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10日,浙江人民与四川青川地震灾区人民的手再一次紧紧牵在了一起——广元青川一川浙合作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标志着浙江对口援助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重建、招商引资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以天津市对口支援陕西省略阳县地震灾区恢复重建项目为例,从可持续发展理论角度出发,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的略阳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模式,期望通过该研究成果,不仅对陕西省略阳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建设管理措施和手段进行总结和归纳,更重要的是能对国内目前其它援建项目的实施管理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以促使有限的政府灾后重建专项资金发挥最大效用,提高我国灾后建设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后四川产业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汶川大地震后的产业重建过程中,四川面临重污染产业重建、资源依赖型产业重建、东部转移产业承接、地震带工业布局调整等若干重大问题.随着灾后重建时间的压缩,这些问题将变得日益突出.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关系到四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汤黎路 《经贸实践》2008,(8):I0004-I0004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省经贸委与青川县经济和商务局即将签署《关于商贸业对口援助灾后重建工作合作协议》,浙江省农都农产品有限公司与青川县川珍实业有限公司将签署《四川省青川县农产品(药材)进入浙江市场合作协议》,两个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浙江省对口支援青川县商贸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生效,并进入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生态产业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决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将其与农民的脱贫相结合、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使农民成为发展生态产业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同时,西部大开发必须进行观念创新,逐步树立生态文明观,通过发展生态产业的主体产业--生态农业,实现西部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区域经济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箐 《经济研究导刊》2009,(18):133-135
四川灾后恢复重建正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形势的新挑战。通过对灾区自然条件、区域经济特点分析,提出了加快灾后恢复重建,促进灾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四项措施:用好灾后重建政策,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利用对口援建支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统筹灾区城乡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发挥灾区自然优势,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效益。同时,提出应重视处理好灾后恢复重建与灾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关系:重视灾后生产生活恢复与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重视灾区就地重建与加强生态移民扶贫的关系;重视灾区统筹城乡建设与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中央企业充分发挥在产业援疆中的骨干和表率作用,带头参与新疆重大项目建设。各对口援疆省市发挥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结合新疆资源、区位等优势,引导、鼓励企业到新疆投资。一个个重大工业项目四处开花,一座座工业园区拔地而起,一批批产业援疆项目落地生根,新疆新型工业化强力发展,经济实力整体增强,各受援地经济活力强劲迸发,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是四川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大地震使四川旅游受到毁灭性打击,恢复旅游业是灾后四川经济重建的重中之重。恢复不是简单的复原,而是要在重建中实现提升。以重建为契机,解决和克服以往四川旅游发展中的问题.推进四川旅游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9.
随着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结束,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问题再次成为了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新时期新环境出发,讨论应怎样继续利用对口支援的造血功能和重庆“一圈两翼”发展规划的契机,实现库区产业的协调化、高度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贸实践》2008,(8):I0001-I0001
8月6日,浙江人民与四川青川灾区人民的手再一次紧紧牵在一起,这次是为对口援助灾区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业重建。随着省经贸委与青川县经济和商贸局、浙江农都农产品有限公司与青川县川珍实业有限公司有关领导的郑重签约,浙江对口援助青川商贸业重建正式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结束,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问题再次成为了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新时期新环境出:发,讨论应怎样继续利用对口支援的造血功能和重庆"一圈两翼" 发展规划的契机,实现库区产业的协调化、高度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中央企业充分发挥在产业援疆中的骨干和表率作用,带头参与新疆重大项目建设。各对口援疆省市发挥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结合新疆资源、区位等优势,引导、鼓励企业到新疆投资。  相似文献   

13.
云南藏区作为知名旅游胜地,具有品牌、原料和产业等三大优势,在特色化妆品开发方面具备可行性.扶植云南藏区特色化妆品研发,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以及实现当地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针对云南藏区的特色化妆品研发难点,在对口帮扶过程中,对口监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搭建人才通道,对云南藏区化妆品...  相似文献   

14.
郑广坤 《时代经贸》2014,(2):272-273
国家新一轮的对口援疆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新疆跨越武发展思路的提出,为新疆加快经济社会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新疆作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如何更好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利用各省市对口支援所带来资金与技术资源,打开中亚市场,培育面向中亚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加大向西开放力度,拓宽中亚国家的市场,已经成为加快新疆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新疆与中亚五国贸易发展与新疆自身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新疆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的条件与面临困境,提出新疆外向型产业集群培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程或将赋予稳健财政政策更"积极"的色彩。5月2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捐集,多渠道筹集灾后的重建资金。建立对口支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福建产业梯度转移正在逐步推进,省内区际产业转移势头良好,但产业转移的效果仍未得以全部显现.根据《海西规划》和福建省“十二五”规划,未来一段时期,福建应该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鉴于此,本文以福建区际产业转移效应为主题,分析其机理、现状与特点,以此为今后福建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完善沿海内陆对口帮扶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给四川地区带来重大灾害,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使受灾的民众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和生产,因地制宜地进行灾后重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以四川灾区农村产业规划重建为重点,结合目前灾后农村重建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灾后重建的应用性和合理性进行了论述,试图为今后农村重建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社会发展位于全国前列。中央把对口支援地震源点——汶川县恢复重建的艰巨任务交给了广东。广东把支援汶川县城所在地——威州的重要任务交给了省会城市——广州。广州援建带着不辱使命,奉献大爱,争当援建工作排头兵的嘱托启程,征服了一个又一个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中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与破坏,其中四川灾情较为严重。而近几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各对口支援省市及全国人民的关心与帮助下,克服万难,积极重建家园,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胜利。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如何在后重建时期,巩固发展已取得的成果,取得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力产业规制制度的变迁伴随着经营体制的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表现出我国特有的强制性与渐进性相容的制度变迁特色。本文将基于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变迁,分析我国重建电力产业政府规制制度中存在的阻滞,提出重建电力产业政府规制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