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易祯 《保险研究》2023,(9):12-31
风险态度是稳定的吗?在保险经济学理论建模时,决策主体的风险态度常用风险厌恶系数来描述,这一系数多设定为常数,其中隐含的假设是,风险态度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群体中保持稳定。本文分别采用手工整理的46篇测算中国和美国风险态度的文献数据库,以及CFPS和CHFS两个微观调查数据库,来重新检验这一假设。研究发现:第一,文献元分析显示,不同文献测算的风险态度差异明显,表现出时间维度、测算方法和群体三方面的异质性。第二,微观调查结果显示,在时间维度上,风险态度相关系数低于0.3;在方法维度上,不同测算方法下的风险态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低于0.1;在群体维度上,风险态度在特定群体内和在群体之间均不稳定,而且在控制家庭财务决策者、家庭平均和家庭整体3个层面的7类特征后,风险态度依旧不稳定。进一步地,本文还发现:年龄、健康状况、就业状况会影响风险态度,这也是后者变化的根源。本文的经验证据显示,保险经济学理论建模设定风险态度为常数是一个强假设,需放松以更准确刻画现实和设计保险产品。此外,由于风险态度易受外生冲击的诱导,短期内消费者可能做出非理性行为,这就要求保险产品设计中要更加重视消费者保护。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房价的快速增长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家庭住房财富变化如何影响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事关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繁荣。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探讨住房财富变动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住房财富上涨显著提高了家庭对股票市场的参与及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持有比例。以地区房价结构性突变作为住房财富变动的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住房财富效应对男性、中青年人以及低于本科学历的人群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CCFR的调查数据对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风险态度及其负债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负债参与率仅为1/3左右;家庭风险态度与家庭负债行为选择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风险厌恶程度低的家庭更倾向于持有负债;消费贷款受家庭风险态度的影响最敏感。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应用模型刻划了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变化特征,并以非预期流动性度量流动性风险:其次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两个方面,应用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与流动性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M2的变化对流动性风险影响最大,准M2、M1的变化次之,M0、准M1的变化最小;流动性风险对准Ml变化影响最大,对M1、M2变化次之,对准M2和M0变化几乎没有影响.利率与流动性风险相互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5.
6.
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社会保险变量后,使用Probit和Tobit模型探究了社会保险与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工具变量克服基准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一步地,基于KHB方法检验风险态度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拥有较多种类的社会保险会显著提高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可能性和风险金融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针对职工群体的社会保险险种相比针对普通居民群体的险种更能促进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相比城市居民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居民,社会保险对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居民影响更显著;社会保险水平提升会使居民更为偏好风险,进而促进其参与风险金融市场;此外,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险和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水平低于正式就业群体。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持续推动群众增收致富来巩固脱贫、防止返贫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并以加强金融科技为突破口进行了战略部署.本文使用2017年我国29个省39995户家庭的微观数据,对不同地区发展金融科技、家庭信贷约束与财富积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1)整体而言,发展金融科技可以显著提升当地家庭的财富总量,有助于家庭财富积累;(2)家庭信贷约束抑制了家庭财富积累,其中供给型信贷约束导致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3)金融科技发展可以缓解家庭信贷约束对财富积累的抑制作用,特别是供给型信贷约束,从而有助于家庭财富积累;(4)发展金融科技缓解信贷约束对财富积累的抑制效应,对成员年龄偏低、属于农村住户家庭的效果更为显著.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地区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利于避免外部负面冲击对家庭财富的侵蚀,可提升家庭财富积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海外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应采取的风险防范与安全措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经典理论假设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行为及保险需求,并基于2007年武汉市的调研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样本地区农民工财富积累水平与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农民工城市融合过程中存在保险需求悖论:随着融合阶段的推进,农民工对保险的需求随财富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还发现,收入水平有限、制度认知不足、权力意识的缺乏与制度设计不合理是造成融合初期农民工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现行城乡非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及\"社会比较\"心理是导致融合后期农民工社会保险需求仍然较强的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作为微观层面消费者资产配置的方式之一,保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CFPS中的相关数据,运用Probit及Tobit模型分析了风险态度对消费者参与保险市场的行为及参与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风险态度正向影响着商业保险的参与,即越是风险偏好的个体,越容易购买商业保险。  相似文献   

11.
