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族抗联女战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管理局副局长李在德。原籍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安北道,1910年日本人侵占了朝鲜全境,她一家老小离开故土。辗转到了中国。李在德的童年,是在颠沛流离、饥寒交迫中度过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G”难题     
众所周知,军事领域内能够实施准确无误的侦测、监听手机通信讯号的装备,主要有电子侦察卫星及其地面接收站。自1962年5月,发射世界上第一颗电子侦察卫星以来,美国至今已发展了低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大椭圆轨道卫星等五代电子侦察卫星,这些侦察卫星不仅功能齐全、寿命长、实时性强、适应范围广,而且星上电子侦察设备的信号处理能力与处理速度极强,并具有优异的抗干扰能力、变轨能力及抗摧毁能力。为配合卫星监视行动,美国还与盟友们建立了2000多个监听站,形成了覆盖全球的通信监听系统。通过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监听网络,可以对全球通讯系统进行适时监听和控制。也就是说,人们每一次使用手机,都要经过美方的"过滤"。  相似文献   

3.
苗萌 《理论观察》2008,(1):36-37
围绕朝鲜核问题,朝鲜、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六国齐聚一堂,为寻求解决之道已举行过六轮会谈,但六国各有各的考虑,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朝鲜和美国是两大主角,前者视安全和发展为第一要务,后者则旨在防止核扩散和增强其在东北亚的存在;中国是积极斡旋者,努力推动朝核问题和平解决;韩国谋求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俄罗斯发挥平衡作用,希望维护其在东北亚的利益;日本注重优先解决日朝双边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明万历二十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率军侵略朝鲜,初期几乎占领朝鲜全境速胜的原因:日本对入侵朝鲜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朝鲜国内政局不稳,面对日军入侵,毫无准备;当时日本的国力已经远超朝鲜,军队的战斗力也强于朝军;明朝内部对派兵援朝分歧严重,出兵迟缓。这次战争,对中、日、朝三方乃至东亚国际关系格局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万宝山事件,是九一八前夕,日本为了武装侵占中国东北而蓄意制造的借口之一,也是企图出兵东北的一个尝试。日本唆使朝鲜移民擅自远离限制垦居区,到无居住权的长春县境内,勾结中国奸商,非法租种农田。1931年7月,日本警察和宪兵以保护朝鲜人为由,开枪镇压中国农民,强行开垦农田,打伤多人。万宝山事件发生后,日本方面颠倒黑白并且极力扩大事端,乘机在朝鲜各地大肆煽动反华、排华,蓄意挑拨中朝关系,旨在激化中朝矛盾,并为日本侵略制造舆论。日本一手制造的万宝山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其阴谋。使得中国和朝鲜两个共同被日本侵略的民族的关系遭到破环,也为发动九一八侵略中国东北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6.
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东邻朝鲜、俄罗斯,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东北亚经济圈腹地“金三角”内中方的支撑点,是中国图们江区域发展的核心区,是一座以工业、商贸、旅游业为主的具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沿江、沿海、沿边开放城市。  相似文献   

7.
一、日本高速铁路建设的历史背景日本高速铁路(日本称新干线,以下均称新干线)的建设设想始于30年代。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日本的东部、中部经过日本本土和朝鲜运往中国的兵员和军需物资大量增加。但当时的东海道本线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运量需求。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满足军需物资输送的需要,日本政府提出了“大东亚交通体制”的设想,计划修建朝鲜海峡隧道,把日本本土铁道和朝鲜、中国东北铁路有机地联系起来,野心勃勃地要建立以日——满——华为轴心的“大东亚铁路运输  相似文献   

