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香港的医疗卫生服务是香港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中比较定型的成分,在服务的福利水平上接近于全民性的免费医疗和国民保健。但由于香港的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实行低收费、高津贴,产生了政府在医疗开支上负担沉重的问题。回归后的特区政府对医疗卫生制度进行了检讨,寻求建立一种亲折减轻政府负担的医疗卫生制度的意图。劳资医疗供款成为这次医疗服务改革讨论的焦点。在制度本身的发展上,也需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医疗服务制度的福利水平与融资体制的矛盾,二是各阶层的兼顾性问题,三是还需要作多方面的操作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香港健康与医疗发展咨询委员会指出,香港的公共医疗卫生开支持续增长,开支增幅令人忧虑,正考虑应当如何为医疗服务融资。本文试图分析香港医疗卫生的融资状况,并为香港医疗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文章回顾了香港医疗卫生系统概况,分析了香港政府和市民的医疗开支财力负荷,以及香港医疗保险的发展状况,认为政府的财力负荷过重,市民整体上承担的医疗负荷偏低,并建议改革公立医院收费制度及鼓励私营医疗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于过度市场化的医疗改革,使我国西部农村医疗卫生产品长期供给不足,存在较大供需缺口,不能满足农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本文论证了农村医疗卫生的公共产品属性及相应政府责任,基于政府提供医疗卫生产品的视角,提出了增加我国西部农村医疗卫生产品的思路与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4.
过度市场化与高度分权化: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双重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卫生领域的过度市场化和高度分权化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双重误区,也是造成中国卫生绩效低下、卫生体制糟糕的主要根源。因此,建议确立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支出的政府主导地位,特别要强化中央财政的支出责任,建立不同层级政府间规范的责任分担与资金筹集机制。通过有效的体制构建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安排,以相对低廉的费用,提供成本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投入绩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实现全民健康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医疗服务业需求和供给的特点,需求的不确定性,需求和供给的信息不对称性,医疗服务的公益性等基本特点。从这些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存在着看病贵,看病难的若干矛盾及解决途径。文章提出医疗服务业的改革应以政府为主导,但是政府为主导不是回到有政府来办医院的老路上去,医院市场化的改革不可能再走回头路。  相似文献   

6.
万众瞩目的中国医改正在不断进入深水区,很多涉及到中国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实践创新问题愈来愈来引起人们关注,在“公立医院与基本医疗服务”中,政府责任如何体现?公立医院如何筹资与运营?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7.
虽然政府加大了对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但仍存在总体医疗供给质量不高、供给效率偏低的问题。农村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是对需求管理理论模式的一种修正,也是实现农村医疗卫生有效供给的突破口。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对我国农村医疗的供给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农村医疗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8.
一、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难得发展机遇 (一)国家医改机遇 2009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历经3年的新医改方案浮出水面。这份耗时近3年、广泛吸取国内外经验的新医改路线图摈弃了此前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做法,明确了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并承诺政府将逐步增加投入,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路线图规定,从今年起3年内,中国将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5项改革,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国家医改路线图的出台为滨海新区的医改奠定了理论基础,解决了前进道路上的体制和机制等重大问题,指明了未来医改的发展方向,也为滨海新区医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我国成型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医疗体制可分为两个系统:以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为基础的城镇医疗卫生体制;以医疗合作制为基础的农村卫生体制。在医药价格完全被控制、医院公益性明显的基础上,这一体制保障了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80年代,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医院、医疗体系广泛地参与了其中:医药产销的市场化: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成为企业、政府办“社会”的诟病之一;因为医疗机构服务差、发展滞后、政府财政负担重而引发了以医疗机构激励机制改革为基础的市场化;农村合作医疗也解体了。  相似文献   

