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破坏是目前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短板。污水资源化利用是破解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多赢途径,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九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切合我国实际的有力措施,既可提高水资源供给能力、缓解供需矛盾,又可减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许多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处理厂投入运行后,面临着产出的污泥处理处置的新问题。如何在建设资金、运行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能够做到资源化利用,也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对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太阳能自然干化+好氧堆肥发酵+造粒烘干制肥"的工艺,与其他污泥处置工艺相比,具有投入建设资金少、节省运行经费、生产管理简单、产生经济效益等特点,以10万吨/日规模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例,污泥处置设施建设费用估计900多万元,建成投产后可年产有机复合肥10000吨,实现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为中小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出路。  相似文献   

3.
韩冬梅 《商》2013,(1):183-183
保定市属于极度缺水的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较突出,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保定市水资源和生活污水处理后的回用现状,对促进保定市生活污水资源化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许建新 《致富时代》2011,(2):152-152
我国的水污染严重,这是长期以来企业排水工程欠账太多之故,每年有近300亿立方米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使水环境的污染量大大超过了自净能力所能遭遇的程度,从而损坏了水的良性循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加剧,进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的加重,使人们已警觉到污水再生处理已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可持续生存。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水资源日趋枯竭的严峻形势下,对废水进行处理和二次利用,实现污水资源化,对于缓解水资源压力、平抑水价、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水主要利用污水处理厂的二级排放水,再进行深度处理,经过了沉淀、加氯消毒、混凝、澄清、过滤等多道工艺,水质可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景观用水、浮尘净化、车辆清洗、生产降温、卫浴用水等领域,可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中水在运用过程中,由于流通环节少,节省了水资源费、水与远距离输水的能耗费用和基建费用,从而有效降低了回用水的制水成本,城市污水处理后回用于农业生产和绿化,不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而且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环境效益。该文阐述了中水回收利用的重要意义,对中水回收利用的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对中水回收利用技术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商》2015,(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将会越来越大,同时污泥的产量也会剧增。本文针对污泥的处置现状,对污泥处置方式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并提出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以及其技术难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琳 《市场研究》2012,(4):49-52
<正>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然而,我国地理、气候条件特殊,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多水少是基本水情。2/3的城市缺水,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  相似文献   

8.
洪水具有水害与兴利双重属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为充分利用水资源,需要树立科学的防汛理念,改过去的视洪水为猛兽向人与洪水和谐共处转变,从过去单一的控制洪水向全面管理洪水转变,实行控制洪水与利用洪水相结合,实现洪水资源化管理。本文主要介绍了洪水资源化实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对水体的污染已经危及到了人类本身的生存,依靠传统的污水处理描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需求。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越来越多地被世界各国所采纳,经过深度污水处理技术排出的水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绿化、电厂冷却、河流和湖泊补给、洗车、水冲厕所、道路冲洗等领域,一定程度地缓解了水资源匮乏与人类用水需求增加的矛盾。本文首先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严峻形势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需要出发,主要分析了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目的是从技术角度研究污水深度处理的可行性,以便为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处于全国排头兵的地位?但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型增长模式给广东省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以水资源为重。目前,广东省水资源环境口益恶化,水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污染等水问题已成为广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通过立法,将合理水平的水资源费纳入水资源产品价格体系,使水价从根本卜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并向市场发出正确的价格信号,是实现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鼓励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和高效利用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看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递增,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出量日趋增多,污水的资源化、污水的再生和利用既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有效地保护了水环境,有利于实现城市水系统的健康、良性循环,从长远来看,这将是有效地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的优化途径.如何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管理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可特续发展是21世纪时代发展的主题.所以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得水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水资源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农业用水量约占经济社会用水总量的62%,干旱半干旱地区比重更高。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每提高0.1,就能节省300多亿立方米水,节水潜力巨大。大力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对于缓解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深远意义。一、农业高效节水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然而,我国地理、气候条件特殊,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多水少是基本水情,三分之二城市缺水,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对水资源的  相似文献   

15.
污水能“卖钱”,而且也将在人类生存环境中如煤炭、森林、矿产一样成为和自然水体并存的一个新的重要资源,之所以污水能如此重要,是因为人类生存环境中淡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水污染的日益严重.而污水也将像矿产一样经过收集和净化处理后,以“中水”的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到农林灌溉、园林绿化、市政消防、工业冷却、生活辅助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水资源进行了概述,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农业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方案措施与农业水资源环境保护问题,即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的经济效益;革新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大对水资源防污、治污力度,实现工业和生活污水再利用.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能否解决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下,不断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沿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信阳市作为河南省水资源占比大市,在全国创立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大势下,更应以建设南湾湖、出山店水库等重要水利建设为重点,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加快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打造人水和谐、人水相亲的生态城市,对于实现我国现阶段调结构、促增长,解决水资源紧缺、水环境失衡等复杂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态文明和谐发展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建筑垃圾的特点趣过借鉴国外处理建筑垃圾的一些方针政策、先进经验和处理方法,提出了我因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对策,同时提出了目前我国在建筑垃圾处理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方式,从而为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20.
《商》2016,(6)
<正>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重点海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日益加重,水资源短缺加剧、水生态损害严重,特别是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水资源是帮助缓解水污染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中国水资源管理现状(一)中国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大气降水,附存形式主要为地表水和地下水是中国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总体来说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水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