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狄克春 《现代金融》2023,(4):36-41+35
由于我国虚拟货币政策有所保留、文义本身抽象等原因,行政监管、司法实践对政策理解执行不尽统一,社会公众也存在诸多困惑和误解。当前我国虚拟货币行业监管要点可以概括为:允许持有、风险自担、限制交易、禁止经营。因此,虚拟货币不是违禁品,但也不全都属于虚拟商品,其交易行为并不当然无效,一般不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应运场景的不断扩展,据此开发的各种虚拟货币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因其交易的匿名性、跨界性、虚拟性以及不可追溯性,为犯罪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他们通过虚拟货币进行洗钱、贩毒、逃税、诈骗等违法活动,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极大危害。为此,本文从分析虚拟货币洗钱风险入手,通过重点分析虚拟货币交易特点、风险表现形式以及我国的监管实际,在比较国际虚拟货币洗钱监管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应对虚拟货币洗钱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3.
虚拟货币交易快捷方便、匿名性的特点被犯罪分子利用成为洗钱新手段.虚拟货币洗钱问题引起FATF及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我国禁止虚拟货币境内发行和交易,但境内主体仍通过互联网参与境外虚拟货币交易,而现行反洗钱运行体系对虚拟货币洗钱风险的有效控制仍有待提升.应借鉴国际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完善虚拟货币反洗钱制度,将虚拟货币纳入反洗钱监管;明确有关机构的反洗钱职责,督促其认真履行反洗钱义务,有效控制虚拟货币的洗钱风险.  相似文献   

4.
虚拟货币是伴随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新兴产物。它在提高发行人交易效率和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潜在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虚拟货币的相关风险,主要包括安全风险、进行非法交易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然后在分析我国虚拟货币监管状况和国际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加强虚拟货币监管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上比特币市价的一度攀升,虚拟货币交易进入了膨胀期,是郁金香泡沫重演还是真的发现了新大陆还需理性对待。面对虚拟货币交易中出现的诸多非法集资、欺诈等行为,世界各国均予以重视并不断出台及完善虚拟货币交易监管法案。本文以虚拟货币交易机制与背景为索引,分析近年来虚拟货币存在的犯罪行为及各国的针对性监管方案,并据此提出未来虚拟货币交易行为监管要素与方向,为虚拟货币未来交易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认知及思考。  相似文献   

6.
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兴起带来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行业的新纪元。非法定数字货币的大量使用与中央银行功能的发挥之间存在冲突,导致其发展面临瓶颈。各国监管机构纷纷明确比特币不具有法定货币的属性,本质上是可交易的虚拟商品。部分国家开始研究和推动发行法定数字货币。除比特币之外,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在各种商业模式的发展初期,监管机构不便表态,但是应该密切关注发展动向,防止监管套利,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虚拟货币交易以其便捷、高效和经济的特点在网络小额支付中被广泛采用,然而,其应用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文章概括了虚拟货币的定义、功能与特点,分析了虚拟货币在发行、流通等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并从明确监管原则、建立虚拟货币发行主体信用评级机制等方面就进一步规范虚拟货币市场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虚拟货币洗钱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国内外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较少,对虚拟货币洗钱手法也没有进行类型化总结.本文分析了虚拟货币洗钱固有风险的来源与特征,并对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的方法进行了类型化总结.虚拟货币固有风险主要源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安排和点对点交易方式.其固有风险的特点包括:匿名性可以隐藏交易主体身份,点对点交易可以规避监管,非面对面交易增加交易监测难度,交易无国界导致其容易游离于各国主权监管之外,交易方式多样便于隐秘资金链条.我国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的手段简单直接,并未刻意使用过于复杂的隐瞒、掩饰技术;而国际上常用的洗钱方法相对复杂和专业,包括暗网洗钱、混币洗钱、利用监管洼地洗钱、分层洗钱、金钱骡子洗钱五种.按照2019年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制定的国际反洗钱标准,一国或地区可以自主选择禁止或允许虚拟货币,如果禁止则必须有效打击,如果允许则必须有效监管.在政策层面,我国应当密切关注有关洗钱方法的变化,进一步打击非法交易所,以切断交易渠道;同时注意利用国际反洗钱合作机制获得国外合法交易所的反洗钱信息,以增强打击跨境虚拟货币洗钱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虚拟货币监管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货币在网络交易中表现出一些货币特征。本文根据我国虚拟货币的市场规模和流通方式,分析虚拟货币在流通与交易中存在的风险,借鉴美国和欧洲等国家经验,提出构建以虚拟货币发行厂商交易平台为枢纽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前,美国对于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监管实践主要针对虚拟货币(比特币等)或者数字资产(Libra),我们希望通过归纳整理与分析其现有的监管细则,形成对虚拟货币和数字资产监管的一些思考。美国作为全球虚拟货币交易大国,其任何监管政策动向均值得从业者研究和关注。美国监管部门密切关注虚拟货币和数字资产,并且逐步强化对其的监管,例如强化证券市场和虚拟货币在运营牌照、证券发行注册和税收等一系列层面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崔冬  万晨 《征信》2016,(10):62-64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迅速兴起。数字货币的使用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降低了成本,但其匿名性、跨区域的特点也为有效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从数字货币的国际监管举措入手,着重阐述英、美等世界主要国家对数字货币的监管做法和经验,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增值服务的增长,网络虚拟货币作为新的一种网络交易媒介,日益普及,成为网民便捷的支付工具,但网络虚拟货币给网民提供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带来挑战,睹博洗钱等不法行为愈演愈烈,影响网络虚拟货币的正常交易秩序,大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本文分析了虚拟货币可能带来的风险,提出加强监管网络虚拟货币的建议,以规范和引导网络虚拟货币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虚拟货币快速发展可能对我国金融运行造成的冲击,比较我国及美国、欧盟、韩国等发达国家在虚拟货币监管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建议我国应在虚拟货币立法、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完善虚拟货币监管制度等方面完善虚拟货币监管.  相似文献   

