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持税收收入稳定持续增长始终是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九五”期间,海西税收收入随着税收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1996年全州税收收入33521万元:到2000年增加到55293万元,增长1.65倍,年均增长12.13%。2001和21302年全州GDP先后突破60亿和7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5.58%,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2004年.江苏省出口8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1%.出口额居全国第二位,占与全国出口总额的14.7%.比上年提升了1.3个百分点,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6个百分点。据省国税部门清算统计,2004年全省出口应退税436亿元,超基数197亿元,超基数幅度高达82%,超基数允许地方负担近50亿元。今年全省出口增长在30%-50%幅度区间的可能性较大。按出口增长30%、40%、50%三种方案、每美元出口平均退税0.5元测算,2005年我省出口应退税将分别达到569、613、668亿元.需要地方负担82.6、93.5和104.5亿元。江苏作为经济规模和外向型程度较高的省份,一年多来受改革的影响较大,体会也很多。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江西省经济发展状况 1、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省GDP在1979年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4.15亿元后,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到1985年,全省GDP超过200亿元达到207.89亿元.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后江西综合实力增长明显加速.1992~1997年平均净增量达到213.24亿元,为江西综合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时期.1995年全省GDP突破1000亿元后,2000年全省GDP达到2000亿元.全省财力更为充实,1978年全省财政收入首破十亿元,1995年跨越百亿,1999年达到155亿元.  相似文献   

4.
2007年宏观经济增长趋势 宏观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特点,但增幅会有所放慢2006年是自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20万亿元大关,达206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与经济高增长相对应的是通货膨胀较低、经济效益较高.预计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1.4呢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效益较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政增长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二是企业利润增长加快。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两年是《政府采购法》全面贯彻实施的两年,也是吉林省政府采购工作由初创阶段向全面发展阶段转变和推进的两年。两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单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下,全省各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紧紧围绕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吉林省经济及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了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推动了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2004年,全省政府采购规模达到35.51亿元;比2003年增加13.53亿元,增长60.2%;2005年,全省政府采购规模达到47.9亿元,比2004年增加12.4亿元,增长34.9%。  相似文献   

6.
霸州市毗邻京津,辖区面积784平方公里,辖7镇5乡,一个省级开发区,2个办事处,383个行政村街,总人口56万。2002年以来,全市GDP平均递增15_4%,财政收入年均递增达到32.3%.到2005年全市GDP实现113亿元,增长39.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7.5亿元.2006年财政收入完成10.89亿元,较2005年同比增长44.6%.  相似文献   

7.
200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调控贯彻执行财政、货币政策“双稳健”方针。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而言保持了高速、稳定增长局面,GDP增幅为9.5%左右。在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之下,税收收入也保持近年的基本态势。继续实现高幅稳定增长。从税务部门组织收入完成情况的快报看,1—6月的税收收入合计数为1581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长幅度为21.7%,增收额为281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比例达到55.5%。  相似文献   

8.
自2001年以来,江西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实现在中部崛起的路还很长。其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江西经济发展速度并没有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时全国的GDP调高了16.8%,而江西省GDP不但没有调高,还调低了近50亿元(从3495亿元调低为3456亿元)。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视角下的中原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大背景下,信息化已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和带动力量。通常认为当人均GDP达到1400美元时,社会将进入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并对国民经济产生显著的贡献和带动作用。中原经济崛起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经济近1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河南的信息化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性,信息化对中原经济崛起正在产生着积极的贡献作用;信息化建设是中原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省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份,旅游业成为四川经济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217.31亿元,是全国第八个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的省份,更是全围唯一一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超过8%的省份。2008年1~4月全省旅游总收入376.29亿冗。仅今年4月,四川全省就接待国内游旅客1436.58万人,  相似文献   

