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越企业成长的滞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每一个企业成功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结合的产物,必然性体现在企业创立者的素质和创业的冲动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上,偶然性体现在市场机会上。  相似文献   

2.
华为的快速成长,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偶然性在于,它可以集各种武器于一身。必然性在于,拥有了这些武器,华为自然能够披荆斩棘,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周庄涅磐     
郭军 《新经济》2006,(6):84-88
如果说,把周庄从20年前无人知晓的一个村庄发展周庄己成为海内外闻名的旅游重镇,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合的创举,那么将这个国内人气最旺的旅游古镇持续保持自己的文化内涵与风格以及领先的竞争力,就可以被看成是第二次创业某种程度上说,周庄的再次脱颖而出,或者说转型与涅磐,比第一的成功取得更为艰难与冒险,道理很简单,周庄的首次崛起是在外部环境相对宽松缺乏竞争的市场格局下悄然壮大的,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的一面。而在2003年非典之后的周庄,新的一届周庄领导者在遭遇提价质疑“封杀”与减商回归古镇文化主题等镇痛期的转型则是在理性的市场分析观察及顶住压力与质疑的前提下获得成功的。这种成功是“惊险的一跃”,像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惊险的一跃”一样。一个属于周庄的新时代开启了。  相似文献   

4.
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在其破产申请单中所列的资产高达498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安然成功与失败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相互交织,如同一杯浓浓的茶,需要反复品味。我们通过回顾安然的辉煌历程,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一个新区域主义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区域主义”是在国际化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学术思潮,吸取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理论精髓,其主要观点在于对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规律和机制的具体描述,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区域合作极具借鉴意义。本文从中观的区域经济学层面分析总结了新区域主义的主要观点和研究视角,指出区域合作的必然性,并从新区域主义的分析角度提出了我国实行区域合作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是人类经济学史上的科学标志,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是研究生产关系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要提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必然性。它是无产阶级国家用以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是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人类知识结构的基础学科。但是,面对改革开放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命运做出了过激的估计。我们认为,这种“过激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误解,客观上会起到动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估计,不仅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法来认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必然性,而且还要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体育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体育与经济的关系以及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体育经济学不是简单的研究体育或经济,也不是某个运动项目的经济学研究,而是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体育资源实现价值的各种规律的学科。  相似文献   

8.
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愈来愈为人们所按受。近几年来,对于生态经济学的认识议论较多,意见也不尽一致。这里就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方法等一些问题再提出一些看法,共同商榷。一、生态经济学诞生的客观必然性认识和探究作为生态学科和经济学科之间交叉的边缘性学科——生态经济学诞生的源始及其客观必然性是生态经济学学科建设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仇怡 《经济前沿》2004,(5):43-45
新制度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思潮中发展最迅速的流派之一。它持挑战新古典经济学,批判地继承旧制度经济学传统,强调制度至关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这种社会思潮的起源、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分析总理的方法论特色,对理论与现实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司在美国关岛办农场的一共有两家,最后都失败了。上海农场经营的那段时间,笔者正在关岛担任上海外经公司与上海建工单位合资的一家承包公司的总经理。我们协助和参加了上海农场的全部筹划和创业阶段的工作,也亲眼看着这个海外创业的试点从成功走向失败。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农场的失败有些偶然,但事过数年再来回忆,笔者觉得这当中的必然性大大超过其偶然性,它的成功与失败浓缩了所有海外小型投资中比较典型的特征,因此,总结这个农场近两年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其他外经公司开展海外小型投资、开拓市场提供借鉴。市场分析和投…  相似文献   

