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2.
金融资源错配导致生产率损失严重,而中国所有制歧视所致的金融资源错配不仅存在于不同的所有制企业,还存在于国有部门内部企业。基于 ACF 方法所估计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国有企业要小于非国有企业,然而国有企业获得的信贷资源却高于非国有企业,信贷资源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存在错配。并且,在国有部门内部,信贷资源依企业生产率而流动的能力也要显著小于非国有部门,信贷资源在国有部门内部企业间存在错配。同时,商业信用融资流入了生产率更低的企业,而企业的国有身份减慢了这一金融资源的反向流向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要素市场扭曲背景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动能的不足,构建省级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利用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的资源配置效应在缓解要素市场扭曲并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证实:要素市场扭曲背景下,数字经济的资源配置效应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提升作用;数字经济主要通过缓解金融、人才、技术三类要素市场扭曲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大企业样本中,数字经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据此,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关注要素市场发展,促进各类要素充分流动、重组和重构;根据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柔性化创建组织情景体系。 相似文献
4.
5.
边璐;庄小央;王嘉嘉 《会计之友》2022,(23):56-63
贸易战暴露出行业公共风险积聚成为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隐患。新形势下以防范行业公共风险为政府财政补贴逻辑出发点,探究政府补贴对战略资源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非线性影响,为风险消解诉求下创新补贴政策的优化提供依据。在财政补贴影响企业TFP机理基础上选取沪深两市战略资源的稀土上市公司2010—2020年面板数据,以门槛模型分析检验政府补贴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系统研究发现,基于风险消解提升创新的政府财政补贴政策实施下,稀土企业TFP表现为非线性变化,且进一步探究发现补贴政策具有双门槛作用差异,补贴强度处于[0.06%,0.11%]区间正向促进作用明显,大于0.11%时补贴显示出负向抑制作用。以公共风险下企业TFP的提升为导向,对补贴区间、补贴控制机制等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战略资源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地整治实施模式可划分为政府主导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型、农户主导型等几类。“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内各地使用包括新增费在内的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共安排各类项目12.42万个,整治规模1.66亿亩,总投资达到3275亿元。“十二五”期间,各地土地整治累计投入资金5500亿元。从国外来看,日本土地整治资金由国家、地方和农户共同筹措,荷兰由政府投资土地整治项目,法国采取补贴或减免税收等方式进行土地整治。国内外的土地整治项目多数由政府投资。国内外学者从产量、生态效益等方面也对土地整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较为少见。本研究基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提出一些问题并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2002—2016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贸易开放和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进而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FDI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验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且这种影响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贸易开放对东部沿海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FDI对中西部内陆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贸易开放与FDI的交互作用有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说明贸易开放和FDI的良性作用机制已形成;科技投入、物质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均有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会计之友》2017,(14)
人力资本结构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为了实证检验企业异质性条件下人力资本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制约与促进,文章以我国199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本模型的构建,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考查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类型企业中,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更高;四个维度的人力资本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促进效应的是知识人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基础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明显制约效应的是制度人力资本积累。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A large literature emphasizes that distortions misallocate resources across firms and are a key source of productivity loss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ynamic effects of distortions when they affect not only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but also firm-level incentives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I consider a setting where firms spend on innovation and thereby influence the evolution of productivity. When distortions are tied to productivity, firm-level innovation falls and the distribution over productivity becomes right-skewed. Quantitatively, TFP and average output falls and is amplified through the innovation channel. When distortions are uniform across firms, instead of correlated with productivity, the effects on TFP and average output are dampened.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04~2009年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高管控制权与企业资本扩张行为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证结果发现:高管控制权与企业的投资扩张及多元化扩张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当企业拥有充裕的现金流时,其正相关程度更大。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权较强的高管所实施的多元化扩张战略会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物化性技术进步与我国工业生产率增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物化于设备资本中的技术进步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变量。本文对Solow的时期性增长模型进行了扩展,并据此分析了物化性技术进步在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中的作用。研究认为,要保持我国工业的持续性增长,必须改进资本投资结构,注重效率资本的积累,加大对物化有最新技术的设备投入,这样既可以提高生产率,也可以缓解资源供给限制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但区域间发展并不平衡。根据分省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之间的回归分析,发现自然资源非但没有为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反而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陷阱,陷入资源的诅咒。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依靠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扩张效应,对已有的经济中心加强引导,发挥其引导示范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Jonathan P. Caulkins Gustav FeichtingerDieter Grass Richard F. HartlPeter M. Kort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2011,35(4):462-478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problem of a firm that, while producing a standard product, has the option to introduce an innovative product. The innovative product competes with the standard product and will therefore reduce revenues of the standard product. A distinction is made between innovative products that do or do not become even more relatively appealing as their market share grows (e.g., because of network externalities). It is shown that in the former case, which we call a “disruptive” good, history dependent long run equilibria can occur, which are in line with recent real life economic examples.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高增长模式的质量与动态效率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30年的强劲增长速度,年均增长率达到9.8%。中国经济高增长模式的质量和效率到底如何呢?为了准确分析中国的高增长模式,本文另辟蹊径,通过对配置效率和资本生产率公式的分解,从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国民收入分配、支出分配四个维度,分别考察了资本生产效率和体现经济增长质量的三个指标间关系及具体在中国的表现情况如何,试图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高增长模式在中国的运行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根据国外发展经验,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启动投资市场和资产证券化市场.尤其近几年,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更是加快了我国房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全面结合,而REITs作为目前最能够有效融合房地产、投资、资产证券化这三个市场工具,无疑成为备受关注和青睐的房地产金融产产品.但目前RE-ITS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对REITs定义比较混乱,尤其普遍存在房地产信托、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上市房地产公司和REITs概念的混淆问题.因此笔者在阐述REITs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集团公司物流资源整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集团公司物流资源整合是必然趋势。集团公司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资源整合,就必须将其下设各生产企业物流部门分离出来,建立独立的物流经营部或公司,并从体制上进行资产整合、人员整合及信息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9.
On the basis of a set of Input-Output tables we computed the European Net Product Possibility Frontier (NPPF) for the years from 1995 to 2011. During this period, several barriers to trade have been removed, allowing higher levels of trade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Subsequently, we propose a method to check whether the prediction to be derived from Comparative Advantages (CAs) theory, namely, a specialization pattern that allows to reach the NPPF, is verifi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As were not exploited well during the period considered and no positive trend emerged. The implication of our results is that there is ample scope for a coordinated policy aimed at improving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urther research on this topic seems to be necessary. 相似文献
20.
随着开放式基金品种的增加和基金公司规模的壮大,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实现经营目标,投资基金公司可以考虑通过合理的产品线设计,提升产品对基金投资者的吸引力。本文借助于产品线理论及设计方法,提出基金产品线选择的概念;通过收集目标投资者的偏好信息,建立一个基于投资者偏好的基金产品线选择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并结合混合联合分析法,给出基金产品线选择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