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何为"银保农"合作新模式 "银保农"合作新模式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农村种植大户或者农村养殖大户、地方政府、贷款担保公司、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农副产品销售商家七方联手,协作形成的一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合作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3G等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农技推广工作提供了帮助,加强3G技术的利用,将有利于解决农技推广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请看农业信息技术专家阐述3G技术在农技推广中的意义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关于农业技术变迁理论与农业技术发展的历史事实真相到底有多近呢?本文认为,农业技术变迁之所以发生,不是单一的或几个因素的简单组合,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力系统在起作用.农业技术变迁动力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各个分力有机构成的统一体,各个分力都对农业技术变迁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农业与农业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高效益的土地生产力与低效益的劳动生产率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技术层次低以及不适合的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作者提出制定一套可行的政策规范体系,实现区域农业技术与地区农业政策的配套,推动农业推广体系的综合化、用户化、官助民营化等措施是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5.
兵团农业经过54年的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除有多种因素作用外,主要取决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兵团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实施可持续农业技术已成必然.本文分析了兵团加快实施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的农业技术体系率先成熟于秦汉时期,是以北方旱作农业为基础所形成的,所以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汉唐间,伴随中央政权对江南地区的次第开发,传统农业技术的诸多元素也源源进入江南地区,催生了稻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对江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回顾这一历史过程我们亦不难发现,源自于北方地区的传统农业技术不是立竿见影地在江南地区产生普遍影响,而是存在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至唐代,这一过程大体完成,因此也最终引发了江南经济的真正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农业技术经济学在我国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1)技术经济思想初期酝酿阶段(1956-1958),(2)农业技术经济研究起始阶段(1959-1966),(3)停顿阶段(1966-1977),(4)农业技术经济研究复兴和学科建立阶段(1977-1983)。1983年10月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学术讨论会标志着农业技术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形成。国家的两次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63-1972年,1978-1985年)直接推动了农业技术经济学在我国的形成,而农业枝术经济工作者团结合作和有效的学术交流则加快了学科建立的进程。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在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锡琦  周继新 《农业经济》1997,(2):19-22,26
对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问题的研究①敖锡琦周继新林慧李兴德一、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现状目前,我国和我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工作已取得很大成绩,初步形成多成份、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持续、迅速、健康发展。(一)多种经济成份的...  相似文献   

9.
兵团农业经过54年的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除有多种因素作用外,主要取决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兵团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实施可持续农业技术已成必然。本文分析了兵团加快实施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必要洼,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上海农村经济》2011,(4):44-44
上海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路在何方?最近本刊记者走访了郊区几个新型农业组织,看到一种全新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正走俏沪上。其特点是:一是投入大。不少农业企业都是城市资本下乡,组建成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或合作社;二是业态新。这些新型农业企业,大多是以一产为基础,连接"二、三"产业,成为市民休闲、度假、观光、体验、采摘的基地。有的农业企业推出绿色餐饮、自磨咖啡等,让客人尽享农家乐趣;三是重质量。新型农业企业或合作社,注重产品品牌,食品质量安全。一般都把打造自主品牌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如青浦"自在源"的"蛙稻米";嘉定安亭镇的食全食美有机蔬菜,成为高端消费群体的新宠;四是机制活。他们以现代工商业理念经营现代农业,一般都实行会员制,建立目标消费人群。同时有的准备通过视频系统,建立网上农业,让会员坐在城市高楼,也可以为自己认领的菜地浇水施肥。让农业变为其乐无穷的产业。本期转型发展专栏,特推出"自在源"和"上海春鸣"两个典型,以飨读者。欢迎广大读者对本专栏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中存在着的客观经济规律及其贯彻方式,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构成学科经济理论基础。我国应建立一套与我国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般均衡-系统模拟理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市政府2002年批准建立的上海唯一一所农林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它与上海市农业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连同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共三个单位同属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领导,共同承担着为上海农业生产第一线输送人才和提供智力保障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13.
用天山雪水灌溉,阳光充足,土地肥沃,生长期长,成熟度高,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拥有种植水稻的气候环境、经验丰富的栽培技术、科学的水稻管理模式、先进的加工工艺,来自新疆的察布查尔伊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一套完善的水稻种植技术。正是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才使"伊香米业"逐步走向全国。  相似文献   

14.
用氨化秸秆技术发展"节粮型"畜牧生产,从80年代末已在国内有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利用,并为发展肉牛生产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技术、经济以至社会效益方面对用秸秆氨化技术发展反刍动物生产,在持续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微博的兴起使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成为热点。在涉农微博圈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为"小白微农业"的新浪微博用户发布农产品信息。而这个小白名叫白云,是山西省临县80后青年。2011年,在临县红枣遭遇滞销之时,当时还在外地打工的他迅速返乡,利用微博平台,帮助家乡人成功卖枣,一时间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与枣农的认可。24岁的他,外表文弱,却语出惊人,一套"微农业+淘农业"的农产品营销理论从他口中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6.
今年,锦州凌海市稻套麦栽培技术试种成功。稻套麦栽培技术实现了亩产超吨粮,水稻亩产可实现650公斤,冬小麦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此项技术为实现亩产超吨粮,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出一种新型的种植模式。稻套麦栽培技术是凌海市今年为解决两茬作物倒茬难问题的一项重点试验  相似文献   

17.
对重新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的几点看法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孔祥智一、关于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1.农业技术经济学应该为实现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服务,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增加技术投入水平,提高农业技术贡献份额,在教学...  相似文献   

18.
论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的内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改革以来,农业技术的推广从过去单纯依靠各级政府所属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发展到目前多种组织政府所属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发展到目前多种组织形式参与的格局。但政府型推广机构与民间推广组织在其组织制度安排、推广技术的内容及特性、推广的行为与绩效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以农业技术特性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运用有关公共物品理论对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作一全新的解释,进而说明农业技术的公共物品特性与其推广组  相似文献   

19.
"你们放心出去打工挣钱,我们在家帮你种田。"这是安徽省南陵县向农民宣传的一句话,反映当地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劳动力转移与粮食生产并重的路子。调查组了解到,面对年轻农民外出打工,留地农民年龄偏大,种植技术普遍落后的现象,从2011年开始,安徽省农委在水稻高产创建中试验探索了"四代一管"农业服务新模式,就是帮助农民代理翻耕、育秧、插秧、收获和进行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许多农村涌现出了一批钻研农业技术、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种养能手。他们常年忙碌在农村生产第一线,成为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建设新农村的一支主力军,被广大干部群众称为"乡土能人"。然而,在一些地方,乡土能人却不吃香。究其原因,一是有关方面不重视乡土能人,认为他们理论水平低,搞不出大名堂来。二是不使用乡土能人,对其进行试验示范不放手、不放心。更有甚者,给乡土能人们"泼冷水",打击了乡土能人的积极性。一些地方只注重用重金从外地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却忽视对本地土秀才的开发和利用,以致"守着金山讨饭吃",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