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是旅游的前提。但是,在现阶段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而盲目开发的现象。环境侵权损害频发,旅游质量下降,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预防和解决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侵权问题,使自然环境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侵权的概念和特点入手,针对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侵权的客观事实,从侵权主体的角度对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侵权的具体表现进行阐述,并从直接与替代责任形态、单独与共同责任形态、单方与双方责任形态的角度,讨论了环境侵权后的责任承担,以期对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侵权的事后救济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著作权纠纷,使网络侵权和合理使用的法律边界问题成为知识产权法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备受争议的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说起,认为其使用影片相关画面和场景的行为,应属合理使用的范畴,而不构成著作权侵权。我国应完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相关立法,以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网络作品的侵权与合理使用的法律界限。  相似文献   

3.
张沙琦 《企业导报》2012,(19):146-147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博逐渐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它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我国现有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体系提出了挑战。本文在阐述微博作品著作权侵权纠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微博作品的著作权认定,分析了微博作品著作权法律保护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微博作品著作权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岚 《城市问题》2012,(6):47-50,55
讨论了与城市建设关系较为密切的建筑作品的权利归属、修改权以及复制权等问题。认为为避免纠纷,设计方与建筑所有人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建筑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及修改权的行使等内容;对于建筑作品的抄袭问题,建筑作品复制的概念应限于从立体到立体的再现过程,对复制侵权的认定宜采用分解分析法,并且侵权的法律责任形式应主要采用改建和经济赔偿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相邻环境侵权为相邻妨害与环境侵权概念的交叉部分,具有主体范围扩大、毗邻新解、内容丰富的特征。相邻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以违法侵害行为、侵害事实、侵害行为与侵害事实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无过错责任为构成要件,其法律救济包括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两方面。目前,行政救济机制有待完善,司法救济中需适当放宽诉讼主体资格的限制,应根据生存权的优先性、纷争的地域性、不动产利用的先后关系、损害的回避可能性来确定容忍义务,拓展侵权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6.
罗逸宁 《现代企业》2020,(4):111-111,107
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效率,为社会大众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近年来国内有个别不法分子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侵犯他人著作权,抄袭、盗用受到现行法律保护的个人智力成果,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体系必须进行结构性优化改良,针对新出现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侵害他人著作权的行为进行立法限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明确划分法律责任主体,增设必要的罪名以应对现行著作权刑法面临的刑责主体多元化的挑战,及时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构建完善的著作权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沈济泽 《中外企业家》2009,(18):186-187
合理使用起源于国外,是著作权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秉承了知志产权法的利益平衡传统,通过对著作权所有者权利与作品使用者权利的权衡,使社会精神财富得到流通与发展。而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还有着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我国法律实践中也有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8.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平台,其优越性远远高于其它媒介。然而由于微博的匿名性,在"人人皆作家"的微博时代,其为侵权制造了机会,尤其是在著作权领域。本文针对我国尚未完善的网络侵权法律制度,从微博的著作权出发,为我国的法律建设提出浅显的建议,以提高人们对网络著作权的敏感度,从而保护自己在网络时代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商业秘密因其有别于一般财产权以及传统知识产权的特性,使得对商业秘密侵权的救济方式、模式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我国目前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与侵权救济制度已初步建立,但仍有亟待完善的薄弱与缺陷。通过对美、德、日等国的商业秘密侵权救济制度的浅析,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侵权救济的建议。一、商业秘密的概念与构成要件(一)商业秘密的概念商业秘密(Trade Secret),又称营业秘密(Business Secret)、秘密信息(Confidential Information)、工业秘密(Industrial Secret)等,这一法律概念源  相似文献   

10.
高俊英 《价值工程》2012,31(11):298-299
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环境侵权越来越频繁。救济环境侵权损害的权利需要理清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我国理论界对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颇有争议,从我国关于环境侵权构成要件的立法趋势、环境侵权的归责原则以及环境法的发展来看,抛弃"行为的违法性"之一构成要件是大势所趋,同时对其他要件也要予以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1.
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的总称。从法律责任的本质上讲,法律责任是国家对违法行为所作的否定性的法律评价,是国家强制责任人作出一定行为或者不作一定行为,补偿和救济受到侵害或者损害的合法利益和法定权利,恢复被破坏的法律关系和法律秩序的手段。审计工作也是实施国家法律并对行为效果承担责任的一种行政执法行为。既然有了执法行为就会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工作风险并相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这是审计监督职责及其执法义务的必然。执法工作不慎重的后果,即带来审计风险。从审计项目的指定立项开始到出具审计…  相似文献   

