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会计电算化考试是会计从业人员必须通过的一项专业考试,绝大多数财经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已参加培训考试并取得证书,为进一步的学习和获取从业资格奠定基础。笔者在多年的会计电算化考试组织和培训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树木人格测量法对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学生的会计证通过情况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对比通过会计证考试和未通过会计证考试学生的心理因素的差异,分析通过会计证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研究表明,有恋母情结、骄傲或自卑、过于感性和过于理性、外向型性格、固执性格、心理压力大、完全不守纪律等心理因素不利于会计证考试的通过。建议在教学和管理中,消除不利于学生的不良心理因素,为会计证的顺利通过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会计工作不仅需要懂实务操作,更需要懂法律知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证考试的必考科目。未经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不得从事会计工作。而会计教学的方式直接决定着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合格率。改善教学方法是提高会计课程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三科连考且应当一次性通过的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新模式带给广大考生很大的冲击和困扰。为了能让学生适应这种考试模式,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建立有效的考核体系、提供优质考试资源,从而提高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会计从业的资格证是进入到会计的行业一块敲门砖,在全国的范围内有效,对报考人员是学历及专业无限制。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各方人士加入到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中来,加剧了目前会计类专业资格考试的竞争。本文就近几年中职财会专业学生资格证的考试通过率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当前会计考试的现状,指出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从学校的层面以及学生的层面的学习阶段与考前准备提出相应考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会计证是会计人员从业的一个最基本的证书,很多学生为了能够在毕业的时候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他们在本科阶段就已经热衷于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于是培训班在大学的校园里普遍开展。会计证培训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会计培训工作是否真正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因此切实做好会计培训工作,成为了会计类大学生中重要的一环。本文提出的几点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大学生自主学习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2017年新《会计法》修订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认定,会计行业步入了"后会计证"时代。虽然从事会计工作,不再需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但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后会计证"时代,如何及时应对转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是每一位会计从业人员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于会计人才的需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断改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升会计的专业素质。文章全面分析了会计从业考试中的考查内容、考试形式和报考要求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并根据会计考试的改革提出教学应对方案,为提高高职会计教育的质量和高职学生的会计考试通过率提供参考,促进会计人才专业素质的提升,满足目前社会背景下对于会计专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的需要,带动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蓝国爱 《商》2013,(8Z):81-81
财政部最新修订通过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题库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各考试科目应当一次性通过,这无疑增加了考证通过难度。笔者结合教学和辅导考证经验,通过对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的相关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提出有效应对策略,以适应这种新的考试模式,提高应试通过率。  相似文献   

10.
刘红彬 《北方经贸》2014,(10):250-251
高职院校学生是以就业为目标,而财务管理等专业就业又有着从业资格证等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要兼顾职称考试教学要求,构建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李红 《现代商贸工业》2014,(20):165-166
"大会计教育"要求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扩大,培养综合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会计人才,将传统的"会计"、"出纳"职业岗位扩展到各个行业需要会计知识的岗位。为此,探讨了我院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相对较多的会计专业模块化实训设计,该方案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相关模块化实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促使学生认知会计专业能够从事的职业岗位和范围,了解会计岗位的从业资格、素质要求及职业特点,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质量能够获得企业的认可,达到了高职教育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商》2015,(4)
<正>我国《会计法》第五章第三十八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也就是会计上岗证考试,《会计法》明确规定,通过考试取得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也是证明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合法凭证,可以说,会计从业资格证是进入财务岗位的"准入证",也是从事会计工作的起点。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自2011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实行无纸化考试。所谓无纸化考试,是以《会计从业  相似文献   

13.
摘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区别于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核心所在,就是其目标定位。目前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目标定位在专业能力选拔与专业知识测试之间徘徊。造成在我国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制约着其良性的发展。本文拟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会计从业考试的公信力,规范其运作。  相似文献   

14.
全国大多数地方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都已实行无纸化考试模式,但从目前的统计情况来看,无纸化考试模式下的通过率要远远低于原来纸质考试模式。会计专业学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主力军,各高职院校应深入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无纸化考试模式下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子,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从业通过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加规划管理会计从业考试,2013年各省市开始对现行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进行改革,主要包括每年的考试次数和形式的改革。本文结合自身实践,分析四川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无纸化改革的现状及提出应对考试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加规划管理会计从业考试,2013年各省市开始对现行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进行改革,主要包括每年的考试次数和形式的改革。本文结合自身实践,分析四川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无纸化改革的现状及提出应对考试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区别于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核心所在,就是其目标定位。目前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目标定位在专业能力选拔与专业知识测试之间徘徊。造成在我国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制约着其良性的发展。本文拟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会计从业考试的公信力,规范其运作。  相似文献   

18.
一、困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学生专业技能低下,实践能力差主要表现在: 1、专业设置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问卷调查显示65%以上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专业应对就业有一定帮助,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能对准市场和专门人才的需求。学生在校期间,  相似文献   

19.
一寸光阴一寸金,对于教师来说,课堂40分钟更是如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进行最有效的授课,使学生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一直是教育者研究的课题。本文以《记账凭证》这一内容为试验,进行有效的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20.
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会计证培训是我国高等院在校学生培训的重要形式.当前大多数学生为了今后的成长都热衷于参加会计证培训,会计证培训本身会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进行会计证培训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他们自学的能力.为此,将重点探讨如何通过会计证培训来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