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信用社信贷资金紧张,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制约着信用社的资金运筹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笔者对南宁地区信用社的调查和有关资料综合分析,这种局面,主要是非正常贷款占用过大,周转不灵造成的,其具体表现:一是非正常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大。从清理金融资产的结果情况看,1987年全地区信用社非正常贷款占81%;1988年底非正常贷款占83%。形成倒“二八”的畸形局面。二是增长幅度大、上升快。1988年底各项贷款余额比1987年底增长6%;而同期非正常贷款增长8.7%。非正常贷款增长额及增长幅度均比总贷款额大,而且这种趋势仍在进一步加剧。三是贷款资金的占用结构不合理,“两呆”贷款多,沉淀时间长。1987年在总的非正常贷款中,呆滞贷款、呆帐贷款占15.23%;1988年在总的非正常贷款总额中,呆滞贷款呆帐贷款占17.22%。这些“两呆”贷款沉淀时间都在四年以上,有的长达十到二十年,绝大部分收回难度非常大。  相似文献   

2.
对田林县行社非正常贷款现状的调查高须珊一、非正常贷款占用形态的现状田林县全辖农行和信用社1993年的各项贷款余额6735万元,其中非正常贷款占贷款总余额24.3%,"两呆"贷款,占非正常贷款21.8%。这些非正常贷款中农业贷款占44.5%,商业贷款占...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尤溪县乡镇企业普遍出现“三高三低”的现象,即经营风险高、管理水平低,产品成本高、产品质量低,资产负债高、经济效益低,造成企业生产不正常,资金周转困难;也使银行信贷资金运转受阻,非正常贷款占用率大幅度上升。1989年底,新桥营业所贷款余额317万元,其中非正常贷款占38.1%。针对这一情况,新桥营业所于1990年初在池田乡开展信贷员驻厂协管活动,对企业进行“支帮促”。通过两年的实践,该乡企业已走出低谷,1991年度盈余达85万元,比1989年增加3.4倍;营业所累收非正常贷款278万元、“两呆”贷款50万元,到1991年底非正常贷款占用率下降至1.5%,各项存款上升100多万元。去年三明市农行推广新桥营业所的做法,在全区开展“百名信贷员驻百家骨干企业”的活动,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总结新桥营业所的经验,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生产体制的改革,银行和信用社对农业信贷的管理,由过去对生产队进行双轨贷款做法改变为由信用社对“双包”户一口出。在信用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银行也就把贷款贷给信用社,然后再由信用社贷给“双包”户。这就出现了银行的大量农贷通过信用社这个口出去的新情况。因此,银行如何管好对信用社贷款也就成为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近两年来,银行对信用社贷款金额逐年增多。以贵县支行为例,80年底银行对信用社贷款余额是91万元,占农贷总余额的5.78%,到82年底上升到1338.7万元,占农贷总余额的48.47%,比80年增长13.7倍,到83年9月底止,贷款余额已达1703万元,占农贷总余额的  相似文献   

5.
自1989年下半年以来,国家调整了宏观紧缩力度,信贷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工业企业、乡镇企业的资金需求呼声很高。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是企业存量资金中非正常贷款占用大、资金循环不畅等原因所致。据1991年来我行信贷资产监测考核统计,企业“一逾两呆”贷款占其贷款余额的40.9%,其中“两呆”贷款占34.5%。在“两呆”贷款中,工业企业占56.4%,乡镇企业占43.6%。对此,银行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由于制约因素较多,资金收回难度很大,表现在: (一)地方利益导向给银行信贷操作带来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何富华 《西安金融》2005,(11):64-65
2005年,定西市安定区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精神,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经营,加强内部控制,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大了“清非”力度,实现了不良贷款的“双降”.截至8月末,全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8229.37万元,较年初减少949.31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0.1 3%,较年初下降7.07个百分点,其中:逾期贷款767.27万元,较年初下降429.4万元,逾期贷款占各项贷款的1.88%,比年初减少1.67个百分点;双呆贷款7462.1万元,较年初减少520万元,双呆贷款占各项贷款的18.25%,比年初减少5.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信用社作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合理运用信贷资产,保证其安全运转并获得较多的盈利,是其业务经营的主要目的。要实现这一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贷款业务经营管理的好坏。近几年来,信用社在发放贷款中,由于只注重贷款的发放,而忽视贷款的管理,造成信贷资产流动性差,效益低。1991年,我县信用社贷款收回率只有65.5%,收息率为7%,非正常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的54.5%,其中呆滞贷款占非正常贷款余额的71%。形成贷款沉淀的主要因素是:  相似文献   