11.
株洲醴陵市是传统的轻工业大县,2006年以来,该市依托陶瓷、烟花爆竹两大传统产业,加速了新型工业化发展,GDP年均增长保持在15%以上,2009年财政总收入14.2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县域经济前五强。2006年7月,醴陵市正式启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通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创建金融安全区,创建信用乡镇村等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7年来,新疆建设兵团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GDP达331.1亿元,较1999年增加1.1倍,年均增长11.2%,高于新疆自治区1.4个百分点。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1999的59.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7.2亿元,年均增长12.7%。兵团4个市和185个团场小城镇、连队道路及饮水工程、兵团棉花基地、塔河流域治理、天业20万吨聚氯乙烯等一大批事关兵团长远发展的交通、水利、农电网、化工等重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使用,使得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二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实效。1999年以来新增绿化面积260万亩,兵团辖区2005年末森林覆盖率达4.42%,绿洲森林覆盖率达14.2%,分别比1998年末提高0.88%和2.1%。三是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棉基地,2005年棉花总产量达到98.7万吨,较1999年增长61%;畜牧业2005年的产值达36亿元,较1999年增长62.7%,占兵团农业的比重达到31%;2005年水果产量达到45.9万吨,较1999年增长82.5%。四是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对外贸易发展迅猛,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1.1亿美元,较1999年增长6.6倍。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6年共签订利用外资合同78项,实际利用外资1.58亿美元。五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兵团农场人均纯收入达到4105元,较1999年增加143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53元,较1999年增加2454元。六是经济增幅与全国的差距逐步缩小。除1999年、2001年外,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GDP增速分别高于全国3.5个、2.3个、1个、3个、1.4个百分点,高于新疆3.3个、4.7个、2.2个、1.4个、0.4个百分点。目前,兵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节水农业灌溉区、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和新疆粮、油、甜菜、畜产品、瓜果生产基地,大宗农产品在新疆全区乃至全国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经济决定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金融业的迅速壮大。同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撑和推动。“十·五”以来,湖北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2004年以来,我省GDP增长超过两位数,2004年达到11.3%,今年上半年达到10.6%。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省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逐步提升,金融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各项存款、贷款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0—2004年,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年平均增长18.2%,各项贷款年平均增长12.05%。截至2005年9月末,全省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8161.79亿元,同比增长16.89%;各项贷款余额5909.34亿元,比年初增长11.85%,比去年同期增长22.24%,是近年来贷款投放最多的时期,对我省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0年间,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施了一系列正确有效的改革措施,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到了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8547.9亿元。是1978年3624.1亿元的5.1倍;财政收入达到2937.10亿元,是1978年1132.26亿元的2.6倍;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4亿美元,是1978年206.4亿美元的5.6倍;  相似文献   

15.
钮伟 《浙江金融》2006,(12):24-25,31
经过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主要经济体之一。2005年中国GDP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四位:2005年对外贸易总额突破1.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2005年底的外汇储备余额超过80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经济不仅在总量排序上名列前茅,而且在同际分工中也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目的地。  相似文献   

16.
1994年分税制以来,晋城市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尤其是进入2001年后,更是迈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连续五年,每年突破一个10亿元大关,2005年连破50、60亿两关,2006年达到79亿元,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是什么因素支持着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2008年晋城市财政收入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7.
克什克腾旗由于资源丰富,近几年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增速百强县。2007年底GDP达到47.4亿元。2003~2007年,财政收入连续翻番,2007年实现收入7.5亿元,收入总量上升到赤峰市第3位、内蒙古自治区第31位。本文试图通过对克什克腾旗的实证分析。对资源型县域经济快速增长下的隐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福建省看经济结构调整对税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税务》2001,(12):8-11
“九五”期间,随着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的积极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适速平衡的时期。五年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8.1%,2000年全国GDP达8940亿元,是1995年(“八五”末年)的1.53倍(按现价,下同),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的增长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来源,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1338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税务部门组织的各项收入,下同)12661亿元,分别是1995年财税收入的2倍多,GDP对税收的贡献率由1995年的10.2%上升为14.2%。同样,“九五”期间福建省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增长,GDP平均年增长11.8%,2000年全省GDP达3920亿元,是1995年的1.8倍,2000年全省财政收入369.53亿元,其中税收收入359.4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359.41亿元,分别是1995年的184.58和168.8亿元的2倍多,GPD的税收贡献率由1995年的7.9%上升为10.1%。据统计,因经济增长带来的税收增收约占总增收额的三分之二,而经济增长在各产业、行业、地区和不同所有制成分等结构上的布局对税收收入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从福建省来看,“九五”期间经济结构的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对青海省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下,青海省经济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2003年,青海省GDP增长12.1%,均高于全国同期3个百分点。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以来,全省累计完成同定资产投资已超过1130亿元,意味着投资每年以19.54%的高速度增长。在2003年全省GDP增长中,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达73.07%。2003年,全省民营经济共创产值6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1.2%;实现销售总额78.7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8.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在国家和广东省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币人民的共同努力,深圳市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丁显著成绩。五年中,本市生产总值连续突破了3000亿和4000亿元大关,2005年达到4927亿元,年均增长16.3%;全市财政收入随着经济增长水涨船高,2005年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360亿元,年均增长16%,2005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12亿元。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