12.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由此引发的环境侵权问题时有发生.但我国目前的环境侵权救济理论中盛行的补偿性赔偿原则,却无法为受害人和受损环境提供全面充分的救济.将惩罚性赔偿原则引入我国环境侵权领域,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对内容的复制、转载更为便捷,由此带来著作权侵权问题.本文以"今日头条"这种聚合类新闻媒体为例,分析深度链接行为侵害著作权的侵权认定标准,从法律途径和非法律途径两个方面指出具体的维权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何嘉欣 《现代企业》2020,(3):114-115
一、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理论缘起著作权合理使用是指非著作权人未经著作权人的允许而以某种合理的方式使用其作品。这种法定规则之下许可机制之外的非侵权性作品使用,是著作权法二元结构的典型。它通过规则的建立便于作品许可机制之外的非侵权性利用,划分了著作权人的权利边界与使用行为的合理存在空间,明确了著作权法对于作品自由使用的空间,从而鼓励著作权人之外的主体对于作品的使用,以实现著作权法的促进作品传播创作。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不当得利的概念、理论依据以及不当得利返还在著作权侵权赔偿中存在的意义及其地位,剖析了不当得利返还在我国著作权侵权赔偿立法制度上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董格格 《河北企业》2023,(6):142-144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国网络图片著作权钓鱼式维权案件也频繁发生。网络图片著作权钓鱼式维权案件的频发不仅浪费司法资源,而且会扰乱图片市场秩序。其主要原因在于网络图片著作权钓鱼式维权案件诉讼成本低、获利高以及网络图片侵权人的法律意识淡薄等。有必要从完善著作权登记制度、增强公众著作权合法维权意识、提高著作权侵权诉讼成本等方面考虑,完善我国互联网图片著作权司法保护,促进图片市场正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的文学创作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从笔尖转到指尖。正是因为这种的创作的便捷性、门槛低,信息泛滥化,网络文学发展迅速。同时,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网络文学侵权行为屡见不鲜,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大量的作品被肆意转载、抄袭。面对这些现象,传统的文学著作权的保护机制已经失去了效力,为了保护网络著作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和激励其创作欲望,有必要制定法律去建立网络文学著作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济》2013,(3):185-188
医疗责任保险是侵权责任法从矫正正义发展到分配正义后的产物,其功能有二,即分散医疗机构的医疗损害责任和应对医疗纠纷。《侵权责任法》的施行导致医疗机构的医疗损害责任加重、举证责任加大,从而使其面临的诉讼压力增加,从而影响到我国医疗责任保险模式的选择。为应对《侵权责任法》的施行,我国应当实行强制性的医疗责任保险,并且商业险不应作为主流,而是应当强调其公益性。并应当将医疗责任保险置于救济病患的制度综合体中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高校中发生的体育伤害事故的处理仅片面而简单地作为伤害事故处理,以至于发生在高校中的体育伤害的处理争议不断,其实这是我国对高校中体育伤害事实认识不清晰所导致的。文章通过法律规定对其高校体育运动中发生的伤害事故进行系统的分析,理清高校法律关系从而运用相应法律进行调整,损害行为严格依据侵权法的行为构成要件,归责原则上过错责任在高校伤害事故中应占主导地位,严格依据法律评价运动损害行为,同时明确高校运动损害的免责事由建议。从而在理论与现实层面改变高校体育伤害事故中法律适用简单而混乱的局面,为高校对于发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伤害有更公正的处理方式,同时也为国家在制定关于高校体育运动侵权法律规定时提供系统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案件层出不穷,高空抛物侵权责任主体的确定是立法和司法中的热点和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采用过错推定原则,将建筑物全体使用人推定为有过错,在无法自证没有抛物行为的情形下,所有建筑物使用人必须承担补偿责任.这一规定导致无辜公民替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后果.确定高空抛物侵权的责任主体,需要公安机关加大侦查力度,对高空抛物侵权行为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同时建立商业保险救济机制,以建立公平合理的高空抛物侵权责任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