10.
张乐鸣 《宁波经济》2005,(12):36-37
公立医院的属性决定其必须对政府、病人负有社会责任,有义务帮助政府实现对公共卫生领域的宏观调控。医疗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固然可以减轻政府的包袱,但市场的逐利天性以及医疗领域的特殊性,使得降低医疗服务价格的目的未能实现。公立医院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着力解决好当前看病难看病责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在这方面政府应该也能够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朱霖  叶宜德  吴晓红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28-31
纵观我国建国六十年来以及国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历史,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提高服务效率,总是不能两全。在安徽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中,政府投入加大,公益性正在得到保障,但却出现了从业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不高、服务效率下降的现象。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职责和政府职责的实现形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政府职责不能市场化,但政府职责的实现形式,即服务提供机制要市场化,才能既保证公益性,又提高服务效率;并从操作层面提出了政府履行职责、推进服务提供机制市场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温州金融改革后,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要根本上解决“融资难”问题,必须完善融资比重最大的银行贷款制度,推进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本文在对利率市场化利弊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政府干预.企业完善自身财务和推出融资产品三方面阐述如何通过利率市场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以2006年的荷兰的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为借鉴,分析了荷兰政府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让私人部门更好的参与到公共产品的提供。在目前国内是否要实行计划经济的医疗保障制度的争论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荷兰却在更加大踏步地市场化改革,通过竞争提高医疗机构、社会保险等机构的竞争意识,资金筹措,电子化参与提升了服务效率,无疑为我国迫切的医疗保险改革提出了政策上的创新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新闻,坦承“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包含其中的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医疗、教育、土地问题,被公认是我国农村三大“重症”。作为一个80%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农村的农业大国,农民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健康素质,更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振兴与发展。那么,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现状究竟怎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否顺应民意?具体运作中有何弊端?未来走向如何?本刊记者对此在河南省进行了专题采访,以图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5.
《青海经济研究》2005,(5):44-44
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完成了一份研究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报告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医疗制度改革在总体上是不成功的。一石激起千层浪,敏感的医疗制度问题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由政府出台报告,否定政府自己主导的改革,勇气可嘉,值得赞许。现在的关键是找出失败的原因,为未来的改革找到正确的方向。笔者不能同意该报告的主要观点。医改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医疗市场过度市场化,而恰恰是行政垄断扭曲了市场。这里不存在市场失灵,存在的是市场扭曲。  相似文献   

16.
关于医疗费用上涨的原因,还没有学者从政府对医疗服务的补贴方面来进行研究。事实上,政府的医疗补贴,可以增加人们对医疗的需求,需求的变化必然导致价格的变化。文章在研究这个问题时,首先建立了医疗服务的市场需求与供给模型和个人需求与供给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分析了政府的医疗补贴如何使价格上涨,同时也说明了补贴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该文提出:医疗服务公益性理论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提出了创新医疗服务供给制度的要求。以医院间的竞争性制度安排为基础,改革医院组织制度、政府规制制度、医疗费用支付制度,并加强病人需求管理.是实现公益性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角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中,初级和二级医疗服务缺乏制度性的分工,导致民众大量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主要由医院承担,一方面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对医疗费用升高推波助澜。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政府医疗资源大多流向各类医院。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欠发达。政府增加投入以及各政府部门加强协调,引入医疗服务的守门人制度,是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陈梦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6):29-31,48
非营利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在推动社会公共领域治理模式变革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非营利组织的介入和参与不仅有效弥补了公共卫生资源的不足,改善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供需结构,而且还强化了公众健康意识和提升了公众的医疗卫生综合素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化转型提供了社会组织基础和条件。促进医疗类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必须创新体制,放宽准入政策,拓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空间,进一步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的支持性政策;同时,非营利组织自身则要明确定位和服务宗旨,积极融入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并要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因地制宜深化医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玲 《科学决策》2006,(6):40-41
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卫生体制改革一直处于滞后状态。首先,公立卫生机构冗员众多的问题尚未解决,特别是公立大医院依然占据垄断地位,政府在应负的规制、投资和资源再分配的责任都不到位的情况下,放手让医疗机构甚至预防机构创收营利,结果在县和县以上层次的医疗服务供给领域形成垄断性市场。其次,在政府定价虚高、扭曲药品市场的条件下放开药品流通,以至于药品供给领域寻租者聚集,消费者不得不为高昂的药品流通成本付款。这一切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不足,医疗服务价格飞涨与过度供给并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在健康服务获得方面的不均等程度加大,以至于瘟疫蔓延之时,方显公共健康安全脆弱不堪。改革开放后医药供给虽不短缺,但老百姓却因看病难和看病贵而怨声载道。这其中,看病贵即医疗费用上涨近年来对社会稳定的不利影响尤为明显,因此成为目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