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品牌》2015,(2):40-41
现代媒体传播中,人们对图像有了全新的理解,图片扮演者传播的的重要手段,在新闻传播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挖掘图片新闻的价值,更好地利用图片以增强新闻影响力,对媒体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结合现今的新媒体形态,对图片新闻生动形象、现实感强、无声语言的传播特点进行概述,分析情感诉求、思想诉求、纪实诉求及审美诉求的图片新闻效果,阐述了图片新闻呈现多彩社会、活跃媒体空间、促使新闻生动形象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信息阅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单纯的文字已无法有效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图片以其色彩性和具象性的重要特征,能有效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以图片为主的摄影新闻做了简要探析,针对性地叙述了其特征以及提高其新闻价值的策略,以期能够为有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蓝业佐 《中国报业》2014,(20):79-80
图片故事专题报道一般是指通过若干幅相互关联的新闻摄影图片,表明作品主题或表达作者思想评判的摄影报道体裁。通过这种用图片讲故事的摄影报道形式,可以重现新闻故事、还原新闻现场或展现社会风貌等。《东莞日报》作为一家地市级党报,从2002年推出图片故事专题报道以来,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与探索,版面由最初的《新视界》栏目改为《影事》,但是内容和方向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在运作过程中,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遭遇过很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东莞日报》图片故事专题报道进行梳理、总结,以探讨该专题报道今后的发展方向,推动其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吴国平 《中国报业》2012,(14):32-33
新闻摄影传播是一种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是目前新闻传播界使用最广的传播方式。本文探讨了现代新闻摄影的传播现状以及现代新闻传播在社会上迅速发展的原因,为读者详细展现了现代新闻摄影传播的一些特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新闻摄影在新闻传媒领域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大量应用于新闻摄影当中,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新闻摄影时代。传统新闻摄影与现代新闻摄影的差异不但在图像表现形式、器材使用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对图片的后期处理以及对摄影者本人的主观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发展将更加迅猛,新闻摄影图片作为当今最直观、立体、快捷的新闻传播途径也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数字时代新闻摄影面临着新闻图片的真实性以及版权维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丁亮 《中国报业》2023,(3):157-159
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摄影记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利用数字技术自主地创作和发挥创意。然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同样有利有弊。这是因为数字技术尽管为摄影记者的创作提供了便利,但摄影记者却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去处理图片,甚至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对图片造假。因此,越来越多的群众对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产生了怀疑,对新闻信息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造成了严重打击。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主要对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全方位地考察新闻记者的实际工作,以及社会当中所反映的现实情况,依据时代背景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新闻摄影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朱沁怡 《中国报业》2014,(16):80-81
新闻图片是文化传播中唯一一种人类都能够读懂的语言符号,它不仅超越了不同语种的文字界限,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文化差异、地域差异而带来的传播瓶颈。图片因素在新闻传播领域影响日益凸显,人们在获取媒介信息时,第一时间接触到的往往并不是文字报道的内容,而是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形象感染力的新闻图片。现今,纸媒越来越多地采用图片来报道新闻,这种图文结合模式相比过去单一的文字报道更有优势,更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电视新闻界使用的一个全新的一个名词就是”民生新闻”,这说明社会对民生的关注在不断提升,而对于采访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新闻采访寺要抓住采访技巧与策略以提升采访质量。采访技巧已成为民生新闻采访构成中关键的一项技能。而在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只有善于运用采访技巧,才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新闻资料与线索。因此,锻炼自身的采访技巧,增加新闻采访的成功率,已经成为新闻工作者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在对民生新闻采访的探完上.重点探讨了民生新闻的采访策略与技巧。  相似文献   

