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校与银行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的两个重要角色,双方权利、义务的配置情况是影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落实程度与实际效果如何的一个关键问题。河北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发展历程表明,银行与高校之间的权利、义务配置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整的核心内容。要实现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公正、合理配置高校与银行的权利、义务,平衡双方权益与责任。  相似文献   

2.
宋晓云  沈琪 《金融与经济》2013,(2):53-54,19
美国联邦助学贷款制度推行多年,期间也经历过拖欠率高达22.4%的时期,但是随着联邦助学贷款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已然成为多数美国学生完成学业的最佳选择。本文通过浅析美国联邦助学贷款中的信用保障制度,更将之与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建立相联系,论述完善我国个人征信认识特别是提高大学生的征信认识的必要性,从而促进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国家对助学贷款的政策调整说起,在深入分析了助学贷款的风险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0年9月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实施以来,浙江省助学贷款业务得到了实质性发展,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措施,尚需我们不断去完善.  相似文献   

5.
助学贷款是国家针对贫困学生入学难问题而出台的一种贷款政策,是金融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它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两类.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贷后违约现象、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高等院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推行国家助学贷款这一政策,2004年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贷款政策、实施机制、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和完善,建立了以风险补偿机制为核心的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新机制.新政策、新机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风险,提高了银行为贫困生提供贷款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助学贷款这项下作的持续发展.同时,各相关部门,如学校、银行等也在新政策、新机制的指引下,加强了助学贷款的管理,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但是一些固有顽疾依然存在,没有得到彻底遏制,诸如贷后违约现象.  相似文献   

7.
曹协和 《南方金融》2004,(10):43-45
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性是实现这一战略实施的重要条件和环节。本文在分析了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国家助学贷款运作机制应坚持的原则以及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助学贷款旨在运用信用手段支持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对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深远意义。本文在总结近年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政策实施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并提出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银行与银行博弈结构下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以致银行风险大——银行惜贷严重已不容忽视。全面认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风险,保障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来研究我国助学贷款:即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较易忽视的银行与银行这对主体间利益博弈所存在的风险成因入手探讨,得出现行国家助学贷款要走出困境需采取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尹珂 《济南金融》2005,(11):65-66
(一)加大宣传力度,使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落到实处。目前有些高校借款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规定理解不透彻。从而导致操作偏差,甚而出现欠款情况。对此,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协作、配合。加大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规定的宣传,尤其是对新老政策区别的宣传,以防止学生产生误解。今后,有关部门可着力研究建立助学贷款网络查询系统,通过与学校网站连接,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查询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动向、银行贷款程序、还款额度及时限等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困学生对政策不了解而发生的违约现象,提高助学贷款业务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