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生态建设必须遵循金融生态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固然是保持金融生态平衡、实现金融生态系统功能充分发挥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金融生态问题的全部和核心问题。研究金融生态问题应该重点关注金融生态系统内部的金融资源及其生长和发展规律、金融生态平衡所需要的外部环境、金融生态的保护和调节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金融生态的研究不足直接导致了金融效率这一核心命题被忽视,进而导致了金融发展理论的不完全。本文在系统阐释金融生态涵义的基础上,基于系统与资源的二元视角,剖析了金融生态及其与金融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孙爱生 《金融与市场》2005,(Z1):106-10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良好的环境有利于金融生态的结构优化和良性运转,反之则弱化金融功能的发挥,甚至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桎梏.本文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的现状,研究金融业经营存在的问题,并对优化金融环境,重新整合县域金融资源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县域金融发展调研的深入,笔者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在社会资源越来越金融化的时代,区域间资金的流动性、效益性和安全性更多地取决于金融生态环境,优良的金融生态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县域金融是有别于城市金融的特殊金融形态,域内政府、银行、企业三大金融活动主体选择最优博弈策略,形成良性合作博弈关系,对优化县域金融生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融生态与金融效率——一个二元视角下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生态的研究不足直接导致了金融效率这一核心命题被忽视.进面导致了金融发展理论的不完全.本文在系统阐释金融生态涵义的基础上.基于系统与资源的二元视角.剖析了金融生态及其与金融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一、金融生态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金融生态,是理论界将生态概念引入到金融领域,并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金融问题而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从经济学和生态学两者相结合的角度看,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体系,包括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三个组成部分。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体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联系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信用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总和;金融生态主体,是指构成金融生态链的所有金融业主体,既包括正规金融主体,也包括民问金融主体;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是指在没有外力或在外力可容忍的限度内时,金融生态主体会通过自我调节功能在金融环境中实现金融生:态平衡,如利率调节资金的供求、金融组织的自律和内控、金融创新等。这三个组成部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金融生态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刍议金融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康霖 《中国金融》2007,(18):86-87
(一)近年来,金融生态这个词汇使用的频率很高,但金融生态这个概念的含义(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如何定义,还有待规范。一种解释是,"所谓的金融生态就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另一种解释认为,"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可以把金融生态系统界说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  相似文献   

8.
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建设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可持续发展观成为经济建设的主旋律,社会对于金融生态的需求应运而生。一个地区的金融生态状况,直接决定着该地区对经济金融资源的吸引力。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如何理解"金融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诺金 《南方金融》2006,(10):23-26
金融生态是“金融”与‘生态”一词的组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第一次从金融生存发展环境的角度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后,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但是,什么是金融生态?为什么要提出金融生态这个概念?金融生态研究有怎样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于上述问题,理论界至今仍存在一定分歧。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为更好地理解金融生态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0.
优化金融结构:改善金融生态的另一个视角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金融生态不能混淆于金融生态环境,社会金融模式是分析研究金融生态问题的隐含前提。文章从社会金融体系视角阐述了就银行论金融、就贷款论金融探讨金融生态问题的局限性,着重分析了我国金融生态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乃是不协调的金融结构, 即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之间、国有金融与非国有金融之间、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之间、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二元性,认为以上原因制约了金融主体的活力、金融生态环境的培育及金融调节机制的完善,提出优化金融结构是推进金融生态建设不可逾越的重要关隘。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金融角度研究我国金融发展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将生态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提出了金融生态概念,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从生态金融的角度出发,分析金融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探讨我国金融非自然演进而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以可持续的金融发展观推进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金融生态对解决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协同耦合发展、改善金融环境、降低金融风险、提高科技企业融资效率及促进科技企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科技金融生态为核心,综述国内外科技金融耦合、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金融科技生态及金融科技生态圈相关文献,提出了以科技金融生态群落和科技金融支撑环境两部分为主体的科技金融生态构建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金融生态就是在金融领域创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状态,金融生态是以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金融变化。非正规金融是正规金融的补充形式,其出现的较晚,但在解决农村金融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本文主要阐述我国金融生态中非正规金融的地位和作用,对非金融生态的持久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流动主要取决于地区信用环境和金融环境,即金融生态。如果一个地区金融生态好,资金就会更多地流向这个区域。反之,资金流入就会减少,甚至使本地区自有资金资源流向金融生态好的地区。在我国目前间接融资比重较高的情况下,作为间接融资主渠道的商业银行,正在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包括银行内部的评级授权和对企业、对地区的评级授信。如果一个地区的金融生态不好,肯定要在评级授信上受到影响,结果是直接减少对该地区的信贷投人。因此,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一个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金融离不开经济环境的制约,金融只有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才能求得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样,经济只有在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中,才能吸引金融资源并得到金融的有效支持而不断发展。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是金融生态和谐的基本条件。目前,金融生态环境尚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目的是比较上海与北京、深圳在金融生态方面的差异,结合上海与北京、深圳在金融生态个性化优势的差异,综合判断上海金融生态状况,并提出改善上海金融生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广东区域金融生态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假说为理论基础构建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计量方法评估金融生态环境,并提出比较不同区域金融生态状况的方法——评级方法和同一区域不同时期金融生态的变化情况的比较方法——金融生态指数。最后本文运用上述方法对广东省内各地市金融生态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环境危机的应对机制,生态金融市场因应而生。生态金融市场包括市场化机制和生态金融机制,前者以排污权交易为代表,后者的类型较为多样,比如环境基金、气候变化衍生品、自然灾害证券和生态期权机制均属于生态金融机制。作为新型的金融市场机制,生态金融机制对现行金融法制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为推动生态金融机制的发展,我国应当完善现行的金融法制以便为生态金融机制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需要和谐金融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首次将生态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提出“金融生态”的概念。2005年11月3日,由中国金融学会与金融时报社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金融论坛”上,再次以“金融生态: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考验”为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周小川发言时说,“金融生态”是一个比喻,就像鱼儿生存、生长离不开水、氧气、盐分和浮游生物一样,金融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成熟健全的金融生态。一个健康而有活力的金融生态,无论对金融业的发展,还是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金融创新相关要素的分析,提出金融创新的基本框架体系设想,该体系包括6个要素,即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和创新辐射。其中,创新环境是支撑,构成了金融创新的金融生态;创新主体是基础,决定了金融创新的基本内涵;创新人才是核心,构成了金融创新的力量源泉;创新资源是金融创新的物质保障;创新成果是表现,反映了金融创新的总体效果;创新辐射是衍生,扩展了金融创新的影响范围。上述各个要素之间互为依存、相互支撑,构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可以用来衡量和评价金融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