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一、合同履行应当遵守的原则合同履行是债务人通过完成规定的义务,使债权人的合同权利得以实现的行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履行应遵守以下原则: (一)全面履行原则《合同法》第60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该款规定了全面履行原则,即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标的及其质量、数量及方式在约定的履行期限、地点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其行为就构成违约,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
不安抗辩权是抗辩权的三大主体之一,它指的是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一方在先履行合同义务的时候,发现后履行一方不愿意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履行合同时,先履行合同方可根据不安抗辩权制度暂时中止履行,并且要求对方在相应的期限内提供必要的资金或权利担保.如果对方没有在相应的时阃内提供适当的担保,先履行一方可以在不经过对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当方面解除合同.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设立是为了防止部分非法分子存在欺诈心理,杜绝合同欺诈、保障交易安全、实现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先履行方在发现对方当事人存在丧失商业信誉的情况发生时可以实行不安抗辩权,本文就不安抗辩权制度中丧失商业信誉的判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蓝海 《中国外资》2010,(20):223-223,225
不安抗辩权是抗辩权的三大主体之一,它指地是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一方在先履行合同义务的时候,发现后履行一方不愿意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履行合同时,先履行合同方可根据不定抗辩权制度暂时中止履行,并且要求对方在相应的期限内提供必要的资金或权利担保。如果对方没有在相应的时间内提供适当的担保,先履行一方可以在不经过对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当方面解除合同。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设立是为了防止部分非法分子存在欺诈心理,杜绝合同期诈,保障交易安全,实现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先履行方在发现对方当事人存在丧失商业信誉的情况发生时可以实行不安抗辩权,本文就不安抗辩权制度中丧失商业信誉的判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方艳  方方 《理财》2001,(10):34-34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纠纷,是指行为人有履行或基本履行合同的诚意,只是由于客观原因而未能完全履行合同而形成的纠纷。区分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两者界限的关键是行为人的主观目的。行为人是以骗取财物为目的,还是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而获得经济利益。而要判断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必须从主体资格是否真实、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有无履行合同的行为、违约的原因及违约后的表现等几方面进行判断。#$主体资格是否真实,是否采取了欺骗手段利用合同…  相似文献   

5.
赵东清 《中国外资》2013,(13):77+79
合同的法定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以后,没有履行或没有履行完毕以前,当事人一方行使法定的解除权而使合同效力消灭的行为。把合同解除看作一种违约救济措施更符合合同解除的实际状况,而且更有利于对非违约方利益的及时保护,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滥用解除权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秀霞 《金卡工程》2010,14(6):64-65
国际贸易实务中违约不可避免,损害赔偿与实际履行何者更有利于保障非违约方的利益及应将何者作为主要的救济手段,理论界一直存在分歧,各国立法也尚未统一。本文从两大法系以及国际公约的角度,通过分析针对实际履行所作的不同立法规定及原因,剖析实际履行的价值以明确其在违约救济制度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刘志芳  李芳 《金卡工程》2010,14(5):73-74
在合同法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有助于弥补补偿性赔偿制度的局限性,并有利于充分维护合同守约受害人的基本权利,惩罚恶意违约方,进而达到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交易秩序的作用。因此,在违约责任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应注意其适用的主客观要件,并且其适用范围主要为恶意、欺诈违约行为、事先约定惩罚性损害赔偿、特殊合同关系等情形。  相似文献   

8.
合同法调整的是交易双方的契约关系,在利益的取舍上要遵循基本的经济规律,但在守约方没有受到财产损失,而违约方却获利的情形下,现有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以公平价值为依托,无法提供充分的补偿.以法经济学为研究视角,从经济学成本—收益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违约获益赔偿责任将传统损害赔偿责任的起点从守约方的损失转向违约方的获益.通过考察论证违约获益赔偿责任的正当性,追索效率与公平的协调机制,对违约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安排作经济的分析,并以此为契机,规范相应的制度设计,弥补传统违约救济局限性,完善我国违约赔偿责任体系的救济功能及途径.  相似文献   

9.
财务契约的不完备性使其更接近所谓的纯粹自我履行契约。本文在理论上论证了资产专用性沦落沉没成本和声誉资本的贬值是对财务契约违约者的私人惩罚机制,同时也构成了缔约者的私人履约资本。因此财务交易包含的资产专用性和交易主体的声誉是构成财务契约自我履行的基础,也是决定财务契约自我履约范围的关键因素。随后,本文以由MBA和MPAcc学员为被试对象进行一项实验,检验了资产专用性、交易主体的声誉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财务契约自我履行促进作用的理论假说,同时也检验了在相同条件下良好的法律环境有助于促进财务契约自我履行。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财务契约自我履行的机制提供进一步的检验证据的同时,也为促进我国企业财务契约履行效率、治理财务契约冲突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先期违约亦称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订立以后,履行期到来之前,一方表示拒绝履行合同的意图,由此在当事人之间发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倪凌军  施晓 《金卡工程》2010,14(8):165-165
在合同法律关系中,因对方的违约而受到损害的一方应当怎样获得救济,历来是合同法的基本问题之一。大陆法系国家通常将实际履行作为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要方式,而英美法系国家对实际履行的适用做出许多限制,更多的是法院通过适用赔偿金制度予以救济。《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关于一方违约时提供给另一方的救济方法兼采了大陆法系与英美普通法系的合同法原则。  相似文献   

