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以产业结构为中介变量,实证考察普惠金融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普惠金融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普惠金融对城乡工资性、经营性、转移性收入差距存在改善效应,对财产性收入差距存在扩大效应;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数字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具有积极影响,但对以金融服务网点密度等指标衡量的金融服务渗透性的影响效果则相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普惠金融精准扶助弱势主体、大力消解金融排斥与有效纠正市场失衡的不同视角剖析了其缩小收入差距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江西省2012-201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静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金融服务"覆盖率、使用性、质量"三大维度测度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得出金融服务"覆盖率、使用性、质量"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最后依据结论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视角提出了推进江西省各县市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广西历年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情况,运用VAR模型分析方法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扩大广西金融发展规模和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短期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但长期反而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二是提高广西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在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和推动做大金融规模的同时,要调整金融支农结构,不仅要加大对涉农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而且要加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使得金融资源惠及更多需要金融服务的农户,真正提升他们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等信贷可得性视角,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减缓的影响路径与影响程度,以期强化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社会资金捕获能力,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客户触达能力,促使城乡之间金融服务的机会均等化,降低融资交易成本,破解金融排斥,缩小城乡差距,降低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水平.但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只能够有效地降低东部地区的农村相对贫困水平,而在中西部地区,这种效应并不明显.中国应因地适宜改进和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提高各类微弱经济体信贷可得性、增强金融赋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唐源秀 《现代金融》2023,(11):43-49
区域协调旨在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在政府的支持和监管下,可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机会,促进金融包容性等缩小城乡差距。有鉴于此,本文以地区政府竞争为视角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效应。基于双向固定基准回归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及异质性分析对2013-2021年省域数字普惠金融、地区政府竞争和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地区政府竞争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具有逆向调节作用;第三,作用效果具有区域异质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三点建议:(1)推进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全国各地;(2)建立区域合作机制;(3)优化政府竞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17个地级市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河南省中小型金融机构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关系,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发展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大于发展规模的影响;河南省整体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显著,四大行与城乡收入差距无显著关系。研究结果还发现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程度都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会降低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1978-2007年间辽宁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为基础对二者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辽宁省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有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进而以ADL模型和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为基础,运用脉冲相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定量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的大小。得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金融发展对辽宁省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拉大作用,并据此就辽宁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目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2015、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具有“正U型”关系,即数字普惠金融不同发展时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不同;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金融认知水平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根据所得结论,本文提出加大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提升农户数字金融素养,以数字化技术完善农村征信体系,缓解城乡收入差距以逐步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1978—2005年间山东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为基础对二者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山东省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有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进而以ADL模型和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为基础,运用脉冲相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定量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的大小。得出结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长期,金融发展对山东省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拉大作用,并据此就山东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提出了简要地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了1980-2013年期间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两者关系在三大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而言,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都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显著大于在中部和全国的影响.而金融发展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在东部和全国的影响显著大于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居高不下,可能成为制约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选取2004-2017年的中国省际数据,采用静态与动态的面板数据模型,着重分析了通货膨胀、金融发展等金融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通货膨胀起到了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而金融发展则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金融发展反而拉大了收入差距。此外,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开放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的社会保障投入反而会拉大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我国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现阶段我国城镇化、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在短期会抑制城乡收入差距,但是长期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金融发展规模与效率的提升均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抑制作用,但是相对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具有持续性;金融发展的规模与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解释比例约为城镇化的4.6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降低城乡收入差距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马子甲 《时代金融》2013,(21):181-182
本文通过对选取金融发展规模指标、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农村金融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四个指标进行协整分析。进一步探求山东省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山东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积极影响。据此,本文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遏制农村资金外流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江西省1978~2011年的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江西省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库兹涅茨倒U型关系,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而金融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我国西北地区2011—2018年3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考察了城镇化水平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农村地区金融排斥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城镇化水平的调节效应显著,即在城镇化水平越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收敛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越明显.据此本文提出西北地区应加快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同时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从而更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研究如何发展农村金融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江苏省1991-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而金融效率的提高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在此基础上,基于普惠金融角度,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公司等方面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由此带来了较多的社会问题。为此,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构建了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了金融发展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的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存在倒U形曲线特征。(2)城镇化率、农业增加值占比、财政支出占比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等因素的提高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中国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空间相关和动态关联。因此在实现金融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需要通过转移支付、精准扶贫等措施,为农村贫困居民脱贫提供较多的金融支持,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另外各省份在缩小城乡差距时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效应作了相关论述和实证检验,基于1988—2008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金融中介增长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效应存在且显著。此外,对外开放的程度、财政支出的结构也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影响。随后本文从信息不对称、所有制偏好、规模歧视以及抵押担保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这一门槛效应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质原因。  相似文献   

19.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研究如何发展农村金融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江苏省1991-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而金融效率的提高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在此基础上,基于普惠金融角度,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公司等方面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花弘毅  李曜 《金融研究》2022,510(12):112-129
本文基于银行网点设立和家庭信贷选择的视角,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对城乡居民贷款可得性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异质性影响。根据我国2000—2018年县域经济、金融机构网点和CHIP2018家庭调查等数据,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表现出良好的支农支小效果,缓解了农村地区信贷约束,比较而言,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表现相对偏弱。具体来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扩张提高了农村居民的贷款可得性,进而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研究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