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地处我国中部核心区域,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和潜力,而物流金融作为一项创新服务,也逐渐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特征。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物流金融服务,文章在对郑州国际物流中心物流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发展物流金融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天津国际物流发展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区域地理、经济以及政策三个方面对天津国际物流的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在区域地理环境、区域经济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有利于天津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条件,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海港远离国际主航线,西部腹地经济规模偏小,环渤海地区港口城市竞争激烈等一些不利因素,这要求天津在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克服劣势。  相似文献   

3.
钦州保税港区将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成为中国-东盟合作及面向国际开放开发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文章运用SWOT方法对当前形势下钦州保税港区发展区域物流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钦州保税港区将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成为中国-东盟合作及面向国际开放开发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文章运用SWOT方法对当前形势下钦州保税港区发展区域物流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钦州保税港区将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成为中国-东盟合作及面向国际开放开发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文章运用SWOT方法对当前形势下钦州保税港区发展区域物流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地方动态     
《物流时代》2012,(8):16-16
7月4日,青岛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就促进物流业调整振兴、创新物流业发展模式、深化物流业改革开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把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区域性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作为青岛市下一步物流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林俞利 《物流技术》2011,(17):38-40
分析了国际物流作业信息活动模式,归纳出了物流伙伴间传递的主要信息,并推导出国际物流中心信息协同主要包括六个模块功能:数据交换接口管理、关务系统管理、Web服务器与应用程序、物流信息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最后以中国台湾A国际物流中心为例,剖析了其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模块功能和信息协同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国际物流作业信息活动模式,归纳出了物流伙伴间传递的主要信息,并推导出国际物流中心信息协同主要包括六个模块功能:数据交换接口管理、关务系统管理、Web服务器与应用程序、物流信息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最后以中国台湾A国际物流中心为例,剖析了其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模块功能和信息协同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动态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6,11(9):106-106
商务部鼓励整车出口基地企业与运输保险业结盟;天津将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云南将打造面向东南亚的物流基地。  相似文献   

10.
天津港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天津滨海新区海港物流区的建设及滨海新区国际物流中心功能的实现.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天津港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时间序列数列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并获取了天津港物流发展的综合得分.通过分析,得出天津港港口物流综合能力在逐年提高,其硬环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其软环境建设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区域物流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迄今,区域物流研究领域已取得了较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在对国内外区域物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综述。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区域物流研究存在的问题即缺乏与区域经济发展演化的结合,缺乏对微观一宏观的协同研究;同时随着全球产业信息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环境保护以及集约型经济越来越重要,区域物流发展将呈现出:信息化与一体化、国际化,以及从传统物流向绿色物流转变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物流中心规划中面临的问题,以及物流中心在经济条件、交通条件、设施水平和支持系统方面的评价指标,利用模糊聚类将评价后的物流中心分为国际或全国型、区域型、市域型3个层次,为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衡阳形成湘南区域物流中心有利于打造湘南经济的增长极、有利于降低湘南经济运行的物流成本。在运用SWOT分析法对衡阳形成湘南现代区域物流中心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衡阳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做好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总体规划和内部规划,积极进行物流技术改造,加快培育衡阳物流龙头企业和积极培养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14.
朱长征 《价值工程》2011,30(22):1-2
本文阐述了国际陆港的概念,对国际陆港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并对国际陆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国际陆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陆港促进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促进临港产业的发展;对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助推作用;促进物流资源整合和物流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15.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创造了大物流时代的巨大机遇,同时对物流的运作效率则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促进物流金融服务业产品创新,扩大物流企业的业务拓展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参与物流企业贸易融资业务,对于推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意义重大。重点剖析上海深入发展物流金融的区位优势,并对上海物流金融业务模式提出了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孙朝霞  蒋明  刘小艳 《物流科技》2006,29(10):36-38
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当前环境下重庆地区发展现代区域物流中心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综合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重庆发展现代区域物流中心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娜仁图雅 《物流科技》2010,33(10):10-1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通过物流业对生产、商贸企业的互动,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物流业成为振兴东北经济新的经济引擎。根据国家振兴东北经济区发展战略规划,依托"一轴二带",即哈大(哈尔滨-大连)经济轴线和沿海(五点一线)、沿边开放口岸经济带,跨省区整合东北经济区发展国际物流业的优势资源,发展物流"飞地经济"协作区,以全球化的视野,提出"四二一一五"东北经济区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战略构想。并根据现代产业政策体系理论,提出实施东北经济区国际物流业发展战略的保障条件与政策措施,为战略推进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郑州市构建区域物流中心的模式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从区域物流及其特征出发,分析了区域物流中心的几种模式,结合郑州市特有的区位、交通、商贸等方面的优势,建设性地提出了郑州市构建区域物流中心的可以选择的模式,及其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中在描述厦门地理环境、外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厦门近几年"以港立市"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厦门发展区域物流中心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提出厦门应利用自身优势建立区域性物流中心,依靠发展现代物流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厦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厦门持续稳定地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唐佳 《物流技术》2021,(1):73-77,111
在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和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方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物流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成渝地区物流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提高物流运输能力、增加物流人力投入以及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物流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