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26):217-219
目前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各高校均从不同层面研究探讨转型发展问题。但是高校转型发展想要卓有成效,关键是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发展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及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办出有特色有水平的地方高等院校。本文首先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革的重要意义;然后介绍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建筑学专业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日益注重培养人才。当今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大量促进社会教育进步的人才。因此,非常有必要探究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为此,文章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的特点、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旨在为培养应用型教育人才带来借鉴和指导作用,从而促进国内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在社会转型期,我国亟需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但是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同时,政府也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上升为国家战略,号召各省地方本科院校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地方本科院校面对来自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双重压力,应积极投入转型发展。一、培养应用型人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教育关乎民族文明程度和社会发达程度。地方高等教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提前,是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目前,  相似文献   

4.
在科技创新、大众创业的背景下,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有着更大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重点阐述了构建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6,(22):238-240
在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转型中,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众所认可的,而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社科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借鉴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从教学目标、规范管理、校内实验平台、校外基地等方面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从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培养面向研制、生产、管理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建设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高等教育模式,首先就应该为高校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结构科学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现在我国很多企业需要应用型高级人才,我国要求大约600所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教育转型时期,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比较广泛,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尤其重要,如何提高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借助于翻转课堂的信心教学模式,用以提升学生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符合现代教育转型时期,教学模式改革需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不断推进管理会计体系的改革,促进了财会人员转型,对管理会计人员的培养更加重视。而作为高校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管理会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培养出来的管理会计人员与企业的发展需求依然存在一定差距。而随着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管理会计教学也必须依此做出一定的调整。本文针对本科院校管理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以期能够不断完善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是培养新型技术人才的重点要求,是国家倡导的高校改革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提高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探索和实践高校转型改革下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由此归纳出的"2+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了与企业的密切关系,重视能力培养,明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适合什么模式,如何开展改革,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新型本科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层次教育。随着我国高校的逐年扩招,高等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作为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形式,应用型本科既有本科教育,更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以突出“应用”为核心,更加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