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茂栋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2006年6月20日,身为分众无线传媒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分众无线”)首席执行官的徐茂栋在北京新闻大厦举办的“无线营销先锋论坛暨分众无线广告体验大会”上高调宣布分众无线的主营业务,并表示愿与各界携手推动中国无线广告发展的决心。  相似文献   

2.
《三联竞争力》2008,(8):17-17
2008年6月30日,分众无线散了。 当日,隶属分众的全资子公司分众无线宣布大规模裁员,包括分众无线CEO徐茂栋在内的重要高管和骨干员工集体离职,涉及离职人数200多人,占到公司总人数的2/3。而这距离其新产品“分众蓝海”的发布还不到半个月。  相似文献   

3.
分众和聚众打开了一个新市场,但也许会创造出一个比“无聊”更可怕的生活环境聚众传媒正处在紧张的上市前夕,竞争对手分众传媒便搞了一个“分众化电视媒体的价值与误区”高峰论坛,论坛上,尼尔森发布了一项报告称:对上海、北京等十大城市中的前100幢重要商业楼宇进行的调查表明,液晶广告媒体的渗透率达93.9%,其中分众传媒的平均覆盖率为81.8%。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国第一个官方慈善无线网站—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官方无线网站I.L.CN正式开通。该网站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与分众无线合作开通。分众无线负责站点的建设维护、技术支持与内容更新,将最新的救灾、捐赠信息,并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广大手机用户。  相似文献   

5.
周晴 《广告大观》2008,(6):141-141
2008年5月28日,分众无线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召开发布会,重磅推出其自主研发的“分众蓝海”(L.cn)移动营销平台。作为中国当前最大的移动营销平台,“分众蓝海”为数千万中国中小企业打开了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手机移动营销之门,因此引起众多企业主及业内专家的高度重视。堪称一次无线移动领域的营销巨变。  相似文献   

6.
分众之鉴     
江南春后来深自反省,认为错在"为并购而并购",忽略了客户需求。在蓝色光标疯狂并购之前,分众传媒是翻覆广告传媒行业的震撼性大买家。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由于荷包饱满,分众几乎"批量式"地在各个业务领域搜索清盘,务求达到垄断地位;例如分众2006年切入手机广告领域,一下子并购了北京凯威点告技术公司  相似文献   

7.
《商界》2007,(4)
类型通过横向并购(现金 股票)将“竞争”转化为“竞合”运营路径2006年1月7日,分众宣布以现金9400万美元,总价格3.25亿美元收购聚众传媒的全部股份,将后者分布于全国43个城市的3.6万块显示屏全部纳入新分众的版图。  相似文献   

8.
王采臣 《创业家》2013,(6):89-90
新客户不买单,老客户不满意,分众Q卡虽然设想美好,但失败也理所当然。分众Q卡,2011年10月9日正式推出,2012年下半年逐渐销声匿迹。这张小巧别致的小卡,背后是分众传媒当家人江南春的O2O广告媒体帝国梦。2013年5月,一位参与过Q卡项目的前分众员工对我们讲述了Q卡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三联竞争力》2008,73(4):10-10
3月15日,央视晚会揭开黑幕,分众无线掌握了中国5亿多手机用户中一半用户的信息,仅其郑州分公司的短信日发送量就达2亿条,分众“短信门”由此大开。这家拥有纳斯达克上市企业的业界新宠正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不仅旗下分众无线引以为豪的新型盈利模式为人诟病,公司应对信任危机的公关手段也被嗤之以鼻。  相似文献   

10.
林涛 《中国品牌》2008,(10):64-66
江南春是如何让分众的并购和市值增长互相促进江南春用并购作为分众2008新年的礼物。2007年12月10日,江南春半道劫下业已完成上市路演的玺诚传媒。按照协议,分众传媒将以1.684亿美元现金收购玺诚所有股权,在协议完成后的24个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众传播的企业广告媒体选择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双玫  李煜 《江苏商论》2008,(1):106-108
大众传播时代,"有一半广告费被浪费"是企业普遍的苦恼。针对目标受众精准细分而诞生的分众传播的出现,使企业一贯使用的与大众传播方式相适应的大规模,粗放性的广告媒体投放策略显得不再适宜。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广告投放及媒体选择现状的分析,在分众传播的理念下,对提高企业广告效率、科学的媒体投放选择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08年6月18日,“扬帆分众蓝海,领航无线未来——分众蓝海(L.CN)启航仪式”在北京隆重召开,分众无线向与会嘉宾隆重推出自己斥巨资历经三年研发打造的分众蓝海这一颠覆传统的全新营销工具。业界权威专家现场开讲国内外移动营销市场业态,共同探讨当前和未来最适应市场发展和企业需求的营销蓝海战略。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上市刚满7年的日子,分众传媒(Nasdap:FMCN,下称“分众”)就遭遇了“七年之痒”。 7年前的2005年7月,分众以“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的身份登陆纳斯达克。在经历了2005—2007年的疯狂增长、备受追捧,2008—2009年的拨乱反正、股价跳水,2010—2012年的增长趋稳、股价疲软以及浑水做夺之后,  相似文献   

14.
唐洁 《华商》2008,(20):13-14
2005年7月,"分众传媒"成功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成为海外上市的中国广告传媒第一股,震撼业界。此后,分众传媒倾力打造"生活圈媒体群",这更让分众互动模式成为广告界的关注焦点。深入挖掘分众互动模式背后所隐藏的巨大传播价值,是分众互动走向成熟化市场运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王伟的“直效传媒”很像分众传媒的翻版,无论是对中高端消费群的场所覆盖,还是强调注意力与强制性。如今分众的商业故事为人津津乐道, 而王伟的“直效传媒”是否有天会尽人皆知  相似文献   

16.
新浪在完成对分众的合并后,年收入将达到50亿元以上,从传媒行业角度看,新“新浪”无论影响力还是规模,都仅次于央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告》2008,(7):103-103
分众好耶CEO朱海龙1、您对现在互联网广告的竞争程度怎么看?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发展很快,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发展潜力也很大,各家都有充足的市场去开发,所以我认为,目前中国的互联网竞争不是特别激烈。2、好耶监测着互联网40%的流量,这为好耶整合网络广告市场提供了怎样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9,(2):103-103
2008年12月22日晚,新浪和分众宣布,新浪将增发4700万股支付给分众传媒,收购分众旗下的户外媒体业务,包括分众楼宇电视,框架广告以及卖场广告等业务相关的资产。分众将会按比例把获得的新浪股票发给分众的股东。双方董事会已经批准不需要股东大会批准;交易预计2009年上半年完成。  相似文献   

19.
分众的危机     
易夫 《广告大观》2007,(5S):46-47
物权法的出台是否对分众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江南春对媒体小心谨慎的态度来看,至少表明这是横在分众面前的一道坎。分众如何化解这个难题,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也是本文关注分众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20.
《广告大观》2005,(11):16-16
全球最大的市场调查公司AC尼尔森10月中旬公布了最新调查数据,数据表明,国内楼宇电视广告巨头聚众传媒和分众传媒平分天下。从7类楼宇场所总计市场占有率来看,两大公司总共占据了96.5%的市场份额,其中分众的占有率为49.8%,而聚众则以46.7%的份额与分众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而在细分市场上,双方也是各有千秋,分别拥有各自的“强项”,让后来者几乎无处插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