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止银行挤兑:存款保险与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一国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在金融业开放后,受国际金融业的剧烈冲击,国内金融业的竞争更加激烈,银行破产将不可避免.如何防范由单个银行挤兑而引发的金融恐慌,从而有效避免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是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新挑战.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都是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两种制度的比较研究后,认为我国目前不宜设立存款保险制度,而重点应该完善最后贷款人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几乎是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而银行更是金融的中枢神经系统。频频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各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累积,加剧了整个金融体系风险,动摇了国民和外国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信心,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的绝对主导地位决定了其比例过高的不良资产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金融风险,努力防范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成为降低金融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通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革历程的分析,揭示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革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产生了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这是我国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重要隐患。因此,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及财政风险,必须完善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减少其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银行监管的目标模式是银行监管制度的核心和灵魂.综合考虑我国银行业风险的现状,国际监管的发展态势,国内金融改革的总体趋势,以及我国金融开放的整体要求.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模式选择,应以提高金融效率控制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目标,充分规避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市场化法制进程,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银行监管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银行监管的目标模式是银行监管制度的核心和灵魂.综合考虑我国银行业风险的现状,国际监管的发展态势,国内金融改革的总体趋势,以及我国金融开放的整体要求.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模式选择,应以提高金融效率控制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目标,充分规避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市场化法制进程,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银行监管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文良旭 《西部金融》2011,(12):65-66
本文对经济欠发达县域设立村镇银行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经济欠发达县域设立村镇银行的路径选择。村镇银行应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地方政府要最大限度地对村镇银行进行扶持;管理部门要为村镇银行的设立和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金融风险此起彼伏,如2008年美国次级贷危机、2016年欧元区经济风险。如何防范金融风险,成为各国学者竞相研究的课题。由此,本文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机制的改革经验,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机制进行剖析,提出了建立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完善防火墙制度、加强信息披露、建立逆周期监管制度等,旨在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策性银行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产生的.从总体运行情况看,三家政策性银行在贯彻国家宏观政策、支持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讲,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管理存在着比商业银行更高的风险.此风险不会因为政策性银行的特殊背景就会消失,也不可能完全由国家财政来承担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加强风险管理,防范金融风险是政策性银行执行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部分,也是为了更好地、更长期和更快速地支持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受各种因素特别是制度性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本文从制度性方面阐述了金融风险的成因,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性安排,调整产权关系和政企、银企关系,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和制度创新,来最大限度地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跨国银行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中国的银行也开始走向国际大舞台. 然而,金融风险、监管不善等原因,导致跨国银行破产,由于跨国银行的广泛性与国际性,涉及各国的破产法律也不尽相同,现行国际上的跨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原则有:普遍性原则与地域性原则、单一实体原则与独立实体原则. 如何适用跨国银行破产法律,解决法律冲突问题,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通过对美国、英国破产法律的研究,对我国跨国银行破产法律适用问题提出建议:完善国内破产法律、加强国际合作、坚持新实用主义原则、设立专门破产法院,做到跨国银行安全退市,最大限度的保护债权人利益,保护本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