改变目前着眼于发现被审计单位以往存在的问题和错弊的“向后看”审计向关沣被审计单位未来的“向前看”绩效审计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