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物流》2004,(1):24-24
一个孩子一次偶然从同学那里偷拿了一本课本。拿给母亲看。他妈妈不但没有责罚他。反而夸奖了儿子。儿子受到了鼓励。又去偷了一件斗蓬向母亲请功。母亲果然很高兴。  相似文献   

2.
赌儿卖母记     
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唱出了无数儿女心底的情感,然而,有这么一个儿子,却丧尽天良地将生他养他的母亲骗卖给一个外地“光棍汉”。他,叫金得赉。本是苦命儿,父亲在未等他长大就去世了。母亲叫陈玉娈,她带着得赉过着孤儿寡母的艰辛生活,既当娘又当爹,屎一把尿一把,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儿子,你好吗?妈妈在千里之外,因你而内疚,因为妈妈自知是一个没尽到责任的母亲。你已经四岁了,四岁,本应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坐碰碰车、玩飞机、看老虎的年纪呵!而你,从来没去过什么公园,没坐过碰碰车……你的胆量非常小,甚至不敢同邻居小孩一起玩,他们都欺负你,说你没有爸爸妈妈。于是,小小的你总是少言寡语。儿子,也许在你的心目中,爸爸妈妈这样的字眼该是多么地陌生!儿子,妈妈欠你的太多太多,为了生活,为了有个好的生活环境,妈妈背起行李,同你爸爸一起南下打工。记得与你分别的那时,你才半岁,妈妈喂你吃  相似文献   

4.
被骗的喜悦     
知了鸣叫不休的一个夏日,是学生的暑期。上中学的儿子早想买一个新书包,妈妈便给了他100元钱。傍晚,儿子随落日一起回家的时候,妈妈没有看见他身上有新买来的书包,只见到儿子脸上多了几分平素少见的诡秘又欣喜的笑容:“妈妈,我做好事了!”儿子面颊上浮现出几分羞赧的神情,像少女般至纯可爱。这句久违了的“做好事”的说辞,似乎只是“学雷锋”那个年代才有的专用名词:“好啊,说说看。”妈妈放下手里的活计,听儿子道来。原来,他为了买书包逛到某商场门前,顺便在公用电话亭打了个电话。这时,一位中年妇女苦着脸走到了儿子面前:“小同学,能不能…  相似文献   

5.
一个小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而且因为疾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畸形,讲话时嘴巴总是歪向一边,还有一只耳朵失聪。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这孩子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看着嘴巴和舌头被石子磨烂的儿子,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练了,妈妈一辈子陪着你。”懂事的他替妈妈擦着眼泪说:“妈妈,书上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相似文献   

6.
忽然一笑     
白维纯 《审计月刊》2006,(5):F0003-F0003
秃与秀一日,秀才行路遇到一和尚,秀才问:“师傅,请教秃驴的秃字怎么写?”和尚答:“秀才的秀字歪歪屁股就成了!”不要等了绅士初次到伦敦,对警察说:“我和妻子各自走失了,要是她经过这里,你可以叫她等在这里吗?”警察:“可是我不认识她呀!”绅士:“呀!一点不错!我真没有想到这事,那你叫她不要等了。”母子对话一天,蚯蚓妈妈带着一群蚯蚓孩子在地上爬呀爬呀。这时候最小的蚯蚓孩子问蚯蚓妈妈:“妈妈,妈妈,爸爸去哪儿了?”蚯蚓妈妈说:“你们的爸爸跟着渔夫钓鱼去了。”新鞋莫里森买了一双新鞋却不穿。一星期后妻子问他:“你为什么还不穿那双鞋…  相似文献   

7.
有位妈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心态不好,遇到什么事总说:“太糟了!”小儿子心态好,遇到什么事爱说:“太好了!”孩子小的时候,妈妈带小哥俩去公园玩,不巧那天公园关门了。大儿子说:“太糟了!我怎么这么倒霉,我一来就关门!真气人!”一整天都闷闷不乐。小儿子却说:“太好了!我可以到别处去玩,也许别的地方会更好玩儿!”他跑到小树林里,又抓蛐蛐又看蚂蚁搬家,玩得兴高采烈。两个儿子长大了。大儿子找了个对象,他觉得媳妇这不好那不好,处处不如意,整天不高兴,后来离婚了;小儿子成了家,他觉得媳妇又好看又贤惠,小两口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两个儿子都是…  相似文献   

