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晓丽 《陕西审计》2005,(B09):30-30
公司治理中的审计约束机制由外部审计约束和内部审计约束两方面的内容组成。外部审计约束是指由民间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约束,而内部审计约束则是指由公司内部设立的独立审计机构所实施的审计约束。在此,张们着重对公司内邮审计约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公司治理的监控机制不仅包括内部和外部监控机制,还应包括公司的自我调控机制,公司自我调控机制的核心是公司的内部审计系统,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地位的偏差对公司治理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因此,建议从改进内审机构的设置,赋予内审部门一些必需的权利和健全内部审计规范,提高内审人员素质三个方面改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系统,以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改进,应正确认识并重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治理内部审计是公司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权力安排与利益分配无处不体现着约束机制的要求。因此,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控制措施。完善公司治理,应不断加强内部审计。  相似文献   

4.
西方审计委员会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离不开审计,而审计能否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运行框架中发挥作用,取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判断公司治理结构完备的标志在于该公司是否设立了由非行政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本文试图从西方的审计委员会制度中得出某些有益的启示。一、西方审计委员会制度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的附属委员会,全部或多数由非行政董事组成,作为董事会与内部、外部审计师沟通的桥梁,各分担了行政董事在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等方面的部分工作。一般认为,这种内部审计制度起源于震惊审计界的迈克森·罗宾逊药材…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司治理内部审计是公司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权力安排与利益分配无处不体现着约束机制的要求。因此,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控制措施。完善公司治理,应不断加强内部审计。  相似文献   

6.
独立审计、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文英 《财会通讯》2009,(1):109-111
人们对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的认识在近些年来逐步得以深化,由原来关注外部独立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扩展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拟从公司治理对审计需求的角度探讨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在治理结构中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的认识在近些年来逐步得以深化,由原来关注外部独立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扩展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拟从公司治理对审计需求的角度探讨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在治理结构中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增强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作用,但内部审计可以随时随地对公司的经营活动、经营成果、风险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内部审计的这种管理职能和作用是外部审计无法替代的。从现行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看,其对内部审计涉及内容较少,且对上市公司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委员会的规定不具有强制性。应将内部审计真正纳入到公司治理的框架中。  相似文献   

9.
张延国 《现代审计》2005,(4):44-44,46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内部审计机构管理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国内外公司治理实践,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模式大致有四种:内部审计机构由财务总监或公司财务负责人主管;内部审计机构由公司总经理主管;内部审计机构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主管;内部审计机构由监事会主管。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内部审计的独立程度不一样,其服务对象和功能作用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外包是指组织将其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通过契约委托给组织外部的机构执行.这种举措,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外部优势资源,从总体上提升竞争优势,但是,也给公司治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笔者认为,应根据公司自身的规模、性质、财务状况等作出外包的决策.  相似文献   

12.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协调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内部审计在认识和实际运作中的误区,并就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关系以及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约束机制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与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叶晓玲 《会计之友》2007,(7S):75-76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分析认为,完善的公司治理需要董事会、管理层、外部审计师和内部审计共同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对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及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内部审计已成为公司治理的有效工具。文章最后提出了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拓展与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安然、世界通信事件后,内部审计被提到与董事会、管理层、外部审计并列的建立有效公司治理体系的主要条件中,纽约股票交易所规定所有上市公司必须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得到了普遍的重视。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入手,分析得出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指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保证其发挥作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内部审计不同于外部审计,正是一个“内”字,使其在完善公司内部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凯 《审计月刊》2007,(3):12-13
审计委员会是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审计委员会要发挥其公司治理的职能,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责。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审核财务报告,保障外部审计质量,监督内部审计活动;监督、评价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职责。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包括狭义和广义的两种概念。广义的公司治理包括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公司外部治理市场体系,是指在内部治理结构基础之上,将各个利益相关者纳入公司治理范围中;狭义的公司治理指公司内部一个体系,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的相互约束及控制,保证企业经营行为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本文认为,公司内部治理是一种制度保障,公司外部治理则是对约束社会责任的一项制度响应。社会责任不断深化,公司治理也必然在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产生了由内部治理向外部治理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内部审计外部化,又称内部审计外包,指企业管理层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实施。内部审计的外部化表现为:(1)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协凋和配合;(2)内部审计业务由企业外部的民间审计组织或其他咨询服务机构全部或部分承担。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质是内部审计主体的外部化,不是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在外部审计人员看来,内部审计只是一种范围性概念,且其内容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对内部审计进行外部化,内部审计并不会被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取代,因为内部审计外部化与外部审计(社会审计)有着较大不同,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相似文献   

19.
现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治理也因此变得日益重要起来。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股东新文化的出现与发展,公司治理机制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是企业经营者、投资者、执法者和立法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相关概念分析入手,论述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认为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和发展中具有防范风险、有效监督、评价与鉴证、挖潜增效以及成为经营者管理决策得力助手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