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SGE模型框架下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政策规则是中央银行为了保持通货膨胀和产出稳定并使经济更快发展所使用的货币政策的指导原则。目前,通行于各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规则主要有利率规则和货币供应量规则。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已逐渐从货币供应量规则过渡到利率规则,而在我国不管是应用方面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对于哪一个货币政策规则更适合我国始终都还没有定论。因此,本文试图在DSGE模型的框架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相比于货币供应量规则,利率规则下:(1)货币政策更有效;(2)技术冲击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产出波动更小;(3)技术冲击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影响更短暂。因此,研究得出,我国更适合使用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  相似文献   

2.
王祥  苏梽芳 《南方经济》2014,32(3):21-37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框架下,运用福利损失函数和脉冲响应方法研究我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选择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规则相对于利率规则,使外生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更持久,造成更大的福利损失,因此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规则应该逐步从货币供应量规则转向利率规则;在一定条件下,前瞻型利率规则、后顾型利率规则和泰勒规则所造成的福利损失相差不大,从便利的角度出发,中央银行应该选择后顾型利率规则。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1998-2015年间总体、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及相关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和社会福利分析方法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阶段性波动和趋同发展特征,但内部变动趋势程度不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2003年以前低于城镇居民,随后高于城镇居民,并且两者差距逐渐增大,由此导致城镇社会福利水平高于农村福利水平。居民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总体、农村和城镇收入差距分别导致各自社会福利减少0.81%、3.48%和0.58%,其中农村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结构型VAR模型,旨在揭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下货币政策的反应及其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1)针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盈余,央行分别采取扩张性和紧缩性政策;(2)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增加经常项目盈余,但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很小;(3)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入的正向冲击分别导致CPI的下降和上升。除净出口冲击降低CPI并伴随扩张性货币政策外,其他发现都符合理论判断,说明了央行针对国际收支失衡实施的货币政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赵恢林 《南方经济》2019,38(12):118-133
人口流动是我国经济的热点问题之一,那么人口流动管制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有什么样的影响?文章在标准RBC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了异质性高低技能劳动,考察了人口流动管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劳动人口流动管制对总产出和总消费都有负向影响,会增加低技能工资,降低高技能工资;(2)资本质量冲击、政府购买冲击不仅会使消费和工资水平下降,同时也会造成福利下降,其中单位政府购买冲击会使居民福利下降最大,低技能总福利损失大于高技能总福利损失;(3)通过方差分解发现人口流动冲击能解释产出波动的7.83%和投资波动的5.60%,同时还发现随着经济中高技能比重加大,单位人口流动负冲击对社会福利损失越大。文章基于人口流动管制异质性视角研究得出流动人口管制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总福利,为我国流动人口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零利率约束引入两国新凯恩斯模型来研究货币联盟的最优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分承诺规则和相机抉择两种情况,当本国遭受技术冲击时,无论政策是承诺规则还是相机抉择,本国都将增加政府支出和政府债务,外国则是减少政府支出和债务,且零利率约束时的两国财政支出和政府债务均大于无零利率约束时。福利分析表明,承诺规则下的零利率约束恶化了本国福利,但会改善外国福利,整体上恶化货币联盟福利;相机抉择下的零利率约束恶化了本国、外国及货币联盟福利;无论有无零利率约束,承诺规则的货币联盟福利损失均大于相机抉择。  相似文献   

7.
张晓娣 《南方经济》2014,32(32):58-72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和线性需求模型分析了碳税的价格影响、福利成本、以及再分配效应。征税导致占中低收入居民支出比重较大的基本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如电热水气、房屋、公共交通、食品等;从等价性变化、补偿性变化的角度看,城镇居民的福利损失随收入降低而上升,而农村居民中中等收入家庭损失最大;Atkinson公平指数显示碳税前后贫富差距有所扩大。因此,碳税具有一定累退性。但是,碳税边际福利成本及其收入差距影响并不大,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手段缓解其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和线性需求模型分析了碳税的价格影响、福利成本以及再分配效应。征税导致占中低收入居民支出比重较大的基本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如电热水气、房屋、公共交通、食品等;从等价性变化、补偿性变化的角度看,城镇居民的福利损失随收入降低而上升,而农村居民中中等收入家庭损失最大;Atkinson公平指数显示碳税前后贫富差距有所扩大。因此,碳税具有一定累退性。但是,碳税边际福利成本及其收入差距影响并不大,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手段缓解其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9.
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在过去20年中持续扩大,对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公正与稳定都提出了挑战。文章着重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影响中国收入差距的因素有发展因子、宏观经济因子和社会福利因子。其中,发展因子和社会福利因子对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和完善政府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将贸易品美元定价约束、外汇噪声交易和关税反制等特征融入两国DSGE模型,文章对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进口关税冲击的传导渠道以及中国的关税反制策略与货币应对政策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发现,关税反制措施能够有效地对冲美国加征进口关税对中国实际产出、消费和净出口的消极影响,并有助于抑制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若进一步搭配将出口品关税纳入利率调控框架的积极货币政策,对于经济扩张与保持汇率稳定都更加有效。但从长期社会福利角度看,积极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也具有明显的正向溢出作用,关税反制则会产生显著的福利转移效应,不采取任何关税与货币应对政策将使中国遭受最大的福利损失。因此,基于"打击最大化、自损最小化"原则,中国应对美国采取坚决有力的关税反击,同时保持货币政策相对中性、克制,以期实现"以战促和"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