8.
李京 《乡镇论坛》2008,(6):34-34
经常带5岁的儿子到朋友家玩,可每次回家前他都跟朋友的孩子“依依不舍”,又哭又闹不肯离开,弄得我很尴尬。针对儿子这种表现,我想出了一条“妙计”。在一次要离开朋友家以前,我小声对儿子说:“再玩5分钟我们就该回家了。你已经长大了,是个通情达理的好孩子,如果你能有礼貌地跟阿姨说再见,她一定会夸奖你,会欢迎你再来的!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好吗?”听了我的悄悄语.儿子抬头正望见我期待、信任的眼神,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好!”我心中窃喜,“妙计”果然成功!  相似文献   

9.
<正>潜能与信念紧密相连,信念是潜能的基础和动力,潜能是信念的具体体现发挥员工潜能的前提条件是合理的薪金待遇、健康可行的发展远景目标、良好的运营机制、融洽和谐的工作气氛最近有篇报道,说一位年轻的母亲趁三四岁的儿子白天熟睡之际,到居住小区大门旁的超市去买食品,当这个母亲买完食品回来走到自家楼前时,看到儿子在阳台上哭喊而当儿子看到妈妈的瞬间就张着小手要妈妈,也就是在这瞬间儿子从十多层的阳台上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依苹妹妹:我是一位已过而立之年的打工嫂,来自四川重庆。四年前与丈夫感情破裂,于1995年南下打工。后来丈夫来了几封信,请求我的原谅,看在儿子的份上我再给了他一次机会,回到了家乡。谁知,回到他身边不到一个月,他比以前对我更凶。当时我好想一死了之!儿子苦苦哀求,他还那么小不能没有妈妈。后来我想到了法律,当我向法院起诉时他不离了。去年三月我再次南下,想用时间来愈合  相似文献   

11.
《英才》2013,(1):12-12
操场上,两群孩子在比赛用石子击玻璃瓶,击准的队得1分,一共100粒石子。这时候,一位妈妈带着眼盲儿子走过来,妈妈问:"可不可以让他和你们一起玩?"比分已经领先队的队长抢先欢迎,盲儿高兴极了,但他第一次就失手了,第二次再次失手,两队比分已经拉平。妈妈不好意思地想带儿子退出,孩子们留住了他。两队把所有石子都拿到了他手中,他每扔出一颗石子,大家就喊"左一点"或"右一点",不断帮他纠偏。  相似文献   

12.
店里装修,请了几个木匠,其中有一个19岁的男孩,是外地来打工的。男孩话不多,只是干活。别的师傅中午都能回家吃饭,他却没有去处。善良的母亲就让他中午和我们一起吃,他觉得特别不好意思。吃饭时,母亲开玩笑地说:“我没有儿子,你就给我当干儿子吧。”他的脸红了一下,居然真的叫了一声“干妈”。此后几天,他都是在我家吃午饭,有时晚饭也留下来一起吃,偶尔会喊一声“干妈”,然后又埋头干活。完工那天,他来向母亲告别。母亲送给他一件衬衫,男孩感激地看着母亲,说了声“谢谢”,就走了。2个月后的一天,男孩突然来到店里,手里拎着一塑料袋活鱼。他…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味道鲜美有位歌星打算送给他母亲一件生日礼物,并且一定要超过他的兄弟和其他任何人的礼物。他得知有只神妙的鸟能唱出十多首歌后,便立即以高价买下,然后托人带给他母亲。母亲生日的第二天,他便给家里打电话:“您觉得鸟儿怎么样,妈妈?”母亲答道:“味道确实很鲜美,孩子。”认不出来老张是游泳教练,训练中习惯指手划脚大喊大叫。一个休息日,他在市里的广场中见到了他指导的一位女游泳队员和她的男朋友挽着手走过来,并点头向他微笑致意。还没等女队员向他打招呼,便隔着老远指着大喊道:“哎呀!小丽,你穿上衣服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了!”女队员脸红,…  相似文献   