8.
古代日本是一个以生产陶器为主的国度,其生产瓷器的历史仅仅只有400多年,远远晚于瓷器发源地中国。据说,日本当年最著名的瓷窑还是在朝鲜人的帮助下建立的。但是,当前国际市场上的日本日用细瓷产品占据了欧美外来瓷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2006,(9):56-56
英国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世界上首架太阳能无人驾驶间谍飞机并试飞成功。该飞机可从6万英尺(约合1.83万米)的高空拍摄照片,为军队提供类似美国侦察卫星但却更便宜的侦察手段。  相似文献   

10.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0,(19):18-21
城市精神:觉醒(上世纪20年代) 代表人物:傅立鱼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894年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同年11月,日军侵占大连,攻陷旅顺。旅大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为了维护其殖民统治。对大连人民实行愚民政策和奴化教育,教育培养“永为日本之忠臣孝子”。  相似文献   

11.
在东北抗击日本侵略14年中,众多朝鲜民众加入东北抗日联军,不仅成为领导者和重要的武装力量,同时与中国人民并肩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回顾这段历史的重要意义是中韩朝三国要牢记曾经遭受的苦难。共同遏制日本右倾化的军国主义复活,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6,(22):14-15
[韩国《朝鲜日报》5月13日]中国产业界和政府最近团结在一个新的旗帜之下,它的目标就是赶上韩国、日本等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3.
1987年下半年以来,日本官方和民间对包括日本、中国和南北朝鲜在内的“环日本海经济合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竹下继任首相伊始便表示要积极为中国和南朝鲜改善关系搭桥,并把它作为其首脑外交的最大目标。日本外务省官员接连发表谈话,表示要充当中国和南朝鲜改善关系的中间人,促进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合作。日本企业对中  相似文献   

14.
泰国海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1~8月泰国的镀锌薄钢板主要进口来源分别为日本、朝鲜、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具体统计数据如下:(单位:吨)日本朝鲜台湾地区中国内地总计一月59761434382364885二月2404795345606655三月1902104534344006781四月29547844063689210五月1722202025105136765六月292174725703804989七月290167021927964948八月2783268244310977086总计778015…  相似文献   

15.
【韩国《朝鲜日报》6月12日】在俄罗斯最高实权者、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一普京的故乡,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地区,中国和日本展开了“投资战争”。  相似文献   

16.
《环球财经》2009,(5):12-12
朝鲜中央通讯社4月5日发表新闻公报说,朝鲜于5日当地时间11时20分(北京时间10时20分)在东海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这一卫星利用朝鲜研制的“银河2号”三级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发射后9分2秒后准确进入轨道。  相似文献   

17.
朝鲜的经济变化与中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朝鲜经济变化过程中,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对朝鲜的无偿援助、贸易和投资为朝鲜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中国成功的改革开放模式为朝鲜提供参考与借鉴;中朝韩三国区域合作既有利于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又可以消除韩国对中朝经济合作的担心和竞争心理,更可以促进朝鲜经济开放,减弱朝鲜对体制安全的忧虑,并逐渐引导朝鲜融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之中。  相似文献   

18.
构建“日本海航路”交通网络是战前日本帝国主义“环日本海战略”的重要一环,所谓“环日本海战略”,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将日本海对岸的朝鲜,中国东北及苏俄远东地区,划入日本势力范围,形成由日本控制的“环日本海经济圈”,从而实现使日本海“内湖化”的扩张战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日本十分重视交通建设,积极开发“里日本”沿海港口贸易,策划构建由日本经“北鲜”(朝鲜半岛北部)三港直达中国东北的“日本海航路”,力图打通“日满联络最短线”,加深“日满鲜”一体化,最终为“环日本海战略”的实现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朝鲜印象     
劳理 《东北之窗》2008,(9):78-80
对外界来说,朝鲜是一个神秘的国家,到那里去的外国游客还比较少,主要是来自中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日前,笔者有机会随团朝鲜去旅游,所见所闻给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报道》2011,(2):30-31
1894年朝鲜当时为清朝的册封国。7月25日,日本进攻驻朝鲜的清军,挑起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4月,清朝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朝鲜是自主之国。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朝廷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