9.
周文涛 《中国报业》2024,(5):138-139
智媒时代,新闻图片摄影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应用。职业道德和用户隐私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未来,新闻图片摄影行业需要寻求更加创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推进技术升级。本文分析了新闻图片摄影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报道中,由于对图片摄影的依赖度较大,因此,要想改善新闻报道质量,必须要获取更多的图像和视频资料。要实现这一目标,传统新闻图片摄影就要与新媒体结合,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实现新闻图片摄影的变革。本文主要对传统新闻图片摄影与新媒体融合的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于馨 《北方经贸》2012,(5):146-147
新闻摄影图片在企业报的选择及要求越来越高。现如今,新闻摄影图片是各类报刊、杂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刊登在报纸或杂志上,并不比一篇通讯、特写和消息的宣传作用小,因为新闻摄影在感观上更加直观,生动。更加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图文并茂"已成为报社发展的主流,用图片的形式报道新闻事件,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和认可。因此,新闻摄影图片内容要求"准",要真实。新闻摄影图片要求新、求快、求活,要有时效性。新闻摄影也讲艺术性。  相似文献   

12.
新闻图片是一种对新闻事实的视觉报告,他主要通过视觉感观来传达信息的新闻报道载体,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新闻图片能给人带来一种真实性与实感性,但由于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部分新闻人为了新闻噱头,将新闻图片最基本的特性抹杀,使用技术手段制造假新闻图片,本文就假新闻图片与新闻人的道德操守之间的关系做了浅析。  相似文献   

13.
王海涛 《消费导刊》2013,(11):158-158
现代报业的发展对服务性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服务类的新闻成为新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一份报纸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报纸的服务功能是否到位。做好服务类额闻,对于报纸行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服务类新闻的采写和编排工作中,把握市场的需求,满足需求的要求是一个重要的准则。本文浅述了如何做好服务类新闻的采编工作。  相似文献   

14.
灾难新闻摄影不仅在灾难新闻报道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价值,而且透过对灾难的艺术展现,折射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批判。但对广大受众来讲,过分的灾难展示也会破坏受众的正面认知结构,造成人们在灾难面前良知的泯灭与麻木,因此要把握好灾难新闻图片展示的度,以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为指针,传递与人类休戚相关的重大灾难信息,以达到激发人类良知的社会伦理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对于各种会议,很多新闻单位习惯于用行政级别来判断它该不该报道和怎么报道。某些会议本来并无新意,但往往因为某个级别较高领导的出席,就变得重要起来。结果报纸变成了“会议简报”,广播电视成了机械的“传声筒”。会议新闻过多过滥,已成为新闻宣传的通病,也成为新闻改革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6.
宗超 《中国报业》2023,(11):62-63
近年来,受到各类短视频冲击,传统图片媒体在媒介传播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优秀图片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和传播价值。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如何用好图片这一信息载体服务于新闻传播?如何以图片为基础做好各类媒体的融合报道?本文以新华社系列微纪录片《国家相册》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7.
作为以传播新闻为主要手段的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传媒已经成为社会安定、团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每天都离不开的良师益友。可以这样说,新闻传媒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得如此强大,如此深入人心,如此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如此与社会生活发展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孙苏芃 《中国报业》2023,(13):214-215
数字动画技术是依托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画面制作技术,其更加符合新媒体时代下人们对于画面信息获取的要求,被广泛应用于动画、影视、新闻等不同节目的制作中,极大地提升了新闻传播效率。本文将介绍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动画技术以及新闻传播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分析数字动画技术与新闻传播之间的关系,提出新闻传播中数字动画技术应用的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敏 《中国报业》2023,(11):106-107
广播民生新闻是以人民群众为创作核心的新闻种类。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近年来,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成为热门话题,两者各有差异,也有相同的地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融合。民生类新闻和公共类新闻如何融合,成为媒体组织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惠 《中国报业》2023,(15):129-131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广播电子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广播电视逐步转型提升为现代媒体中心。在全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新媒体、视频等媒体竞争愈演愈烈,这也给新闻播音主持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过去,新闻能给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新闻资讯,但为了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资讯要求,传统新闻媒体要继续着力转化提升,不断创新突破,以适应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节目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