8.
农行铜仁市支行实施以责任人为主体的管理责任制,在信贷管理、盘活信贷存量、清收不良贷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到5月20日止,共收回不良贷款1212.2万元,其中逾期贷款952.2万元、呆滞贷款149万元、呆账贷款111万元,“两呆”贷款比年初下降260万元,完成全年“两呆”下降计划的58%,占全区农行系统“两呆”贷款下降额的61.12%。  相似文献   

9.
自1997年以来,榕江农行实施积极的信贷结构调整战略,三年间没有发生一笔“两呆”贷款,利息收回率达成100%。1997前,榕江农行由于粗放经营,以及违法违规发放贷款等原因,造成了占比高达70%的“两呆”贷款,榕江农行也一度成为全省“十大”高风险行之一。在矛盾复杂和困难重重的条件面前,为了生存与发展,榕江农  相似文献   

10.
信贷业务是农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和经营中心,信贷结构的优劣决定着经营的效益。本文就龙州县农行信贷结构的现状,对提高信贷质量谈些不成熟的意见。一、龙州县农行信贷结构的现状。到1992年底,龙州县农行各项贷款余额为7000多万元,其中政策性贴息贷款占53.2%,政策性低息贷款占28.5%,两项合计占81.7%。按占用形态划分:正常贷款占90.2%,非正常贷款占9.8%,其中:一般逾期贷款占3.6%,呆滞贷款占0.9%,呆帐贷款占5.3%。若以市场为导向、经营为中心,效益为目标来分析上述信贷结构,显然是不合理的。首先是政策性低息贷款占的比重太大;其次是占用形态的比例有水份,如粮食贷款余额900多万元,但粮食库存价值仅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农业银行、信用社对清收“一逾两呆”贷款进行地艰苦的“攻坚”战,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当前行、社清收“一逾两贷”贷款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效果不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盘活更多“一逾两呆”贷款。一、目前清收“一逾两呆”贷款面临的难点1、“一逾两呆”贷款前清后增。近几年,上级行下达钟山行、社的“一逾两呆”的贷款降低率均已顺利完成。但是,“一逾两呆”贷款绝对数并未减少。据1992年6月末统计,全县行、社“一逾两呆”贷款绝对额比1991年末增加了47万元,增幅为1.7%。  相似文献   

12.
<正> 年初,我们对全市行、社的贷款期限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农行的逾期贷款达12000万元,占贷款余额的20%,其中逾期一年以上形成呆滞的贷款6076万元,占总贷款余额的10.3%;信用社的逾期贷款16739万元,占贷款余额高达48.61%。形成如此高比例的贷款逾期,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认真总结,但更重要的是采取积极措施,逐步清理收回,使这部分资金投入运转,以提高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益,保证资金的安全。我们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13.
江苏吴县县支行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大跃进的资金需要,根据1957年的业务情况,对于1958年的农村金融工作作了以下具体规划。一、农业贷款,在省分行核定指标内,坚决贯彻执行“有借有还,合理周转”的原则,计划1958年银行和信用社放出贷款279万元,较1957年放出总数增加33.5%,其中用于生产方面的约占总数的78.5%,计划收回贷款322万元,较1957年收回总数增加21.4%。银行1958年底放款余额91万元,较1957年余额压缩26.6%,信用社1958年底放款余额36万元,较1957年底余额压缩21.8%。二、农村储蓄,坚决贯彻执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为存户保密的原则,加  相似文献   