李建标  孙宾宾  王鹏程 《金融研究》2016,431(5):124-137
本文使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匿名交易市场中的融资行为,并检验了不同财富约束条件下融资啄序和市场择时理论的预测能力。在行为元素的提炼过程中,市场择时理论的预见在财富约束程度小于50%时得到了支持,此时行为人会根据市场时机选择最有利的融资方式;而融资啄序理论在财富约束程度大于50%时得到了验证。本文还发现人们的融资行为有较强的策略性合作倾向,受到收益波动程度的调节作用;融资方的二阶信念对他的风险态度与决策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陈健  陈杰  高波 《金融研究》2012,(4):45-57
本文在考虑经济互动关系中内在非线性结构前提下,从信贷约束角度探讨了房价波动对消费的影响机制,并基于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利用Hansen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的房价上涨会抑制消费。我们进一步论证这一现象与广大居民仍面临着较多信贷约束有直接关系。本文同时发现,房价的这种负面影响会随着信贷约束的放松程度而发生非线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论主权财富基金的监管及对中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权财富基金作为外汇保值增值、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与发展。但是引入主权财富基金的东道国因担心其冲击国内经济秩序,战略性地破坏国内经济发展,纷纷要求对主权财富基金进行监管。这种监管分为引导主权财富基金流向的一般性监管和限制主权财富基金进入的严格监管两种。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对此表示了关注。在庞大的外汇储备压力下,成立主权财富基金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如何适应对主权财富基金的监管,成为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蒋涛  董兵兵  张远 《金融研究》2019,473(11):133-152
根据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的配置组合,家庭可以分为P-HtM(贫穷月光族)、W-HtM(富裕月光族)、P-nHtM(贫穷非月光族)和W-nHtM(富裕非月光族)四类,他们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消费特征。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年至2017年四轮数据,我们发现中国城镇家庭中四种类型的占比分别为6.8%、36.7%、6.6%和49.9%;在消费—收入弹性上,P-HtM和W-HtM家庭显著高于W-nHtM家庭,而P-nHtM家庭显著低于W-nHtM家庭;在暂时性收入冲击的边际消费倾向上,P-HtM和W-HtM家庭大于W-nHtM家庭,而P-nHtM家庭小于W-nHtM家庭。这些发现意味着,若要取得更好的消费刺激效果,需要更加精准的消费刺激政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相继颁布,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重大的变革。2019年,理财子公司陆续成立,作为一种全新的资产管理机构,因为体量大、背景深,对整个资管行业将产生重大影响。理财子公司成立于行业发生重大变革的背景下,面临着经营模式转型、关系重新定位、人才系统欠缺、能力亟待提升等方面的挑战,但同时也有市场机遇、政策机遇和转型机遇等方面的有利条件。面对行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理财子公司要通过做好自身定位、打造合作共赢生态圈、建设三大体系、构筑四大基础,为客户和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examines portfolio allocation behavior of the elderly,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ir behavior conforms to Arrow's postulate of increasing relative risk aversion. Additionally, the effects on risk aversion of age, race, gender, education, health status, and the number of children are examined. The source of data is the AHEAD data set that is comprised of households with at least one member aged 70 or over. In the preferred specification, evidence supports a finding of modestly decreasing relative risk aversion an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examined. Implications are drawn for the likely security markets effects of an aging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7.
徐飞  花冯涛  李强谊 《金融研究》2019,468(6):169-187
“传染性”是股价崩盘三大基本特征之一,会加剧股价崩盘负面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本文重点关注股价崩盘传染机制研究。首先,本文基于两阶段理性预期均衡模型,提出股价崩盘传染两大假设,即投资者理性预期与流动性约束导致传染;其次,基于2000-2016年全球28个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数据,实证检验股价崩盘传染机制和传染渠道。研究显示:(1)投资者理性预期、流动性约束会导致股价崩盘发生传染;(2)股价崩盘事件会在资本市场关联国家或地区传染;(3)提高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加强金融管制有助于降低受关联国家或地区股价崩盘传染。  相似文献   

18.
房价的快速上涨是近年来我国经济中的重要现象,对宏观经济增长乃至微观个人的观念与行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尚未有研究系统考察房价变化对居民婚姻观念的影响。房价上涨反映了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势必会影响到人们对工作与婚姻的权衡。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和2015年数据,详细考察了房价变动对人们在工作与婚姻之间权衡的影响,用人们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看法来衡量工作与婚姻的权衡。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涨幅越高,居民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认同感越高,且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女性群体中。异质性分析表明,女性、未婚女性、已婚女性、女性流动人口、城镇户籍女性以及拥有女儿数量越多的人在工作与婚姻的权衡中更倾向于通过婚姻来抵御未来预期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房价上涨主要通过财富效应和预算约束效应对人们在工作与婚姻之间的权衡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易行健  周利 《金融研究》2018,461(11):47-67
本文就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了样本期的居民消费,且这一促进效应在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低收入阶层家庭更为明显,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除覆盖广度外,使用深度以及使用深度指标中支付、保险与货币基金这三个子指标均显著促进居民消费;(2)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便利居民支付两种机制促进了样本期的居民消费;(3)使用工具变量法以及将数据集替换为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结论比较稳健和可靠;(4)人力资本差异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当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认知能力越强时,数字普惠金融对样本期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5)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衣着、居住、日用品、交通通信以及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6)家庭债务收入比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仅仅促进了中低债务收入比家庭的消费支出,而对高债务收入比家庭的消费支出却存在不显著的抑制效应,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确实增加了家庭的债务收入比,因此在积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也需提防居民家庭债务的过度和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20.
刘冰 《吉林金融研究》2013,(9):49-50,76
为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银监会于2009年发布了相关指引文件,指导和监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无论是监管要求,还是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都要求银行建立稳健和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