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欧阳  李捷  杨柳文 《企业导报》2014,(17):106-107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了大中城市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为了准确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的绩效水平,本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特点和当前的发展状况,选取了一系列绩效评价指标,引入了层次可拓评价方法,对某三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的综合绩效进行了评价,这样就把社会、经济等定性问题进行了量化,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对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主客观相结合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的方法—熵权-层次组合赋权法,即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再利用熵权法对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权重进行一定的修正和调节,得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权重值,使得风险评价更具合理性。研究结论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为了有效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管理活动中,要完善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为人们提供更良好的服务,有效满足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的要求。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其整体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有效维持城市轨道交通高效发展。要从乘客体验、企业发展以及社会利益等方面出发,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的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相应工作。基于此,文章就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需求,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指标原则和基本要求,探究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有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引入PPP融资模式建设不仅可以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降低项目建设运营风险,同时也可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使得项目设计更加科学。文章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的系统化方案进行设计,包括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的运行环境、参与主体及工作职责、操作程序以及项目评价,以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务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营的时空分布特点,对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进行拓扑建模;研究了节点和区间重要度计算方法,并提出能够表征路网运营安全的表征参数.最后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从系统网络的角度辨识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和表征参数,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安全运营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些年城市基础建设如火如荼,其中城市轨道交通更是成为城市发展的标志.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日臻完善并积累了大量的运营管理经验,但是随着各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诸多的问题亟需解决.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城市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做了具体介绍;对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初期阶段1、3号线的运营模式做了分析与评价;对石家庄市城轨交通网络化的后续运营模式提出了阶段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内地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的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采用半军事化管理,运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相关法律知识来梳理和优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大学生半军事化管理模式,依据规章制度的确定性,用规章制度的权威手段来进行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高等教育优化,有利于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领域所亟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性强、技术设备复杂、客流量大,造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的难度较大,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管理是预防事故发生、提高事故处理应急能力、降低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系数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因素分析入手,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并针对这些风险要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有了长足的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世界上建设里程最长,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基于城市轨道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也应运而生。文章详细地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开发的必要性和建设标准。并通过分析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建设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设意见,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相关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提高专业质量,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