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建立东北地区智能化粮食物流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立东北地区智能化粮食物流体系势在必行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正常年景粮食总产量为80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5%以上,其中玉米产量已连续多年占全国的30%以上。东北各省平均粮食商品率保持在70%以上,每年都有2000万吨的商品粮通过粮食物流系统供给国内销区市场并出口到世界十几个国家,东北地区现有粮食物流系统为该地区乃至全国的粮食经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现有粮食物流体系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流通梗阻,不能解决粮食流通的及时、快捷问题;二是不正常现象频发,手续…  相似文献   

2.
三月的松辽平原,黑土地上悄然融化的瑞雪升腾着春天的气息.作为世界著名的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吉林省,2008年粮食再获特大丰收,总产量达到568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多年来,吉林省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量、粮食调出量和玉米出口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的东四盟市)历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粮仓”之称,其玉米、大豆、稻谷等粮食生产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振兴东北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振兴东北农业成为振兴东北战略的重要基础。如何将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优势转化为农业生产优势,为振兴东北农业和农村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振兴东北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情况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十分优越的粮食生产条件,其粮食常年产量约为5500-7000万吨,约占全国粮食总…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粮食主产区贡献了全国约3/4的粮食总产量,其粮食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产能,对推动全国粮食生产起到重要引擎作用。本文结合全国粮食生产水平,从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三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并得出相关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粮食物流与外运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等国家安全战略相比,粮食安全更具有基础性作用。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主要产区,目前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外运量占全国粮食跨省流通量的  相似文献   

6.
素有“粮豆之乡”、“松辽平原第一仓”美誉的吉林省榆树市,近年来通过采取生态保粮、设施稳粮、科技增粮等措施,粮食产量逐年递增,粮食产量、商品量连续多年居于全国县(市)之首,201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4.2亿斤,实现了粮食生产“九连冠”的目标。然而,粮食单产不高的难题,却一直困扰着这个传统的产粮大市。  相似文献   

7.
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为557亿公斤,粮食商品率80%,两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成为我国“北粮南运”战略方针的重要关键点。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而玉米又是吉林粮食作物中的当家品种。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长春)玉米产销衔接会上,吉林省副省长田学仁介绍,吉林玉米连年丰收,2006年全省玉米产量达到396亿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演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稳住了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能力就稳住了全国粮食安全的大局.文章从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三个方面详细剖析了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安丘市粮食生产与流通情况的基本现状 安丘市现有耕地9.39万公顷,长期以来就是粮食主产区,曾经连续多年为全国粮食百强县之一,1991年列全国第49位。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和农村政策的不断完善,粮食生产和流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粮食生产发展较快。全市200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43.7万吨,比前五年的粮食平均总产量增长了33.6%。  相似文献   

11.
构建科学的粮食物流体系 加快东北地区粮食物流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粮食经营主体迅速增加,东北地区的粮食流通形成了散、乱、弱的局面,现代粮食物流业之间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这种粮食流通体系对粮食商品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并直接导致产销衔接不畅,运输成本增加,无法保证重点企业粮食的运输,给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价格都带来负面影响。一、构建东北粮食物流体系势在必行东北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正常年景,东北三省及内蒙东部地区粮食产量为8000万吨左右,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6。商品量为4300万吨左右,占…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吉林省榆树市粮食总产量达到327.9万吨,再创历史新高,保持全国产粮冠军县的位置,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这得归功于榆树在政策兴粮、科技兴粮、投入兴粮上“做文章”,采取措施确保科技与投入的紧密结合,选准项目必保投入。  相似文献   

13.
《南方农村》2005,(1):56-56
目前,产粮大省河南的粮食年加工转化能力已达2700万吨,居全国首位。全省粮食总产量的近63%实现转化,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整合环渤海地区粮食物流资源解决东北粮食南运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地区素有“中国粮仓”之称,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后备基地,东北经济区常年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6左右,每年有大量的粮食销往全国各地。然而“运输难”一直是困扰这些粮食走出东北南运的最大瓶颈。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之一是整合环渤海地区的物流资源。东北粮食南运“难”难在何处1.运力不足难以实现“货畅其流”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运输这一功能地位不断提高,粮食运输成了决定整个粮食物流顺畅与否的重中之重。然而,我国运力不足阻断了粮食物流。据统计,2004年春季,全国各地铁路部门的车皮需求量为28万辆,而能够满足的运力不足10…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吉林省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局面。粮食总产量达到502亿斤以上,比2003年增产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比2003年增加20%。吉林省副省长杨庆才告诉记者,2004年吉林的好局面得益于中央一系列有利于粮食增产的重大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粮食转化是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农业连年丰收,粮食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国粮食年总产量1979—1982年四年平均达到6,017亿斤。在此基础上,1983年猛增到7,750亿斤,比前四年年均总产量增长28.8%。1984年全国粮食达到8,000亿斤,又比1983年增产250亿斤。全国粮食总产量的逐年大幅度增产。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粮食安全态势和趋势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以来,我同粮食连续4年减产,各年度的总产量小于总需求最,产不抵淌,需动用库存。但是由于国家粮食库存充裕,所以粮食总供给最还是大于需求量。据计算,从1999年到2002年全国粮食总需求量从47068万吨增长到48821万吨,粮食总需求量增长了1737万吨。同期,粮食总产量减少5079  相似文献   

18.
在广袤的松辽平原黑土地上,有一个县,史称黄龙府,也就是今天的吉林省农安县。该县幅员5400平方公里,有耕地562.5万亩,人口120万,其中农业人口90万。当地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粮食生产以玉米为主,常年粮食总产量70亿斤,玉米占95%以上,达到65亿斤以上。自2006年起,该县不断创造玉米种植技术和单产的新突破,连年被国务院或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或先进县标兵。  相似文献   

19.
前几年,粮食供求的主要矛盾是产量下降,库存减少,逐渐呈现供不应求之势。2004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才使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全国粮食总产量虽然比上年增产387.5亿公斤,但仍与历史最高水平相差甚远,粮食产需仍存在较大缺口。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产区之一。但近年来,湖北省粮食产量徘徊不前,2011年湖北省粮食总产量为477.5亿斤,仅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17%。提高湖北省粮食贡献率有助于加强我国粮食安全,本文分析了影响湖北省粮食贡献率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湖北省粮食贡献率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