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外包正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宠。近几年,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也逐渐发展壮大,但是与印度等国相比,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并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本文从服务外包的概念和分类入手,比较中国服务外包产业与其他产业发达国家的竞争力,通过钻石模型和竞争力过程理论模型,分析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找出制约产业发展的不足和劣势,进而提出增强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运用一种研究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工具———钻石模型,对哈大齐工业走廊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哈大齐工业走廊服务外包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在高级人才要素、企业规模、竞争能力、供应商能力、专业化生产程度等方面与国内发达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影响因素的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八维度模型,进一步构建浙江省各地级市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指数的评价指标。通过调研和搜集数据,运用多层次主成分分析法,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作为样本进行综合测算,全面比较分析11个地级市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现状,力图更加清晰地认识浙江省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格局,为浙江省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后续研究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服务外包已经发展成为万亿元产业,并且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服务外包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活力。在数字变革发展趋势之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在畅通双循环中的"黏合剂"作用,着力推动服务外包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拓展在岸市场空间、优化综合发展环境、加强品牌培育等工作,加快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效益方向转型升级,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服务外包接发包中心,进一步将服务外包发展成为打造"中国服务"和"中国制造"品牌的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代服务外包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离岸(海外)业务在促进产业成熟和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服务外包企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服务外包的行业特性,国际并购成为获得离岸业务的主要方式。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某些服务外包企业已经具备了从事国际并购的能力,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支持。国际并购将成为未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获得离岸业务、提升专业技能、获取专业性资产、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企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叶娇  秦涛 《经济视角》2010,(12):35-36
本文利用1998—2008年相关产业数据进行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影响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产业发展能力"与"市场潜在能力";第二,对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才要素",其次是"相关产业支持"和"相关法律政策环境";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服务外包为突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转移正在席卷全球.我国沿海城市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已成功地承接了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加快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沿海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烟台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城市,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烟台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是:从战略高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依托比较优势,重点发展业务流程外包;政企合力,加快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和引进;积极拓宽国际市场,开发国内市场,使两者相互促进;加快成立并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加快资源整合,以提高服务外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1998-2008年相关产业数据进行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影响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产业发展能力"与"市场潜在能力";第二,对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才要素",其次是"相关产业支持"和"相关法律政策环境";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与一些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对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的同时,在发展规模、竞争性资本、客户互动技能及环境禀赋方面应采取制定服务外包发展规划;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培育国内市场,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吸引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提高服务意识保证服务质量等措施,以提高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猛,如何推动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的创新、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限制因素,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提升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9~2012年度区间全国21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数据分析,对我国城市服务外包综合竞争力进行研究,借助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位理论与方法,在确定城市服务外包综合竞争力生态位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包括3个维度、8个模块以及26个考量指标的城市服务外包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21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生态位进行了计算,根据结果对其服务外包综合竞争力生态位进行了态势等分析,明确了21个基地城市服务外包综合竞争力实际状况,为下一个五年计划中统筹与优化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预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3,(7)
文章选取了2007年到2011年五年以来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最佳实践50强排名中与天津市相关的前10强企业进行分析,利用波特竞争力模型,从行业内竞争、潜在进入者威胁、替代品威胁、供应商和购买者五个角度对天津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增强天津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服务外包产业作为天津市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本文利用PEST分析法对天津市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天津市服务外包产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加强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快引进高端服务外包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服务外包产业正迅速发展.厦门作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积极融入服务外包的发展潮流中,力争打造海峡西岸服务外包中心.本文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工具,对厦门服务外包产业的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大力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面对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差距,高职院校要从外包知识普及、学科融合、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师资培养等多个层面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更好实现高职教育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对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来有为  马骏 《发展研究》2010,(12):34-36
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领域逐步拓宽。不过,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当前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企业规模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弱。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建议重视下述的工作:扩大服务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服务外包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产业结构正在兴起。我们应顺应潮流,抢抓全球服务外包蓬勃发展的机遇,迅速增强我国外包产业竞争力,让服务外包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绿色引擎。"文章对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的需求、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产业价值链同时包含产业链和价值增值两个因素,有助于寻找与探索产业价值提升路径和策略。从软件生命周期、软件产品与服务、企业业务特征3个视角构建了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针对武汉市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现阶段武汉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应走一条“以技术升级和能力升级为主,创新研发与全球运营并重,产品升级与服务升级并重”的价值提升路径,并从区位优势、产业转移、在岸外包、龙头企业、创新发展5个方面提出产业价值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何党生 《经济研究导刊》2010,(27):155-159,166
芜湖市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把芜湖服务外包业放到全国服务外包先进地区中去审视,发展程度接近成本优势型服务外包城市。从服务外包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分析入手,从宏观、中观、微观上提出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秀娟 《当代经济》2007,(16):108-109
文章运用产业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过程这一公式来进行分析.在竞争力资产部分,主要从市场竞争力和资源配置力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在竞争力环境部分则从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服务环境进行分析,服务环境部分重点从外包地区商业软环境进行分析;在竞争力过程部分则主要从济南市企业的结构、战略、成本、能力等商业硬环境来说明济南市服务外包业务.希望以此引导济南市外包业务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