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模式是指化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按其价值取向产生、积累、形成和发展逐步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形态.不同的化模式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化是以追求和谐为其价值取向的.以人际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群体和谐,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理想,构成了中国传统化发展的模式.在近代,这种追求天人一体、群体认同、中庸和平的和谐化模式受到个人本位崇尚力争的西方明的冲击.处于劣势力的地位.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末,随着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种族问题、宗教问题、地区冲突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的不断的出现和各种矛盾的激化,和谐化莫式在调节人与自然、人一人、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价值与作用日益显现.怎样充分地发掘和发挥中国传统化莫式的科学价值.推动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建设,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余康 《企业文明》2013,(1):56-57
学习型组织是让组织持续学习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以便让组织里的人们平等地和谐地进行个人和集体学习,并应用学习到的成果来促进个人和组织的效能增强,从而提高组织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过去讲的企业竞争力指人才的竞争,学习型组织理论讲的企业竞争力指学习力.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将成为现代企业竞争力高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和谐是艺术美,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相处的理想状态。要实现和谐,就要既讲科学又讲民主,既要满足大家的基本需要又要让大家能够实现自我。在这样的氛围里,领导力不是指地位,不是指权力,也不是领导者个人的专利,而是存在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一种互动的积极的影响力。和谐领导力影响下级不仅靠硬权力,而且  相似文献   

4.
我国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自身发展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我国社会与国际环境之间关系的和谐等方面.在处理各种关系之间的和谐时,市场营销的和谐不仅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促进其他各方面、各层次关系和谐的一项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孙琪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4):196-197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各种人才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必然受到所处环境的制约。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才的竞争,就是人才环境的竞争。就河北而言,要实现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打好"四大攻坚战",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不可或缺,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大环境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正确处理好个人、企业、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企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职工群众的共同愿望,越来越多"和谐企业"的实现会带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和谐企业"概述 和谐企业即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其核心是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期刊荟萃     
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荣长海在2005年4月20日《人民日报》撰文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对于和谐社会的具体含义,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在这五个方面中,最重要的应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是因为,个人自身的和谐只有在集体和社会中才能实现;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必须以个人之间的和…  相似文献   

8.
<正>人才的解释有多种,《辞海》中称”人才是指有才智或有高尚品德的人”。《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人才指德才兼备或有某种特长的人”。《管理学辞典》说:“人才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能以创造性劳动对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对人类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则认为“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9.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和谐,关键是要最广泛、最充分、最大限度地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谋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万物和谐,贵在人和.社会和谐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所谓人际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际和谐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而人际和谐的深层结构是经济关系.当前,影响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最根本问题是享有经济权利上的不和谐.社会和谐取向下人际和谐的实现路径在于处理好经济关系,处理好各方的经济利益,才能消解矛盾,才能避免冲突与对抗,才能最终建成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一、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卡耐基说过:"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从一定意义上讲,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文章就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阐述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剧,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江泽民主席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人才,一般指有才识学问的人,泛指人群中具有某种特长的人。企业人才则是指那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科技和管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较高的技能和能力,能够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对企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人。确立人才管理的新理念是管好人才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宝贵遗产。思想家们把和作为一个哲学的抽象范畴加以研究,通过对范畴的研究,揭示出了和谐的本质、价值与机理。这种和谐思想蕴涵着清晰的逻辑层次: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和谐,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的和谐。古代思想家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高层次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一是低一个层次的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传统和谐思想。几乎涵括了宇宙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所有重大关系。这些思想,特别是它关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思想,对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其实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其中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1.提高人文素质修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人才测评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脱胎于心理学相关理论.正式由于人类心理学特征存在着明显差异,但心理学特征有存在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使得心理学具有可测量性.心理学特征的量化与个人的能力与素质有一定程度的对应性,因此心理学测评理论与方法可一定程度上指导企业的人才选拔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关于和谐旅游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和谐旅游的内涵 旅游是人类为满足物质和精神上的某种需求而离家客处外地进行游乐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在这种特殊的活动中,人们必须处理一系列复杂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旅伴之间的关系、人的身心关系等.和谐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事物之间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旅游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实现和谐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史为鉴话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人才是一项专门的学问。自古以来,中国的统治者们把选才用人这门学问称之为用人之道,可见其重要性。何为人才何为人才?这是在选才用人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的一个根本问题。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出较多贡献的人。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人才也可区分成不同的层次,例如:高级人才、中级人才和一般人才。不同层次的人才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漫漫历史长河中,之所以有那么一些人士被历史记载下来,彪炳千古,正是因为他们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或巨大的作用。发现人才之道人才资…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女性人才是相互制约的,相互促进的。妇女占全国人口一半,这一半人作用的发挥,无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使妇女成才不仅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妇女寻求自身社会地位和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观需要。因此,本文试以竞争的角度来谈女性人才。一、创造一个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环境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作出某种贡献的人。马克思指出:女性人才的产生取决于女性自身的努力程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是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反思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人才,并非是指具有高学历或高收入,也并非一定是具有经济地位或社会地位的人.从现实意义上来看,特定领域内"人人皆可成为人才". 如何让人人都成为人才?离不开两个字"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