11.
大凡成功的企业手中都有两本经:一是奋斗,一是机遇。机遇的把握相当重要,在营销管理中占据主要位置。因此,正确认识营销机遇,不失时机地捕捉和利用机遇来开拓市场,理应是每个成功的企业家必备的素质。一、营销机遇的特点和分类从营销学的角度讲,营销机遇是指“企业能取得竞争优势和差别利益的市场机会。”它具有客观性、偶然性、时效性与不确定性这些特点。具体而言,一个企业无论是否意识到,机遇都会客观地存在于一定的市场环境中,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显露,其发现具有一定偶然性,关键是企业要努力寻找。“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有自己的货币数量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侧重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利用历史逻辑分析货币的起源、本质,沿着商品——货币——资本的逻辑思路,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及货币数量规律展开讨论。西方经济学侧重研究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价格传导机制、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及利率在货币收缩与扩张过程中的作用等内容。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货币数量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对推动我国货币数量理论研究和深入理解货币政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商品的价值形式或价值表现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此相应,商品的等价形式也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马克思通过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演化进程及其内在机理的考察和分析,不仅科学地说明了货币商品的起源和本质,创立了在经济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货币理论,而且极其娴熟和成功地运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广泛涉及本质与现象、形式与内容、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量变与质变、肯定与否定、对立与统一、整体与部分、逻辑与历史等论题,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经济辩证法思想的典型案例.特别是,其中所展现出来的历史视野和历史眼光,使得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货币理论至今难以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14.
亏本的生意没人做,这是人所皆知的道理。但在暑假的时候,我却发现了这样一个反例,那就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那是一个非盈利性的教育机构,她的使命就是向学者们和研究者们传授土地经济学、税收政策、城市经济学的知识。由他们出钱,提供教材,提供地方,提供宾馆、餐饮和来回路费,来培训中国的土地、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学研究者,帮助他们运用国外主流的经济学分析范式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中,报酬递减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在他们的眼中,在市场上领先的产品或公司最终将会走到极限,从而达到一个可预见的价格和市场份额的平衡。由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都是牛顿主义信奉者,所以牛顿力学的决定论,可逆性,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特征。在他们的世界中,没有偶然性,没有随机性,只要给定足够的参数,一切都可以预知,甚至过去也可以追溯。同时,传统的报酬递减也在暗示,在经济中只有一个均衡点,并且这种均衡意味着一种环境中的“最优”结果,即对资源的最佳利用与配置。总之,这个世界是一个线…  相似文献   

16.
刘毅 《时代经贸》2007,5(10X):223-224
马加爵和李征既属于贫困大学生群体,也是青少年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这两起案件,相隔两年,其发生有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研究这两起案件,对于完善高校教育体制、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完善青少年犯罪的体系、结构等,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因果关系的推断是经济学家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的基础。哲学文献提供了因果关系的一般准则,然而,在经济学中,由于经济现象通常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经济学中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并且不能借助受控实验把特定的因果关系分离出来。于是,在经济学因果关系的推断中,经济学家往往从一些经验线索出发,通过利用或构建内在逻辑一致的理论来赋予经验规律以因果关系要求的内在必然性,从而提出因果关系的假说,并不断为因果关系的假说积累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论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 心理学、文学等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人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行为主体,经济学与管理学都要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必然也要研究人性。然而,作为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并不研究每一个具体的、各不相同的人;而是根据各自的学科目的和研究对象,基于人们一般的普遍的行为特点,对人作抽象化、概念化的假定,以便于分析。这样得出的对人的认识就是行为主体的基本假定,即人性假设。人性假设是经济学和管理学进一步分析的基本前提,也是这两门不同学科的根本区别。经济学和管理学内部对人性假设的认识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对这两门…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史对经济学科的意义及方法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史学科是融合经济学玫历史学的边缘学科,因而在经济史研究中,就研究对象、方法和成果而言,呈现出偏重于历史学或重于经济学的特点来。目前,运用经济学方法、并对经济学科产生较重要推动作用的研究成果已显不足。经济学理论离不开经济史,理由在于:经济史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础;经济理论必须结合经济史揭示的经验性材料才能启发人更好地从实际出发加以应用。经济史研究的方法的创新应加强运用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应注重根据研究目的和可能得到的史料更多地运用经济理论为工具来解释和分析经济事实,如运用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区域经济理论、边际分析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产权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对外贸易理论、城市经济学理论等等。应注重从经济史中总结出特定规律,以对现有经济理论进行补充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李鹏举 《时代经贸》2012,(14):190-190
本文从经济学上分析了民间借贷存在的必然性,揭示了其中的乱象及危险性,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民间借贷的比较优势及其有效边界,近一步探讨了危局的根源,并对症下药,提出了一些破局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