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并购走向国际市场.然而.企业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率。如何有效地进行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能否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文从文化冲突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的相关理论.在分析中国企业并购中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研究案例并结合中国企业现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友军 《特区经济》2006,(4):321-32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企业加速本地资本国际化、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跨国并购已成为海外投资的重要方式。面对投资环境的高度复杂性,企业必须对跨国并购进行风险防范。本文在跨国并购风险识别和度量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为跨国并购提出了风险防范的措施,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很多跨国并购的企业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究其深层次的原因都与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整合不成功有关。文章从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的内涵出发,分析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通过对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进行融合、核心员工的保留以及重构员工心理契约等有利于企业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跨国并购的发展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并购迅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和内容。跨国并购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螺旋性上升”的趋势不会终结。中国在对外开放、参加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参与跨国并购,是无可避免的选择。面对日益活跃的外资并购,必须规范并购行为,核心是设定外资并购审查制度,控制外资并购导致垄断结果,完善外资并购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更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活动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然而,尽管我国企业的并购规模及频率日趋上升,但企业并购成功后的长期绩效却未能改善。本研究选择2010—2016年的企业海外并购数据样本,在管理者有限理性的前提下,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政治关联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的联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会负向影响跨国并购的绩效;企业跨国并购的长期绩效与政治关联负向相关,政治关联程度越深,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越显著,且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国有企业样本组中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跨国并购是中国企业取得海外目标企业品牌、技术、市场的重要方式,是中国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开展全球化经营的必然方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民币持续升值,尤其在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普遍认为现阶段为海外收购的绝佳时机,因此跨国并购案例日益增多。本文探讨了中国企业在当前全球环境下跨国并购的优势,同时指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潜在风险,并就该些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化之中,中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国际市场的重要性,中国政府也鼓励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些具备一定资本实力的企业已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如何利用金融危机环境进行跨国并购,加速产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对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实施跨国并购、取得预期绩效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一、企业跨国并购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主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跨国并购迅猛增长,成为许多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国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全国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极其迅速并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这一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的发展并不是某一个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形成的结果。文章主要从我国贸易壁垒、创新技术、资源、品牌影响力以及税收等方面对我国跨国企业的动因以及在我国跨国并购中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中国加入WTO使得中国的经济进一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中,中国的企业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也不失机会地"走出去"。然而,由于中国的跨国经营起步较晚,企业对自身的认识不足,无法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本文就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企业文体、区位、目标选择、品牌、文化几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海外并购策略。  相似文献   

11.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欧玉芳 《特区经济》2007,224(9):268-270
自比较优势理论创立以来,该理论一直都是指导国际贸易活动的准则、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然而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时,比较优势理论也不断经受着其反对者理论和经验验证上的挑战。在其追随者们不懈地努力下,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使得即使在贸易理论辈出的今天它依然在国际贸易中保持着其毫无争议的主流地位。本文就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简单的梳理,勾勒了比较优势理论演进的大概脉络,最后简要讨论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俊芳 《特区经济》2006,(12):45-47
比较优势理论是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石,认为各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加国际分工和贸易并可以从中获益。但比较优势并不总是能转化为竞争优势。对中国外贸数据的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只有将这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主体才能获得较多的比较利益。影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主要是比较优势、交易效率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比较优势理论的要义是贸易可能性,而不是贸易效益。比较优势战略作为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战略的具体运用,并不能保证一国获得持续、较高的贸易效益。追求贸易效益的最大化是理性国家对外贸易长期追求的目标,只有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获得贸易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发展中赶超。中国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对贸易水平的提高和贸易结构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应在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关系的综述,结合发展中国家贸易投资的发展过程和趋势,研究发展中国家间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论证了普遍适用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相关理论的确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之间,并且发现比较优势作为其主要诱发因素,发生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前期。最后,选取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与投资数据进行实证考察,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理论与“贫困化增长”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优势理论是西方国家分工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践行比较优势理论时却遇到了贫困化增长问题,本文分析了贫困化增长的原因,并认为解决贫困化增长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  相似文献   

16.
依据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WTO坚持自由贸易原则,认为只要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行自由贸易,就可以使本国国民的福利增加,产生“蛋糕增大效应”。但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形成了贸易规则中的悖论。文章在分析贸易悖论的形成及其表现的基础上,从国家利益、利益集团、强权政治等方面揭示贸易悖论存在的根源,为我们清楚认识WTO规则提供一种批判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杨秀蓉 《特区经济》2008,(3):191-192
事物是动态发展的,湖南家具业对外贸易目前的比较优势并不是永恒的。只有升华静态比较优势,并从产品、品牌、人才及多元化的外贸方式上培育动态的比较优势,方可培植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刘飞 《特区经济》2014,(2):188-190
欧债危机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形势尚未完全明朗。近年来广东外经贸增速减缓,某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广东外经贸国际竞争力正在日渐下降。面对广东外经贸发展的新形势,指出现阶段影响广东外经贸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并与日本外经贸发展进行比较,定位广东外经贸的发展阶段及各核心因素对广东外经贸转型升级的影响程度,为广东外经贸转型升级提供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主流经济学在解释国际贸易原因时,都未考虑制度因素对形成国际贸易优势的影响,将制度视为既定的或者制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在解释现实世界中暴露出许多局限性。文章从分析宁波外贸优势原因出发,从产权制度、政府政策、人力资本和产业集群等方面分析了制度对宁波外贸发展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rade volume biases trade benefi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mploying the input-output technique, import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research on trade in value-added. It is noteworthy that capital globaliz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anifestation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wing to the ever-increasing transnational flow of capital, mainly by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production of exports shows great dependence on foreign capital. A large part of value-added in exports are obtained by foreign factors owners, since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in host country’s total exports, which is foreign income. The ultimate goal of trade is to boost national income. We propose to study trade benefits and trade balance from national income perspective, and further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global income chains to reveal economic benefits distribution within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