14.
暮鼓晨钟     
郑翼 《人力资源》2013,(4):94-95
将孝心藏在背后有这样一个儿子,经商发财成了大款。他母亲老了,牙齿全坏了,于是他开着车带母亲去镶牙。牙科诊所的医生诊断后,开始向他母亲介绍贵贱不等的各种假牙,可他的母亲生活一向节俭,只要了最便宜的国产假牙。医生看着穿戴奢华的大款儿子,耐心地给他比较不同价格假牙的质量优劣,可是令医生非常失望的是,这个看似大款的儿子却无动于衷,只顾着自己打电话、抽雪茄,根本就不理  相似文献   

15.
无言之爱     
陈非子 《乡镇论坛》2008,(24):M0002-M0002
这是一个犯人和他母亲的真实故事。探监的日子到了。一位贫困山区的母亲,一路上坐驴车、汽车,鞍马劳顿,几经辗转,来到监狱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那些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这位母亲给她儿子的只是一包用白布包裹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母亲全都嗑好了,没有皮,在探监室里还散发着灶台上的香味。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包葵花子,手不停地颤抖。  相似文献   

16.
<正>前言——前阵子,看了《孔雀》这部电影,讲的70年代的一个普通家庭的人生故事,里面有个镜头让人印象十分深刻:过年了,母亲把一包糖果拿出来,坐在桌子边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睁大了眼睛,盯着妈妈手中的糖果包,母亲开始小心的数糖,一个个仔细的数好均分给她的三个孩子,母亲的神情是幸福而安详的,十七八岁少男少女脸上荡漾着欢乐和喜悦!那只是一包很普通的水果糖,而在那个灰色的年代,却是平淡生活中难得的调剂品……  相似文献   

17.
儿子是吾师     
儿子4岁半,圆脸亮眼,头发乌黑。因他诞生于一个晴朗的早晨,便取名为朗。儿子显然不是我的复制品。他比我长得帅气而无我身上的呆气木气,他脑袋聪颖而无我的粗笨和愚钝,他尽管已学会了背诵“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但吃蒸馍的时候却要剥皮。儿子2岁时上了幼儿园。一回从幼儿园归来,啼哭不止。问其故,他抹着泪说:老师说我姓安!我问姓安有什么可哭的,儿子说:妈妈姓杨,舅舅姓杨,外公也姓杨,为啥不让我姓杨而让我姓安?我也要姓杨。我与妻都笑了,我说孩子随父姓是老祖先留下的规矩。  相似文献   

18.
当他还在川东的那个闭塞的小山村做着少年的梦想时,雷圣荣是怎么也想不到,他会有今天的。文革期间,身为部队干部的父亲被污为走资派,全家人被赶出了部队大院。雷圣荣和母亲弟妹们一起,被下放到川东一个相当落后的小山村,在那里,雷圣荣走过了他的少年时代。“由于我是走资派的儿子,是黑后代,一度还被剥夺了学习的权利。为了能继续学习,母亲让我更名换姓,到另一个村子里去上学。”回忆起那段往事,雷圣荣不胜唏嘘。他把那段日子形容为  相似文献   

19.
《英才》2005,(3):98-98
郭为最吸引她的,是“成熟、有思想”。推开教室的门,曾涛一眼就看到了自己可爱的儿子,每周五,她都会到学校来接儿子。“你看你看,他妈妈来接他了!”教室里其他的孩子交头接耳,兴奋  相似文献   

20.
鲁夫 《人力资源》2005,(13):76-77
王尉军是煤气公司一位普通的班长.1980年,当他成为煤气公司一名员工时,父亲说:"记住啦儿子,你爸可是60年代的劳模啊!"王尉军说:"放心吧爸爸,我一定好好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