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产生于西方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期间,通过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人的价值备受关注,而这一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以人为本,其实质则是以人的需求为切入点,以依靠人、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为根本出发点的一种思想与理念.高校作为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摇篮,贯彻执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所...  相似文献   

2.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风格.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新的管理思想,重视"人"在企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演变,人类在不断进行着自我的追问,即人究竟"是什么",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关于这个最基本的人生问题,需要我们用一种超越常识的科学智慧、用一种形而上的思维方式才能达成一种深刻而全面的本真。本文试从人生目的与意义的角度将人的本质在动态方面归结为一种实现,即"人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梁波  陈颖 《河北企业》2012,(12):57-58
<正>一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理论基础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这五个需求层次由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来说,当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从而使高一层次的需求成为主要激励因素。同一时期,一个人的需求可能有几种,但总有一种需求是占支配地位的,对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层次的需求互相依赖,高层  相似文献   

5.
人本管理是在认识社会经济活动中人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这种管理,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相信人的本性、潜能、经验、创造力和自我实现,认为人性是积极的、建设性和社会性的,追求组织行为与人的主体性的有机结合,通过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也可以说人本管理是以谋求人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人性假设与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春燕 《企业导报》2009,(8):168-169
基于四种不同的人性假设理论之上的对人的管理的四种不同模式,提出了现代人除了拥有马斯洛提出的五种基本需求之外,还存在着自律和利他的需求,并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现代人的管理方法——"文化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白永宏 《价值工程》2011,30(18):249-249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功利化不断凸显。功利化倾向是"工具理性主义"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潜藏的危机。从社会分工、职业教育本质以及社会现实条件的整体视角,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结合起来,以"人"的发展为逻辑,实现职业教育范式的转换,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正>家庭服务行业是指以家庭服务为对象,以家庭事物为服务内容的有偿家政服务活动。它由家政服务员、家庭服务消费者、家政公司组成市场化供给需求。随着我省经济转型发展推进,家庭服务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不可缺少和快速增长的一种需求。家政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行业"在我省发展很快,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让家庭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9.
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正是建立在对人自身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并提出人的发展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3个历史形态.本文在对这3个历史形态进行分析后提出6个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经济问题、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是现存的主要问题,这三个问题之间有一个交叉点--人与资源配置的失调.这种失调在哲学层面上体现为人的本性需求--劳动能力未充分发挥,在实证科学层面体现为未充分就业.在人类新的价值理想的建构中,劳动作为一种手段,其功能需要从"谋生"转向"乐生",这就是劳动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现阶段充分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另一方面看老年群体蕴含着以经验、技术和知识为基础的人力资本,如何有效开发和二次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成为缓解老龄化压力、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人岗匹配的视角出发,以岗位所需求知识的来源和应用属性上将老年员工岗位分为4类,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一类岗位的知识需求与不同老年员工的知识能力进行匹配,从而得出每一个岗位类型上有效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有效策略.此外本文得出三点启发:(1)人岗匹配是有效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基本原则之一;(2)应当着重关注以累积性知识为主要知识架构的老年员工的开发与利用;(3)在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多样化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人才是企业之本,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以人为本"就是要了解人的需求,激发人的潜能,坚定人就是资本和资源的理念,提高人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爱护、培养和因人而用,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本文章探讨了以人为本管理方式的重要性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能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物本管理"。当时的管理学家认为,人是经济人(经济动物),人主要是为金钱而工作,为享受物质生活而生存,只要满足了人对金钱和物质的需求,就能调动其积极性。这种管理理论的特点是重物轻人,把人当作工具,甚至当作机器的附属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7,(32):246-247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适用性人才。本文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水工环专业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分析了该专业实践中存在的"短板"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尝试以"职业人"理论为指引,设计优化高职院校实践的基本策略和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李抢辉 《价值工程》2010,29(13):68-69
从物本管理发展到人本管理,与管理理论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发展到"社会人"、"复杂人"和"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密切相关。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本管理兴起的时代背景,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手段人","目的人"和"服务人"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6.
就管理模式的性质而言,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制度化管理",一种是"人性化管理"。前者强调原则性,后者强调灵活性。正确的管理方法应该是在"制度化"和"人性化"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实现两种管理方法的结合。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如何从人的角度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与效果日益将受到企业管理者的更多关注。当前,我国正在推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性化管理"以其浓重的人文色彩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采纳,"人性化管理"也将成为现代化企业成功发展的重要管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邵杉 《人力资源》2010,(7):82-83
最近新版<三国>成了观众们讨论的热点,且不说拍摄手法如何,细品之下我觉得<三国>上演的其实是一部乱世人才招揽谱.作为HR从业者,一边看戏,一边也在思考魏蜀吴三国之主是如何选人、用人的.曹操凭借其"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的思想大胆引进人才;刘备则以"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桃园三结义"和"三顾茅庐",把关羽、张飞、诸葛亮等核心人才尽揽麾下;孙权周围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也是德才兼备,战功赫赫.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把"人"放在了第一位,越来越注重对"人文"的探讨和研究。当今社会,有一种权威的看法概括了"人文"的深刻内涵。"人文"有两个支柱:一个支柱是要实现个人的价值,实现他的权利和能力。第二个支柱,是要有一种归属感,归属于一个共同人类群体,使个人在这个群体中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实现个人与群体的共同进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职工是企业中最活跃和最具能动  相似文献   

19.
需求,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人的思想行为的产生,都是在"需要-动机-行为"这个链条上形成的.因此,要研究人的思想行为,首先要研究人的需要;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从研究职工的需求入手.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左刚  贾亚莉 《价值工程》2011,30(33):259-260
在教育的文化功能、科技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得到不断强化和发挥的今天,能够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为本位,以人为终极关怀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