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3.
4.
5.
6.
宏观经济学中投资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总量投资理论;第二阶段的新古典(neoclassi-cal)投资理论;第三阶段的q-理论(q-theory);第四阶段的不可逆性投资理论。文章针对4个阶段的理论发展,依据各理论之间的理论渊源和联系,试图从投资决定、投资调整和投资调控3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8.
9.
10.
欧共体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丁地 《重庆经济》2004,(7):24-24,37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二十年“建中心、奔小康”的战略目标和前十年打基础、上台阶的工作要求,重庆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未来几年内仍将处于经济总量扩张和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加快缓解的“爬坡过坎”阶段。在这一发展时期,投资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应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投资     
《中国西部》2009,(4):18-18
富豪理财投资从股票转到房地产 2009年1月15日,胡润研究院在上海第五次发布《2009至尚优品——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报告称,今年富豪的理财投资方向从股票转移到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比例从去年的26%上升到34%;股票投资比例从33%下降到18%。  相似文献   

15.
《重庆经济》2005,(11):15-19
一、1-9月投资运行特点 今年以来,受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效应影响,投资增长一度出现逐月走低、深幅回落、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态势。针对投资运行出现的新情况,市委、市政府及时研究部署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促进全社会投资从5月开始逐月回升。1-9月投资完成1150亿元,增长18.4%;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048亿元,增长20.4%。  相似文献   

16.
17.
当今,收藏队伍逐步扩大,无论是下岗职工,还是工薪族、学生、军人、企事业单位职工,从小学学童到耄耋之年皆参与收藏队伍之中,一下从平地冒出了数以千万计的收藏大军,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之感,而收藏投资也正在直线上升,投资领域在不断扩大。许多投资者对古玩、字画、钱币、邮票等下了很大的财注,希望能够保值升值,天上掉下“肉饼”,一夜间暴发成百万富翁。正如收藏界流行的一句口头禅“收藏能致富,一夜变成万元户”就是如此。但其投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甚至亏了血本,导致倾家荡产、外债累累。  相似文献   

18.
周斌  林娟华 《上海经济》2007,(12):66-67
QDII产品比较适合投资者为分散投资风险而进行全球资产配置。但与一切投资品种一样,也面临着一定的投资风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知识需要投资知识提高投资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谈三个问题,一是正确认识技术、知识和资本的作用问题,二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三是探讨建立新的投资、融资体制和机制。一、正确认识技术、知识和资本的作用问题。在知识经济的学习讨论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正确认识知识、技术和资本的作用。知识经济的特点是以知识为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而劳动和资本不再是主要的生产要素。这种观念,从过去最早的以劳动力为主、资源为主、资金为主、发展到知识为主,这是发展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整个经济发展中,资源的作用,劳动的作用,加工制造…  相似文献   

20.
<正> 深圳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政府投资的决策与管理,为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投资环境,政府集中财力,兴建了交通、能源、通讯、供水、排水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社会配套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但在政府投资的管理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投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出现不少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三边”工程,造成工程造价上升;二是对设计图纸缺乏应有的监控,设计中少数设计人员盲目加大安全系数,造成浪费;三是不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片面追求高标准,特别是装修材料的高档次;四是招标投标工程面窄,招标投标书编制缺乏统一规范,施工组织设计不周。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政府投资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如何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成为当前投资管理工作的重点。围绕这个重点,今后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项目前期工作,严格项目审批管理 各类投资项目都必须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的科学论证和决策程序,坚持“先评估、后决策”的原则,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工作。大中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须由计划部门委托专门投资咨询机构进行评估论证,广泛听取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努力减少和避免项目决策失误,未经评估论证的建设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