12.
违约金作为一项传统的制度,在保障合同履行、维护交易秩序方面具有其它责任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对其性质的界定仍有分歧,本文在对两大法系国家违约金性质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违约金的性质应当以赔偿性为主、以惩罚性为辅。  相似文献   

13.
借款合同的担保,是指借款合同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经双方协商采取的促使一方履行合同义务,保证他方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手段。它是保证借款合同履行,避免或减少贷款风险,维护债权人利益的一种法律制度。借款合同的担保源于债的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14.
保险业发源于西方,世界上第一份具有现代意义的保单于1384年在佛罗伦萨诞生.这张保单承保的是一批从法国南部阿尔兹运往意大利比萨的货物,保单中有明确的保险标的和明确的保险责任等.在西方保险业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因为欧美各国的发展进程及国情不同,其保险理赔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英国 英国法律将保险合同定义为"被保险人同意给付保险人一定的保费,而保险人则在发生保险事故时对被保险人遭受的损失给予补偿的合同".英国法律将订立和履行保险合同定性为最大诚信.《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保险是最大诚信.海上保险是建立在最大诚信原则基础上的契约,如果任何一方不遵守最大诚信原则,他方可以宣告契约无效."  相似文献   

15.
一、必须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所赋予的职责,恪守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所出具报告书内容和数据的合法性和准确性负责。 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并以有关的协议、合同、章程作为处理业务的依据。遇有协议、合同、章程不完善时,应当与委托人充分研究,求得合情合理的解决。 三、必须保持应有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依法独立执行业务,不受任何干扰,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贯彻平等互利原则,维护投资者和有关各方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6.
王珊 《金卡工程》2009,13(10):40-40
不动产居间合同通常是由中介公司单方事先拟定,以实现交易的定型化、频繁重复的需要.法院在审理格式条款的效力时,应当对居间人以及委托人双方的权利多方面考量,以寻求契约自由原则与利益平衡、契约正义之间的制衡.  相似文献   

17.
杨松林  陈利民等 《理财》2001,(11):12-12
《中州审计》第5期刊登的“基建审计案”,笔者认为就是一个如何解决好法律间衔接问题的典型案例。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类似问题,我们谈以下几点看法。一、审计监督制度与合同履行原则二者是有机的统一,密不可分作为国家高层次综合经济监督的审计监督制度和合同履行原则都是我国法律规定的重要法律制度。二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审计机关依法作出的审计决定具有法律效力,而合同履行原则是当事人履行合同债务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包括适当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经济合理原则及情事变更原则,是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的重要原则。在…  相似文献   

18.
工程保证担保是担保人应工程合同一方(委托人或被担保人)的要求,向另一方(债权人)做出书面承诺,当委托人或被担保人不履行合同或支付义务以使债权人遭受损失时,担保人在一定期限内、一定金额内代为履行合同或支付义务的一种工程保障机制。担保公司开展这一业务,从而建立和完善工程履约保证担保体系,规范合同主体的履约行为、制裁违约行为、保护守约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建设工程顺利进行,避免拖欠工程款,使建筑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丽云 《金卡工程》2010,14(3):104-105
在合同制度中,《合同法》不仅仅在合同的生效要件中确立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更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对当事人的履行行为进行了规制。如果当事人没能严格得按合同的具体条款来履行义务或行使权利,合同只能是一纸空丈。仲裁制度也是如此,当事人根据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或仲裁员仲裁的过程,就好比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合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求仲裁机构或仲裁员严格依照原仲裁协议中所约定的仲裁程序,还必须严格依据约定的仲裁法律对案件进行裁决,否则,原先的仲裁协议也将变得毫无意义。而法律对仲裁的实体和程序审查就如在仲裁协议中当事人的主观意愿与仲裁裁决之间架起的两座桥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基金运作形式会有不同的分红要求,其中,契约型基金的契约性决定了分红与否和分红方式都应由基金合同约定。如果基金管理人没有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实施分红应当承担返还管理费用的责任,原则上还对应分而未分红部分资产的投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在契约型基金一统天下的中国,契约精神的缺乏成为导致基金违约的根本原因,应当根据中国契约精神缺乏的文化背景改革中国基金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