14.
数据点睛     
截至2005年底,农行涉农贷款余额达9787.08亿元,占全行贷款余额的34.8%。其中,农业产业化贷款余额575.66亿元,扶贫贷款余额958.99亿元,农村城镇化贷款余额192.84亿元,农村商业贷款余额1314.96亿元。从增量上看,2005年,农行涉农贷款累放3473.79亿元,预计2006年累放将达3800亿元。  相似文献   

15.
霍邱县农行2004年初不良贷款余额61791万元,占贷款总余额69770万元的88.6%。其中次级、可疑类贷款只占不良贷款余额的17%,而损失类贷款已占不良贷款余额的83%,不良资产占比高,损失大,已严重制约了霍邱农行的经营和发展。该行致力于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当作“生命工程”和“头号任务”来抓,今年在工作方式、方法、手段上创新,做到“一个提前、二个不变、三个突破、四个要求、五个紧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底,农行X县支行贷款余额5.6亿元,其中不良贷款3.6亿元,不良资产占比达65%,并呈现“三高”的特点。一是专项贷款不良占比高。专项贷款总额达3.1亿元,其中不良贷款2.67亿元,占比高达86%;二是国有企业法人客户贷款不良占比高。其中粮食附营、供销、商业、林场、种子公司等国有企业法人客户贷款共2.3亿元,  相似文献   

17.
到1995年底,长阳农行全行逾期和催收贷款占各项贷款的34.5%,其中催收贷款占各项贷款的23.4%,亏损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42.8%,关停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13.3%,全县农行应收未收利息210万元。很显然,信贷资产质量低、风险大、效益差的现状,直接制约农行商业化的转轨进程。本文结合长阳农行信贷资产现状,从盘活存  相似文献   

18.
藤县联社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对信用社的指导,协调监督作用,有效地促进了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发展。至1991年底,各项存款余额8428万元,比1984年净增2215万元,增长380.4%,其中:储蓄存款余额由1984年2060万元增加到1991年7737万元,产长375.5%,七年累放各项贷款1.96亿元,增长421%,累收各项贷款1.59亿元,增长418%。为使联社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联系藤县实际,谈谈联社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和管理基层社的浅见。一、尽快疏通结算渠道,融通城乡资金长期以来,信用社办理城乡结算都要通过农行一条线。开户在信用社的乡镇企业、个体经济户和农民进城办事、采购,来往汇兑资金很不方便,在信用社开支的转帐信(电)汇等汇兑结算到了信用社,还要去农业银行营业所(部)办理,环节多、手续繁、时间长,客户反映在信用社开户结算难,一度出现在信用社开户的单位和个人把户头转向其他专业银行的现象。作为服务于基层信用社的县联社,必须尽快解决这一被动局面,疏通信用社结算渠道。  相似文献   

19.
烟草是遵义市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也是遵义农行信贷支持的重点企业。全市财税收入的40%来源于烟草企业。1997年以来,烤烟和卷烟为遵义提供财税收入24.89亿元。1997年全市13个县市的地方财政收入,有9个县“两烟”收入占50%以上。烟草企业也是遵义农行贷款的最大客户,在全市农行最大十户贷款企业中,“两烟”企业占了8户。1997年末烟草贷款余额达203092万元,占全部贷款的50%,烟草贷款的质  相似文献   

20.
表态发言精选:2003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109.6亿元,占全省农行各项存款余额的29.3%,各项贷款余额达78.6亿元,存、贷款分别比年初增加18.5亿元和16.7亿元,创历史新高,占全省农行新增存、贷款的25.7%和28.3%;实现中间业务收入851万元,实际利润11992万元,分别占全省农行的23%和37.5%,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