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采用2000—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库,对62927家参与出口市场的企业,应用FE和GMM模型实证分析企业出口强度与生产率之间可能存在的"倒U型"关系,研究表明:企业出口强度和企业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出口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出口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但是随着企业出口强度进一步增加,会导致企业生产率水平下降。进一步发现,我国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出口强度与生产率之间不存在"倒U型"关系。文章还研究了加工贸易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企业"出口中学"效应不显著的原因可能与大量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政府间转移支付、物流专业化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理论为基础,采用2000-2013年中国县级财政经济统计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法探究政府间转移支付、物流专业化与企业出口行为的总体关系。研究发现,政府间转移支付显著推动企业出口参与度的提高和出口规模的增长,物流专业化对上述企业出口行为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政府间转移支付在物流专业化与企业出口行为的关系之间呈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在通过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消除分配政策影响、考虑新冠肺炎疫情等外生冲击影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对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一般性转移支付与物流专业化的交互项对企业出口参与度的回归结果变为正向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政府间转移支付主要通过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财政收支结构促进企业自身出口参与和出口规模扩张;物流专业化主要通过物流规模扩张和物流效率提升促进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增长。在新冠肺炎疫情长期持续和当前复杂艰难的国际贸易形势下,这一研究对我国继续优化政府间转移支付分配结构、强化物流专业化比较优势,进一步释放企业出口潜力,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0—2019 年 A股上市公司样本,将内部控制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模型,研究慈善捐赠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在慈善捐赠和技术创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慈善捐赠与技术创新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企业进行慈善捐赠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内部控制对慈善捐赠和技术创新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出口可以通过“绿色贸易壁垒倒逼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出口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对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影响。之后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考察异质性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出口的扩展边际还是集约边际,均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并且通过了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和稳健性检验。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会受到企业和地区异质性因素的影响:高创新策略可以增强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国有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低,政府补贴可以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出口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文章通过构建开放市场条件下的垄断竞争模型,揭示出口对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从微观视角考察出口能否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以及异质性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期在当前双碳目...  相似文献   

5.
张慧  彭璧玉  杨永聪 《南方经济》2016,35(12):56-69
文章利用1998-2011年新成立的中国工业企业纵向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出口行为对企业生存的影响效应及内部资源、政府补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倾向负向影响企业生存,而出口强度与企业生存之间存在非线性的“S型”关系。管理冗余和创新资源显著调节出口行为与企业生存之间的关系,有效缓冲了出口企业在国外市场面临的生存风险。然而,财务冗余和政府补贴对出口行为与企业生存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采用加速失效时间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本项研究的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30个省域2011—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直接和空间溢出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企业异质因素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政府科技资助除了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直接正向激励效应外,而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正向影响,而产权性质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负向影响;企业规模与技术水平在政府科技资助与企业研发投入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产权性质在两者间关系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转型时期,以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地区行政垄断扭曲了投入一产出关系,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损害产业效率。本文以转型时期的中国制造业为例,通过构建产业受保护程度指数和产业效率指数等主要变量,实证分析了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地区行政垄断对产业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受保护程度与产业效率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产业受保护程度越高,产业效率越低。这就说明,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地区行政垄断行为导致了制造业产业效率损失。打破地区行政垄断、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和产业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2000-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没有证实二氧化碳排放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在我国呈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二氧化碳排放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但我国离拐点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很大一段差距;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能抑制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也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CEO的薪酬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薪酬可以给CEO提供足够的激励;但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弱相关。文章还发现公司规模对CEO的报酬存在显著的影响,CEO的持股比例、CEO的来源以及上市公司内总经理和董事长两职的合一也会影响CEO的薪酬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新贸易理论的建立与不断发展,基于生产率异质性研究企业出口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提出数理模型来分析生产率对出口的决定机制,再通过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检验企业生产率对其出口决策以及出口规模的影响。结论认为:生产率的提高会使企业更具有能力选择出口,但是在自由决定进入国内市场以及出口市场时,企业未必会因为生产率的提高而选择出口;对于全体样本,实证检验认为生产率与企业出口行为是负相关的,对于出口企业样本,实证检验也认为企业生产率与其出口规模是负相关的。这样可以看出,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还需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