14.
王便芳  魏慧敏 《征信》2021,39(8):83-88
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其发行和使用对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探讨数字货币对传统货币、第三方支付以及国际贸易的影响,并论证数字货币承担货币职能的机理机制,提出未来应从创新监管方式、规范交易平台和实行许可证制度三个层面加强对数字货币的治理,以推进我国数字货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便芳  魏慧敏 《征信》2021,39(8):83-88
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其发行和使用对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探讨数字货币对传统货币、第三方支付以及国际贸易的影响,并论证数字货币承担货币职能的机理机制,提出未来应从创新监管方式、规范交易平台和实行许可证制度三个层面加强对数字货币的治理,以推进我国数字货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典 《河北金融》2022,(11):50-53
虚拟货币具有匿名性、交易便捷性、跨国流动性等特征,容易成为犯罪分子青睐的跨境洗钱工具。我国严厉整治境内虚拟货币交易行为,但也面临着虚拟货币跨境洗钱风险。从各国虚拟货币监管政策、跨境案件管辖权、调查和取证等方面分析看打击虚拟货币跨境洗钱活动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需要我国完善打击虚拟货币跨境洗钱犯罪协作机制,积极参与反洗钱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虚拟货币是通过网络系统以数据传输方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网上等价物1。虚拟货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也给社会经济和金融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在虚拟货币的内涵和发展条件基础上,分析与现实世界的关联虚拟货币的交易,并对虚拟货币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货币等新型数字化支付工具不断涌现。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研究、监管相对滞后,使其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洗钱活动,如何有效防范虚拟货币洗钱风险是理论界和监管层面临的难题。通过研究了虚拟货币反洗钱监管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分析虚拟货币面临的洗钱风险;在借鉴国外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我国规范、完善虚拟货币监管和防范洗钱风险做了深入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9.
网络虚拟货币不同于电子货币,对应的是虚拟社区的虚拟物品和服务交易.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其交易规模正不断扩大.网络虚拟货币的产生和存在,受到电子支付技术成熟、虚拟社区交易需要、免费微支付市场需求及监管法规滞后等条件的影响.其发展将对商业银行的支付服务边界和核心支付功能带来挑战,并可能侵蚀着央行的资产负债规模,挑战货币发行的垄断地位,因此,政府需加强其监管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虚拟货币的定义和分类,探讨虚拟货币对货币供求的影响,进而构建涵盖虚拟货币的新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及货币供给理论。本文认为,虚拟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其与现实经济的联系以及与现实世界货币(传统货币和电子货币)之间的互动关系,虚拟货币对现实世界交易性货币的替代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如果将虚拟货币确认为非货币,则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方向和大小取决于虚拟货币的类型;如果将虚拟货币确认为货币,则会直接导致狭义货币乘数和广义货币乘数增大。基于此,本文讨论了虚拟货币发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就相关监管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