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20日,青岛仲裁委员会换届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会议在全面总结第四届青岛仲裁委员会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目标任务。青岛仲裁委员会将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对标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际知名仲裁中心,紧密结合青岛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全面实施“打造一个主体、建设两支队伍、  相似文献   

2.
2014年,青岛仲裁委员会全年解答咨询1.2万人次,受理案件无差错,100%当日立案,市内和崂山区、城阳区仲裁文书直接送达率同样为100%,协助当事人进行财产和证据保全53件。全年受理各类纠纷2721.起,涉案标的额32.3亿元,争议标的额18.5亿元。案件调解和解率69%,1个月内结案率59%,平均结案天数为40天……青岛仲裁大步走在打造国际知名仲裁机构的路上,走过2014,走进2015。  相似文献   

3.
钟合  杜永健 《走向世界》2014,(46):68-72
10月17日,由青岛仲裁委员会、橡胶谷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主办,青岛仲裁委员会化工橡胶行业调解仲裁中心、青岛橡胶谷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国际仲裁论坛在青岛举行。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军出席论坛并致辞。  相似文献   

4.
马东晓律师:北京大学法律专业硕士,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中国科技法学会理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理事、国际设计联合会大中华区分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联合导师、国家律师学院兼职教授、青岛仲裁委员会仲裁员。1998年被司法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5.
庄建青 《走向世界》2014,(34):52-56
怎样将青岛的海事海商仲裁工作发展起来,与蓝色海洋经济发展相一致,是我们面临的课题。蓝色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化的海事海商仲裁机构的保障与支持,山东有着大量的海事海商人才资源,但缺少这样的仲裁机构,如果能够把海事海商仲裁发展起来,在当事人选择仲裁地和适用法律的时候,不会再去盲目地选择。  相似文献   

6.
王茜 《中国集体经济》2013,(10):104-105
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础,当双方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发生争议时,如何认定其效力关系到整个仲裁程序能否启动和顺利推进。然而我国立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于仲裁协议效力认定机构的规定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本文针对其不足,从仲裁委员会,仲裁庭的构成、职能和性质着手,分析仲裁庭理应成为认定机构之一的必要性,并按对仲裁协议效力发生争议的不同时间阶段,分别设置相应的认定机构。  相似文献   

7.
林一飞 《特区经济》2006,(4):295-296
仲裁协议对仲裁协议仲裁机构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在实务中经常遇到。有关仲裁机构的不明确约定对仲裁协议的效力形成挑战。本文结合实务,基于大量案例,对仲裁协议中经常出现的有关仲裁机构的约定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临时仲裁是仲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机构仲裁而言,这种仲裁形式具有灵活性、便捷性、经济性等优点,更能满足当事人私权自治的急迫需要。目前我国还不承认临时仲裁制度,对我国仲裁发展存在负面影响,在海事仲裁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当今国际海事纠纷仲裁,绝大部分采取临时仲裁的形式,与我国仅设机构仲裁形成鲜明对照。随着我国与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我国仲裁制度也应与国际惯例或者国际通行规定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之争实质上来源于《仲裁法》第14条的模糊化规定.目前理论界有四种观点:“事业单位法人”说、“社会团体法人”说、“民间组织”说以及“非营利机构”说.笔者认为,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将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界定为非营利机构,这样既符合我国仲裁机构与行政机关相脱钩的改革方向,又能很好地与国际上的仲裁机构相接轨.  相似文献   

10.
仲裁ABC     
碰到生意场中的朋友,一个经常的话题总是“经济纠纷怎么办?”,“打官司,实在气闷,一审二审下来,就是一年半载。”或曰“申请仲裁嘛!”但是,什么中仲裁?仲裁是哪些好处?怎样申请?……,面对一连串的问题,人们又是一头雾水,看来《仲裁法》的宣传真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委”)是一个主要以仲裁的方式,独立、公正地解决国内外经济贸易等争议的常设商事仲裁机构,设立于1956年4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设立的涉外仲裁机构。日前,贸仲委在香港设立的分支机构——贸仲委香港仲裁中心在港举行了挂牌开业仪式,就近为香港等区域的当事人提供贸仲委的仲裁服务,受到了业内各界的广泛关注。贸仲委香港仲裁中心是贸仲委在境外设立的第一家分支机构,该中心的设立是贸仲委“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也是贸仲委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举措,标志着贸仲委仲裁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王欣  王勇森 《走向世界》2014,(42):34-4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作为企业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凸显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日前,作为"中欧新知识产权合作项目"2014年活动之一的中欧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圆桌会议在青岛举行。本次会议由青岛仲裁委员会和中德生态园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中欧知识产权专家、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机关与仲裁机构代表,以及欧盟成员国投资企业代表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对加强中欧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贺浩忠 《浙江经济》2005,(11):61-62
与机构仲裁相比,临时仲裁具有灵活性、费用低和速度快的特点。临时仲裁制度不但在许多国家已经实行,而且被联合国《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所确认。  相似文献   

14.
于洋 《辽宁经济》2011,(12):50-53
在现代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中,仲裁作为一种独立解决纠纷的方式,日益得到争议双方的认可并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与传统的机构仲裁相比,临时仲裁以其自主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等优点得到了多数国家的认可,并在立法实践中予以明确。本文从临时仲裁的概念入手,结合我国当前的仲裁实践,对临时仲裁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在规范仲裁员制度、保障仲裁裁决的执行和加强仲裁监督三个方面对临时仲裁制度的构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以及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化,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出上升趋势和新的特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并不适应今日形势之需要,如强制仲裁、仲裁时效模糊,裁、审机构适用法律不统一等缺陷日益突出。因此,对于现行劳动争议中偏离仲裁本质属性,与国际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脱轨,与世界各国通行做法相去甚远的某些缺陷,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传统理论与实践都认为,国际商事仲裁的基础是书面仲裁协议,但是随着国际社会与国际交往的发展,在仲裁领域已经开始出现了强制性仲裁。强制性仲裁的出现,对于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发达国家通过投资条约及其他国际条约日益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再加上发展中国家日益加强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度,强制性仲裁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其所涉及范围也可能从投资领域扩及到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17.
仲裁委员会提醒劳动者,应当合法合理地提出自己的仲裁请求,并尽可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周成泓 《特区经济》2005,(12):79-80
证券仲裁,是指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有关证券的合同权益争议或其他财产权益争议,依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由其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裁决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即在劳动争议的仲裁活动中,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及其仲裁人员和仲裁活动参加人必须遵守的次序、形式和方法。现行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主要是南劳动争议处理法规和规章确认的仲裁活动的次序、形式和方法,它在劳动争议处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20.
Lisa 《走向世界》2012,(23):38-39
作为青岛国际帆船周打造的自主品牌赛事,“市长杯”威海-青岛国际帆船拉力赛、“鲁商杯”青岛国际帆船赛、青岛国际OP帆船营暨帆船赛三大国际帆船赛事以及2012全国帆板精英赛,将扬帆浮山湾,成为2012青岛国际帆船周期间最吸引眼球的海上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